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5日下午,小米發布會如約而至。雖然之前已經有了一些傳聞把發布會的內容說的七七八八,但是畢竟眼見為實,小米發布的四款產品還是很有點意思的。
小米發布這幾款產品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來分析一下。
小米產品的水平
在發布會之前,業界的分析師其實已經見到過小米Note了,並且給出了很高的評價。
從發布會上看,小米Note確實相比以前小米的產品有了很大的進步。如果說小米以前總是別人的設計就是最好的設計,如今小米終於有點自己的東西了。
在配置上,大多數人都預料到了小米會放一個驍龍810的期貨,因為驍龍810目前還有些問題,想不期貨也不行。
不過,小米Note的低配版還是可圈可點。CPU、屏幕、攝像頭之類的沒有什麼可說的,低配版真的是低配,非常注重壓縮成本,用的都是主流配件。但是在工藝和HIFI上還是頗有靚點的。小米一代幾乎談不上設計,二代有魅族的影子,三代是諾基亞還魂,四代模仿iPhone4,而Note有了創新。
小米Note在金屬框架上前面板用2.5D玻璃,可以提升滑動的手感,這個以前金立的S5.5用過,在後面板使用3D玻璃可以提升手感,這個鎚子用過。小米Note合二為一。這樣整個手機外面看不到塑料,檔次感會提升不少,玻璃也更耐磨,只要稍加保護,用了很久也會完整如新。小米Note的外觀是很不錯的,再加上攝像頭不突出,讓強迫症沒有了痛點。
在HIFI上,小米這次確實是認真了,除了學VIVO和魅族使用專業DAC以外,運放(運算放大器)也做了大動作,兩路獨立理論上確實有利於音質表現。而小米跟進一步,DAC做好,運放做兩路。不管調試水平如何,硬件規格是夠高的。
除了手機,小米還發布了耳機和盒子,那個199的盒子是個低性能的普及版。這次小米看來是準備以價換量,爭取盒子的普及,為後續家居產品鋪路。
小米耳機則有些無厘頭,畢竟HIFI界是講傳統的,一個新廠商能把耳機調成什麼樣子,不是指標能反應的。小米這是一個嘗試,萬一成功了呢?
小米想幹什麼?
從這四款產品看,小米的目的相當明確。在手機上,小米要進軍更高的價位,要更高的利潤。
小米過去幾年一直在1999元定價,紅米做千元以下的低端機,這個市場雖然小米已經佔據了很大份額,但是利潤不高。2014年,OPPO和vivo各自狂攬3000萬銷量,華為mate7大獲成功。說明高價位手機是有市場的,小米固步自封在1999元以下的價位,是把這個市場拱手相讓。
於是,小米Note價格上攻,頂配版的期貨更是3299元,一旦超過1999元的小米被接受,小米手機就可以完成品牌的提升,進入高端市場。
小米耳機其實也是一個提升形象的東西,以前小米搞過廉價耳機,評價普遍不佳。此次推出一個價格高一些的耳機,配合手機HIFI宣傳,把音質作為賣點。效果未必調試的真好,至少混個臉熟,小米有499元的耳機,這個對小米品牌也是個提升。
小米小盒子則是一個走量的東西。小米在發布會一開場就說了生態的問題,而生態必須有小米的硬件落地在家庭。小米小盒子可以幫助小米在用戶的客廳駐點,給後續智能家庭鋪路。
手機和耳機用來提升小米品牌,盒子為家居低價鋪路,這就是小米的目的。
難度在於互聯網渠道的接受程度
想在互聯網市場打3000元級別的產品,小米不是第一家,OPPO在2012年試驗過2499元,不成功。鎚子試驗過2999元,也不成功。魅族MX4成功是因為把價格拉到了1799元。
互聯網渠道的用戶追求性價比,公開市場的用戶更追求品牌,小米此次突破1999元,走互聯網渠道,傳統的用戶是否能接受小米的新價位是個問題。畢竟,華為Mate7成功,OPPO、vivo成功都是走線下公開市場的。
小米的想法很好,但是互聯網渠道能否接受小米品牌的新定價,還要再看一看。
小米發布四款新品 背後的意圖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