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法國《查理周刊》雜誌社位於巴黎的總部發生槍擊事件,至少12人在事件中喪生。據悉,遇難者中包括《查理周刊》主編、3名漫畫家、2名分析家、1名排版設計者、1名技術部工作人員、1名校對員、前市長智囊團負責人,以及2名警察,另有11人受傷。

《查理周刊》遭到恐怖襲擊后,推特上便開始出現#Je Suis Charlie(我是查理)的標籤來鼓勵那些受害者要團結。而繼周三的襲擊事件之後,#Je Suis Charlie便開始流行起來,有500萬用戶使用了這一標籤。

過去的這個周末,法國爆發了 50 年來最大規模的遊行活動。根據法國內政部的統計,僅巴黎一地,遊行人數就達到了 150 萬人,包括默克爾、卡梅倫、內塔尼亞胡在內的 40 余位國際政要攜手參與;全國範圍內,本周末的遊行者總數超過 370 萬人。

當「Je Suis Charlie(我是查理)」的口號在全世界傳播時,美國的一些大公司和各界名流也在以自己的方式聲援《查理周刊》。

蘋果以實際行動支持《查理周刊》

蘋果在其法國官網上打出了"Je suis Charlie(我是查理)"的標語,以示其對《查理周刊》的支持。「我是查理」運動已經席捲整個歐洲乃至全世界。人們通過這句標語來向恐怖分子展示他們團結一致的決心。

庫克接手后的蘋果公司在社會活動上越來越活躍,現在蘋果公司在全球範圍內致力於支持藝術家和創作者,由其展開的"Think Different"廣告運動已介紹了許多傳奇藝術家。如今,"Je suis Charlie"橫幅展示的不僅僅是對《查理周刊》的支持,同時也是對來自全球各地創作者的支持。

此外,據報道,一款支持Je Suis Charlie(我是查理)活動的iPhone應用完成開發后,開發者不想等待蘋果審核,他直接向 Tim Cook 發送郵件,申請加速審核。10分鐘后,庫克的一位助理回復了這位開發者,並表示會在1小時內完成審核。

這款應用是《I Charlie!》,用戶可以將自己的位置添加至地圖,並宣布自己支持《查理周刊》。雖然應用主要面向法國用戶,但開發者希望其他國家的 iPhone 用戶也可以支持 Je Suis Charlie(我是查理)活動。

谷歌捐助《查理周刊》,助其完成史上最大發行

Google 的法國主頁底部,出現了「我是查理」的黑底標語。但這一標語並未指向任何其他網站。

據報道,在《查理周刊》遭到恐怖分子襲擊之後,谷歌決定幫助這家雜誌社度過艱難時刻。據悉,谷歌打算為這家雜誌社捐助25萬歐元,助其完成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發行。 另外,包括Le Monde、Frankce Televison、Radio France在內的多家法國媒體機構也表示,他們也要向《查理周刊》捐助跟谷歌相當的資金。 

谷歌則是通過數字創新新聞基金會(Digital Innovation Press Fund)捐出這筆善款。雖然該機構不歸谷歌管制,但它在董事會中擁有一個席位。  

據了解,一般情況下,《查理周刊》的發行量都會控制在6萬冊左右,現在,隨着谷歌及其他多家媒體的加入,下期的發行量將飆升至100萬冊。

Twitter France頁面圖採用了「我是查理」的圖片

Twitter France 的認證賬號頭像變成了一隻黑色的小鳥,頁面圖也直接採用了「我是查理」的 hashtag 圖片,並對這一事件所引發的大規模抗議活動進行持續關注。

Facebook扎克伯格發博文表達哀悼

Facebook並沒有對此事進行公開聲援,不過 CEO 馬克·扎克伯格針對此事在自己的主頁上發表了一篇博文,表達了對遇難者的哀悼,並重申了公司對於言論自由的堅定支持。他表示,Facebook 在此事件中將拒絕沉默,因為這是一個「人們可以無所畏懼、自由表達的場所」。

納斯達克參與悼念活動

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外,平時用於公司廣告的大型電子顯示屏也參與到了悼念《查理周刊》的行列。在其推特官方賬號公布這張照片后,納斯達克受到了其關注者的一致好評。

美國好萊塢發布聲明聲援《查理周刊》 

好萊塢名流在網絡上表示憤慨與支持。美國電影協會主席托德(Chris Dodd)在聲明中說:「我們對查理周刊今天發生的恐怖攻擊感到震驚與難過。」「我們業界親身經歷卑劣的(摧毀)言論自由企圖,我們對受害者、他們的家人以及法國人表示支持。」 

美國演員工會(The Screen Actors Guild, SAG)表示,《查理周刊》遭攻擊案是「卑劣的恐怖主義行為」,「記者知道自己的工作有危險,但這些(受害)記者並不是在海外戰區工作,而是在民主國家、自己的辦公室里,這樣無恥的殺戮特別讓人震驚。」


 美國各大互聯網公司是如何支持《查理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