先把我對SOHO 3Q的看法放在前面:決定短租業務生死的是出租率,而聯合辦公又關聯另外兩個因素:性價比和社交。3Q雖然租期靈活,但1300元/周≈5700元/月的人均價格並不親民。而「無為而治」任由三教九流自然形成社交圈的想法也過於一廂情願。
以下先簡單回顧下,給沒去參觀的童鞋補補腦,簡述3Q產品和服務:
開放區工位1000元/周(很少),辦公室工位1300元/周(最小辦公室2人),最長租約12周,不開放年租。註冊:不提供
樓層配套:會議室5個、茶水區1個、休閑區1個、活動區1個、電話吧2個。
免費:咖啡茶水、Wi-Fi、文印
收費:會議室200元/小時(4人)、400元/小時(8人)、訪客超過1小時收費50元/人/小時
其他官網有公開信息的,此處不做贅述。
此外再劇透一下3Q的使用攻略(BUG)哈哈哈:
VS 不長租。可以選擇12周,並且入住當天「續租」,變相租半年租(5個半月)。
VS 訪客收費。利用「限免1小時」的規則,55分鐘出門抽根煙再回去,系統重新計算時間。
VS 3Q紅包。感覺租金略貴的童鞋,利用紅包實現每單(非每人)抵扣500元現金。至於紅包的發放,老劉也沒得出規律,建議多訪問SOHO 3Q官網和@潘石屹微博。
3Q為誰而生?
老潘一定聽過小米的Slogan「為發燒而生」,那3Q假象的客群是誰呢?以現在的產品策略來看,定位中短期過渡的辦公室需求者可能包括以下幾類:
√ 准公司,或初創型企業——前景不預期
√ 大型公司的新項目團隊——周期彈性
√ 其他願意嘗試的組織和個人——待觀察
否定關鍵詞:草根創業。
無論是以上哪種客群,都必須有一個前置條件——高支付能力。1300元/周換算成月租,是1300÷7×365÷12≈5649元。如果考慮開會因素,動輒每人每月超過6000元。如果說大公司是主流吧,單個辦公室容納3-5人不利於團隊交流;如果是小公司,價格因素又會屏蔽大部分創業者。根據老潘透露的選址標準「區域服務業GDP」來看,高產值的小型公司/團隊一定會有,同時又恰巧出現在望京,同時又喜歡SOHO系產品,同時又恰巧3、5人辦公,同時又具備……算了,先往下看吧。
3Q創造了什麼客戶價值?
1、「常態化短租」的寫字樓產品,雖然單價摺合理18元/天,但租賃標的小,總價低,較低租金門檻進入寫字樓(非居民樓或咖啡廳)。
2、靈活短期減少投資風險。
3、增加社交場景設計,寫字樓辦公領域的陌陌,約嗎?
乍一聽,絕對是高端創企神器。可現場參觀時你會發現,老潘的O2O辦公室有高價低配嫌疑——千篇一律的玻璃房,放着目測3位數價格的辦公傢具。當然,以從業者的角度,我還是不得不佩服3Q的團隊——成本控制水平一流。模塊化方式預製辦公室,用玻璃和成品型材「安裝」整個辦公室,降低了對裝修的依賴。這種「輕工程」既可以降低裝修預算,還有效控制施工周期。
如果說短租客戶對硬件並不感冒,那麼私密性是否會有人在意呢?在走廊,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間辦公室內的一切,包括人物表情和顯示器畫面。我不能說這樣的辦公空間不好,畢竟蘿蔔鹹菜各有所愛。只是,我有限的人生閱歷中,同時具備「願意展示」和「人少」、「錢多」三重屬性的金字塔「塔尖」型公司好像並不多見。
社交圈?異想天開的跨界組合
SOHO 3Q的Slogan「和喜歡的人一起工作」,看上去很美好,但實際上很難實現,因為你根本不知道會遇到誰。
做一個辦公社交圈初衷不錯,很可能產生1+1>2的效果,甚至一不小心產生點類似O2O啊、智能硬件啊等時下流行的產品,跨界組合嘛。但3Q跟中關村各種咖啡本質的區別在於,後者雖然「像農貿市場一樣無門檻交流」——老潘語,但任何一個孵化器都有准入門檻,包括入孵的行業限制,以及要求提供BP——類似職業的人處在同一個主題圈中,上下游公司的人都知道大家需要什麼,容易達成默契並形成產業鏈。而3Q開放不同行業歡迎跨界組合則像是烏托邦,聽故事的趣味性遠大於異業組合的可能性,尤其是在產業、盈利模式都不對等的前提下,比方:A公司已經估值數億,B公司還在為上禮拜第一單顧客2萬元沒回款發愁,倆人能聊到一塊嗎?
