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尼地道上的香港佑寧堂教堂和鐘樓已經有60多年歷史,獲古物古蹟辦事處評為三級歷史建築。外牆和建築群均用麻石砌成,屬於1950-1960年代普遍採用的建築風格,平實耐用,作為一個宗教場所,麻石的質感隱約散發一種低調的莊嚴,樸實的神聖氣氛。教堂最特別之處是草地外的鐘樓,因為現在愈來愈少香港的宗教場所還保留鐘樓設計。

可惜,教會今年正式決定與發展商合作,拆掉整座教堂與鐘樓,重建成20多層高的半山豪宅大樓,最低的5層留給教會重置。一座在社區極具標誌性的歷史建築,一個牧靈教育的場所,始於敵不過商業社會事事講求經濟效益、唯利是圖的發展方向,很快無聲無息消失於香港高樓叢林之中。

香港佑寧堂成立於1844年,原址位於荷李活道。到了1890年,教堂把一磚一石搬到堅尼地道現址進行重建。二次大戰期間,教堂受到嚴重破壞,聽說剩下的建材與木料用來重建舊港督府,加建府內的日式塔樓。

教堂的奠基石設立在門口,紀念牧師在堅尼地道成功獲批土地建堂。

佑寧堂戰後再次開展重建,現在看到的教堂和鐘樓模樣就是1949年起到1955年分階段建成。有別於戰前盛行的劃一正方設計,那個年代新建的佑寧堂採用簡約現代風格,以幾何形狀的藝術裝飾作點綴,很有特色。香港戰後參考現代主義建造的獨立式教堂非常罕有,所以佑寧堂有一定的保育價值。

麻石外牆及樓梯級邊,當年平凡細緻的工藝經過時間洗禮,為建築群增添一份典雅。

不規則的石牆給人多一點親切的溫度,比平整的混凝土貼近大自然,

我覺得最可惜是石料建成的鐘樓沒法好好保存下來。

教會土地屬於私人持有,到底把建築保留或拆毀重建,外人真的沒有指手劃腳的權利。然而,舊教堂真的局限了教會牧靈的發展需要?抑或宗教團體在香港生存首要考慮的也是金錢利益?

其實香港佑寧堂早在1997年已經獲得政府部門通過重建計劃,不過,遇上1998年和2008年金融風暴,計劃拖延了20年才能夠執行。細心想想,如果真的是配合教會發展需要,為甚麼這廿年來不急於喊話盡快興建新堂,偏是在這個香港樓價節節上升的周期啟動重建工程呢?

導人向善的宗教時刻提醒信徒不要把金錢和地位看得太重,然而,在歷史保育的社會責任及土地發展投資之中作出選擇,佑寧堂最終決定後者。到底是順應時勢?還是向金錢屈服呢?

另一方面,香港佑寧堂的清拆與重建,再次突顯香港政府在城市歷史保育政築的落伍,全無承擔的魄力。佑寧堂雖然是「三級歷史建築」,但是持有者想拆就可以拆掉,不需負上任何法律責任和金錢補償。既然如此,把歷史建築劃分若干等級有實際意義嗎?

此外,佑寧堂現址土地屬於「政府、機構或社區」用途,現在卻好像繞過正常的土地拍賣程序,以重建之名與發展商合作,興建半山豪宅出售賺錢。批地成本跟商業/住宅用地已有明顯差別,政府竟然默許教會濫用灰色地帶,這樣做對其他人來說公平嗎?土地用途的改變,增加居住密度,加重附近地區的交通流量,破壞了原有的社區景觀,為了一己私利影響社區發展,這是教會對社會有承擔的表現嗎?

說了很多,最後仍是保不住這座有特色的教堂。香港人永遠最重視的是金錢與經濟效益,要大家關注城市歷史及古蹟保育的意義,實在舉步維艱。


 【中環】香港佑寧堂:教堂重建為了牧靈發展或是唯利是圖?

 https://www.facebook.com/bamboo.worldtr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