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港島東柴灣的「羅屋民俗館」,小小的一個客家古村屋,在現代住宅工廈高樓建築群包圍之下,毫不顯眼,應該說區內居民也甚少到訪。雖然是在鐵路站的旁邊,不用2分鐘的步程範圍,可是一直以來參觀人數都不高。

但不要因而漠視羅屋的歷史價值。這個客家古村屋建於18世紀,兩百多年來見證柴灣由一個樸實農村,經過近幾十年大興土木,今天已經變成一個住宅工廈為主的社區。

早在18世紀初,有300名客家人從廣東的新安縣南遷到柴灣,落地生根,務農為活,開枝散葉。村民先後在柴灣開闢了羅屋、成屋、藍屋、陸屋、西村及大坪村六個村落。1867年人口統計顯示,柴灣當時共有37間房屋和193名居民。

客家人習慣用姓氏來命名其族屋,羅屋就是原屬一戶羅氏的客家人擁有。羅屋民俗館完整保留整座古屋原始的設計和格局,展示客家人的生活面貌,日常使用的家品與農具,幫助我們了解和想像到百多年前客家族群在香港的生活情形。

據民俗館的展板所述,羅屋原戶主擁有兩張契約,一張是印發於清朝乾隆三十二年 (1767) 的紅契印,另一張是嘉慶元年 (1796) 的稅契,足以證明羅屋的歷史價植,也代表柴灣很早已有人居住。

政府在1950年代決定發展柴灣,造地填海,興建平房區及徒置大廈,安置大量從中國南逃香港的移民,也設立工業區解決當時社會的就業問題。原有村落隨著城市發展陸續消失,羅屋倖免沒被清拆,而且鑑於歷史和民俗價值豐富,整個建築結構獲得保留。市政局在1976年決定修復羅屋,1989年成為法定古蹟,1990年羅屋民俗館重新對外開放。

羅屋屬於常見的客家民宅,裡面採用中國傳統民居典型的「三間兩廊」格局。中央的廳堂為一間,兩間側房共同組成俗稱「三間過」的基本建築格局,一側是睡房,另一側是工作間。

從大門走進正廳是天井,天井在傳統中國房屋中具有採光和透氣的作用;天井兩旁建有稱為「廊」的有蓋伸延部分,其中一廊用來擺放雜物,另外一廊是廚房。

簡潔平脊的屋頂,大門門框以花崗岩砌成,屋外空地用作曬穀、晾衣。

館內陳設昔日農家的生活用品,雖然沒有現代化設施,居住空間跟現在的香港樓房實用寬闊得多,每個角落滲透出濃濃的客家文化。

正廳展示一個像籠子刻有花紋的箱子,原來是客家人舉行婚嫁儀式,用來裝載一雙公雞和母雞。

睡房的嬰兒吊床。

睡房及工作間上方設置閣樓,增加房屋的使用空間。

廚房的環境和巨大的灶爐。

客家人的傳統食物:草仔粿。

工作室擺放各式各樣的務農工具,最受注目的打穀機一大座放在靠牆的位置。

我最有興趣是安裝在地上這個搗碎器。運用槓桿原理,不需花太大的力氣,踏上機械裝置的一端,就能輕易把一些堅硬的食材和作物搗碎。

羅屋的位置本來是海邊,旁邊還建有祠堂、石屋及牛棚,四周樹木環繞,附近有耕地數塊。由於是沿岸地帶,以前居民的對外交通是舢舨為主。

時移勢易,柴灣的海灣已經變成平地,羅屋前面是工廈和道路,平日有很多貨車靠停。現在的柴灣有高速公路和鐵道貫通港島北岸各個地區,交通便利,半個小時內直達中、上環核心商業區。站在羅屋大門前,環顧四周,瞬間體會明白到香港百多年間滄海桑田的變化。

羅屋民俗館免費開放,而且鄰近柴灣鐵路站,來這裡參觀非常方便,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場地,讓孩子了解昔日客家農民的生活面貌,認識香港歷史。

 

羅屋民俗館

地址:柴灣吉勝街14號

官方網站:http://www.lcsd.gov.hk/CE/Museum/History/zh_TW/web/mh/about-us/law-uk-folk-museum.html


 【柴灣】羅屋民俗館:兩百年歷史的客家古村屋

 https://www.facebook.com/bamboo.worldtr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