更要命的是,3Q似乎沒有審核機制,並且面對個人開放。換句話說,把風險控制寄托在1300元上。即使沒有騙子存在,在這個社交大於辦公本身的生態圈,相互拜訪是否會引來陌生人騷擾?
社交圈,跟俱樂部類似,起碼要讓受眾了解你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什麼樣的主題,有什麼樣的會員,才可能吸引後來者加入。
SOHO 3Q的競爭者有哪些?
假設一切不夠美好的情況都不會發生,3Q會一帆風順嗎?
廣大寫字樓業主效仿並不難,尤其是3Q這種模塊化組裝的初級硬件產品,根本沒有複製壁壘。而連鎖效應——2015年內開設北京上海10個網點的規模優勢,恐怕短期內很難體現。畢竟大部分辦公需求還是本地化的,每天北上廣飛來飛去不落地的商務客群還是很有限。
再就是各種產業園和孵化器,尤其文創、互聯網、工業設計等產業,「重度垂直」的行業聚焦優勢是老潘無法複製的。而這個角度來看,3Q只是創業者們遊戲開始的「新手村」,來的都是匆匆過客,幾個月后免不了投入前者的懷抱。
最後,還有筆者老劉所從事的行業——北京、上海兩地超過100個樓層的服務式辦公室(ServOffice),只要敢於變革,把過去動輒人均成本4-6K/月的報價變成價格透明的短租產品,至少同轄區內跟3Q競爭不必擔心於處下風。當然,我這麼說,沒准有些同行還會不高興:別拿3Q跟我們比,我們可是真材實料,一把椅子就8000元…
「微利」折射空置率憂患
再看3Q產品的定價,假設平均工位8平方米,租金收益高達1300÷7÷8≈23元/天/平方米,遠高於項目官網報價6.5元/天/平方米,而老潘卻言「微利」,難道是按照五星酒店,經濟危機時30-40%的入住率來計算?
面對媒體時,SOHO當家人雖然打腫臉充胖子,一臉微笑地表示開業當天已經租出一半,但我相信精明的老潘心理一定很清楚,第一批訪客和入住者有一半不是真客戶——起碼是偽需求(同業觀察、展示宣傳等)。事實上,辦公短租如同酒店、會議中心一樣,更看中「日均值」而非「實時值」。用大白話說:今天可能來了個土豪包場,瞬間100%滿租,4周後到期,空一半也說不定。下圖為筆者老劉在3Q App的截圖:21、22、23層可預定——空置工位分別占50%、98%、94%。
銷售是立身之本
最後說說銷售吧,簡單把客戶分成新、老客戶兩類。
以SOHO的知名度,老潘的個人魅力附加傳播能力,新客戶的獲取不是問題,難的是新客戶的購買意向。畢竟是房地產項目,少不了傳統預約、看房、比價……再怎麼O2O,「在線支付」還是發生在銷售現場而非其他場景。這個過程中,線上的流量成本,線下的營銷費用,仍然少不了。而O2O的線上產生購買決策,以及預訂、付款,仍然沒實現。
老客戶重複使用看似OK,畢竟有過體驗認知,二次購買APP就解決了。但也面臨頻次問題,真有那麼多的靈活辦公需求嗎?以及中小客戶是否租得起本身。如果是支付能力強的大型公司,一次需要40-50個工位,而3Q未必恰好有那麼多工位——除非空置率很高。所以我對6-12個月后的重複客戶數據也不看好。
可以後的事誰知道呢,看春節后老潘怎麼改變吧。
作者老劉,7年商業地產經驗,微信號:lao666,微博:@世鰲老劉
From 老劉的偏見
地產圈人看SOHO 3Q:潘石屹的一廂情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