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經4年後又滴滴答答 6旬婦罹卵巢癌

台灣癌症基金會和台灣腫瘤醫學會響應「世界婦癌日」,舉辦衛教講座,鼓勵婦癌。

停經後出血、私密處常「漏水」,小心卵巢癌!停經多年的61歲的徐女士,2年多前私密處竟有褐色分泌物、像月經又來潮,且經常流出羊水般的液體,就醫被當作間質性膀胱炎或腸胃疾病,治療卻不見改善。半年後腹部超音波檢查才發現,竟是晚期卵巢癌。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賴俊良指出,卵巢癌症狀包含腹脹、腹痛、易飽足等,易與其他疾病混淆,近5成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

卵巢癌惡性高2原因 早期難發現、晚期難治療

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教授吳銘芳表示,卵巢癌在近35年間發生率逐年增加,成長超過2.5倍,根據105年癌症登記資料,同年超過656人因卵巢癌死亡,比率超過4成,惡性之高是子宮體癌的3.3倍。

會何卵巢癌惡性高?賴俊良認為,除患者的早期症狀不明顯,包括腹脹、腹痛、易飽足、頻尿或急尿等症狀外;其晚期治療武器匱乏,過去20年僅有放療和化療,又以化療為主,患者常復發。

標靶治療 助突破晚期卵巢癌困境

林口長庚醫院婦產部婦癌科醫師周宏學提到,國外研究發現晚期卵巢癌患者經手術和化療的標準治療,完全緩解後,約7-8成患者會在1年至1年半左右復發,且隨每一次藥,患者也會因抗藥性,造成疾病無惡化的間隔縮短,越來越容易復發。

不過最新研究發現,晚期卵巢癌患者以抗血管新生標靶搭配化療,可以延長疾病無惡化的時間,降低復發風險,有助延長第4期患者整體存活期。周宏學補充,抗血管新生標靶具有調控周邊血管的作用,不僅能幫助晚期卵巢癌患者抑制腫瘤擴散、癌細胞生長和轉移,也有助改善腹水。

除了乳攝和抹檢 還要加做2檢查

如何預防和及早發現?由於卵巢癌不是卵巢本身細胞癌變,是來自輸卵管和子宮內膜的細胞掉落至卵巢後癌化所致。所以,患者初期沒有臨床症狀,常因腹脹、腰圍變粗或發胖,進一步才發現是卵巢癌,而患者若有肚子痛,確診多已是晚期。對此,周宏學強調,雖然國外前瞻性研究顯示篩檢對於防治卵巢癌的裨益不大,但長期的篩檢習慣仍有助早期發現。

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和台灣癌症基金會共同呼籲,女性朋友要養成定期做篩檢的習慣,透過乳房攝影檢查、子宮頸抹片檢查、骨盆腔超音波檢查,以及血液中癌症指數檢測等方法,有助早期發現婦癌蹤跡和早期治療。

加入【健康醫療網】,天天關注您健康!LINE@ ID:@healthnews
訂閱【健康愛樂活】影音頻道,閱讀健康知識更輕鬆


 停經4年後又滴滴答答 6旬婦罹卵巢癌

 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news.tw?fref=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