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網台節目,由退休證券業人士大談上市公司問題,今次講的是小米的招股書,值得一聽。之前談100毛上市(見《毛毛上市古惑數字。。。學睇上市文件》),今次談小米申請上市文件,我覺得比David Webb揭露「50隻不能買的股票」更好。

始終上市的爛公司多得一籮籮,David Webb找爛公司,告訴人爛公司有多爛,其實作用並不大,有心機要找的,一定遠不止50隻吧。反而,借一些成為眾人目光的公司,於它們上市時討論分析一下實情,借此談談上市文件數字與內容有多爛,更容易傳達到正面的財務知識,更有影響力。因此,聽完該youtube之後,實在有衝動把重點記錄一下,同時我都翻開招股文件細閱,學習學習。

首先令人耐人尋味的是公司董事長雷軍的話,他指集團方向,並不是單純的硬件公司,而是創新驅動的互聯網公司。眾所周知,小米是手機生產公司,2015年智能手機收入佔總收入8成,2017年佔7成,但說自己不是做手機,有點奇怪吧。

這也還好,更令人摸不著頭腦的是他指公司會永遠堅持硬件綜合淨利率不超過5%,主因他不認同今天的生產銷售現象。例如15美元成本的東西,商店裡要賣150美元,他們認為這是低的生產效率。把產品毛利抬高是不歸路,是無效率,是對月戶不好,所以他們會保持淨利率不超過5%,如果盈利太高,會回饋用戶。讀這段文字,奇怪之極,毛利高不好?多出盈利不是回饋股東,不是回饋員工,而是用戶?這份上市文件到底是寫給誰看的。

財務問題最為嚴重,先看看上市三年期的盈利。2015年蝕76億元RMB,2016年賺5億元RMB,2017年勁蝕440億元RMB。2017年的勁蝕,主因是有個優先股的公平值變化,一年帳面入帳蝕掉540多億元,非常嚇人。

看看這個優先股的資料,小米公司由2010年以來就有多次融資動作,一直到2017年,發行了很多個系列的優先股,加起來大約是98億元RMB左右。然而,今天在資產負債表中看見一條「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是1600多億元RMB,如何由98億變為1600億呢?不知道,不清楚,因沒有詳細資料。

繼續看看小米的負債問題,於未上市的三年帳目,整家公司根本是一家淨負債公司,權益是負數的,2015年是負950億元RMB,2017年是負1500億元RMB左右。有傳小米將會集資百億美元,估計整家公司能達市值千億美元,其實集資所得的錢,單是還債都可以還清光。

以前聽過一些莊家操控公司或財技股的方法,由於怕被人狙擊公司控制權,故意在公司種下一條債務,令公司負債嚴重,而債權人是自己,所以公司是負價值,只要自己還有控股權,就不會call loan。小米給我的感覺有點這個味道,而且這些優先股,隨時可以換股,攤薄小股東權益,本身又是同股不同權,實在有太多操作可以玩。

其實在招股書中風險聲明部分,提到很多風險,其中一個正是攤薄風險,他們早已作出聲明,提了你,只是你看還是不看而已。
負債重得很,又沒有盈利,不如看看現金流吧,始終「公平值變化」未必有現金流出的。可惜,2015年的經營現金流是負26億元RMB,2017年是近負10億元RMB。主要業務經營也連年錄得現金流出,怎能撐得住?原來整家公司只靠借貸運作,2017年借款所得款項就達110億元RMB。

靠融資去養大的公司,也來上市?奇怪吧。更奇怪的是,明明這家公司的可持續性成疑,但上市文件中auditor並沒有提出這公司有growing concern,而董事局成員亦不認為如此的負債水平對公司有什麼影響。千幾億債,公平值上落變化動不動也數百億元,這也無問題?
還有令人感覺極不良好的地方,就是小米申請很多豁免,當中有不少豁免要求令人費解。其中一項是「管理層留駐香港的豁免」,香港主板上市公司要求最少有兩名執行董事常居香港,但小米偏偏申請豁免,不提供。還有一項是「聯席公司秘書的豁免」,小米希望company secretary為非專業人士。這兩項要達成的話,根本不難,外請相關人士,一年都不用一百幾十萬吧,這也不做,需要港交所豁免,感覺有點莊閒不分。

還有一個是「小米金融購股權計劃二的豁免」,上市文件花了很多篇幅談及這個有關「小米金融」的豁免,大概意思是為鼓勵吸引人才,與及對小米金融的投資者公平起見,他日「小米金融」賺錢的話,主要股東可以收回,最終令「小米金融」不再依附小米作為其子公司。簡單一點,就是「小米金融」還在發展階段,未來成功與否也未知,他日若蝕的話,就算上小股東的,若賺的話,就歸大股東。

如此一家公司,正常合理地想想,也無可能拿來上市吧,今天港交所特意改例遷就,什麼同股不同權。我想問問,一家公司,欠債千多億元、每年蝕錢、負現金流,還有某某持有大量優先股可隨時攤薄你的持股,而你的持股部分更是同股不同權,你會用多少錢去買這家公司呢?

無論如何,預計小米仍能順利上市,而且預計氣氛也會不錯,將有相當多散戶加入抽新股,隨時會成為「凍資王」與「集資王」,散戶多只求即日回報,未必會長線看其價值。只不過,一家一家這樣質素的公司來港上市,這現象長遠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