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終於推出了1999元價位以上的機型,在1月15日的發布會上,小米正式發布小米note,16G低配版2299元、64G加強版2799元、頂配版則突破3000元大關來到3299元。眾所周知,3000元堪稱是目前國產智能手機的價格天花板,這與原來的小米、紅米系列的低價,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覬覦高端市場是各智能手機品牌,特別是眾多國產智能手機品牌的夢想。毫無疑問,小米也不例外。事實上,之前的魅族、華為、鎚子等眾多國產手機品牌,都曾經在高端市場有所發力,除了華為Mate7、VIVO X5等少數機型外,都無一倖免地被國產手機之間的價格混戰拉回到中低端市場,難以脫身。有意思的是,話說小米自己本身就是這場無休止的價格戰的始作俑者。
小米發布高端品牌時機不成熟
高端手機之所以被消費者認可,無非是具備以下兩種因素:品牌核心價值的體現、產品本身卓越的性能表現。兩者至少滿足其中之一,當然最好都具備。目前被消費者認可的高端手機品牌,基本上都是像蘋果、三星等國際大牌,它們的手機就是同時具備了兩大因素才被市場廣泛認可。
回過來看看這次發布的小米note能否具備這兩個因素呢?
首先來看品牌,小米一直主打性價比,迎合了大眾消費特點,在消費者心目中牢牢地樹立了的中低端品牌形象。從2000元以下的中低端市場一下大躍進到3000元以上的高端市場,相當於夏利突然發布一款15萬元的轎車、宣布從此進軍中高端市場那樣過於勉強。在消費者心目中視為中低端品牌的小米,無法為小米note的高售價提供足夠的品牌溢值支持。
當然,如果品牌暫時給力不上的話,還可以用產品本身的卓越性能來彌補。遺憾的是,小米note除了在外觀設計上比之前的舊機型有所突破外,在功能創新上缺乏亮點。難怪有網友吐槽說,2015年了連個指紋識別、NFC都沒有,你怎配說高端呢。甚至在一向引以為豪的配置上也乏善可陳,除了頂配版配得上「發燒到底」這句口號外,其他兩款小米Note與現售的小米4以及市面諸多2000元以內的競品相比,並無突出的優勢,但價格上卻高出不少。
如此看來,品牌價值和產品性能的優勢小米Note都不具備,小米指望其成為其進軍高端手機行列的利器,只怕是難如其願。
其實是小米5?
有意思的是,人們驚奇地發現小米note的說明書上,竟然赫然印着小米5。看來,在小米的產品線路圖中,小米note原本是定位為小米4的升級產品。但由於小米高層的想法轉變,而臨時更名用來進行高端市場的突破,甚至都來不及重印說明書。只可惜「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小米note堪稱是在錯誤的時間(準備不充分)倉促推出的錯誤機型(機型遠不夠驚艷),這款手機難當大任,市場前景不容樂觀。
而如果此次小米note一旦失敗,不僅會大大延緩小米進入高端手機市場的時間,還可能讓消費者再次強化了小米手機是中低端品牌的固有思維定勢,將對小米品牌轉型造成無法估量的傷害,小米note的倉促推出可謂是操之過急。
當然,小米如今已經不是當年的攪局者,而是實實在在的既得利益者。在市場份額上升空間越來越限的情況下,及時跳出價格戰的思維,去開拓利潤豐厚的高端手機市場,的確是品牌戰略轉變的必然之舉。對此戰略的改變,應該表示肯定,但如何轉變則值得探討。
應為高端機註冊子品牌
當年為了進入千元機以下市場,小米推出了子品牌紅米,與小米有所區別。從而在不影響小米系列手機銷售的情況下,一炮打紅,成功為其搶下了相當份額的千元機以下市場。
今後小米不妨借鑒之前的經驗,為未來的高端機型註冊全新的子品牌,與現在中低端的小米、紅米系列徹底區別開來。同時投入相當精力和資源,全心研發打造一款具有真正創新、功能出色、設計優秀、製作精良的智能手機,對原有的機型形成明顯的優勢。然後再在恰當成熟的時機順勢推出,其成功的概率會比現在的小米note要高得多。
最後忍不住要閑扯吐上幾句槽。話說不覺得小米note這個名字本身就是山寨的表現麼?除了變相在宣傳三星note系列外,還混淆了消費者對它和低價紅米note的認知。要知道真正的高端品牌,是不必也不屑去傍他人品牌的。
小米note:在錯誤的時間推出的錯誤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