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05 黎廣德 觀點

特首選舉的圖片搜尋結果

(圖片來源:香港01)

新一屆特首選舉臨近,香港社會旋即陷入一場「估領袖」遊戲:領導人與誰握手多少秒?北京會批准誰「入閘」?梁振英已準備抹黑對手?民主派會否派人參選?街頭巷尾議論紛紛,大眾傳媒推波助瀾,彷彿香港人的命運勢被不可告人的黑箱作業主宰。民主派準備全面出擊參選選委會,以力爭300 席為目標,是否等於為不公義制度背書、為小圈子選舉塗脂抹粉?

儘管這些質疑在每一屆選委會選舉前必定浮現,但在今天梁振英政府執政快將5年、香港體制面臨禮崩樂壞的危機之際,究竟港人對於特首選舉是否只剩下「剝花生」的自由,確實值得重新檢視,才能為開明之士參選選委重拾道德力量。

香港人面對一項殘酷現實:在現行制度下,即使民主派有過半市民支持,也永遠無法取得選委會多數議席;即使夠票推舉一名參選人,也永遠只有陪跑的份兒。因此,如果大眾只把注意力放在「能否入閘」、「能否造王」、「但求ABC(Anyone but CY)」這些議題,便會掉入小圈子選舉的泥淖,在不知不覺中默認了小圈子選舉的正當性。

梁振英上場後大家醒悟到一名特首的不濟,足以由上而下摧毀建立多年的體制。

例如在梁特任內,橫洲發展涉嫌「官商鄉黑」勾結、李寶蘭離職摧殘廉署聲譽、警民對立敗壞警隊名聲、銅鑼灣書店五子事件發酵成國際醜聞等等,都令港人憂心忡忡。有鑑於此,今屆勢有更多矢志維護香港核心價值的各界人士參選, 「重啟政改」已非最迫切訴求, 「民主派」標籤恐怕不能涵蓋全部有心人, 「開明派」的稱謂可能更貼切。

開明派參選選委必須跳出泥淖,推動打破桎梏的新議程。此中真義是把小圈子特首選舉與香港人的命運重新扣連,從體制、程序和內容全方位挑戰現行架構,影響特首產生的軌跡和替他往後5年的施政加上緊箍咒。

 

皇帝新衣不能習以為常

雖然多數港人都明白特首選舉不過是一齣由上而下的「欽點」鬧劇,但專權體制最好的朋友是「習慣」與「善忘」。赤身露體的皇帝堅持要大家相信他已穿上新衣,就是要取得登上寶座的認受性。正因如此,每次「登基」前有人指出新衣的荒誕非常重要,同時要揭破為新衣加持的人的醜惡嘴臉。

今天不少4年前投票支持梁振英的選委公開與梁振英劃清界線,卻仍然若無其事地在政壇或商界行走,不但沒有反省自己是專權體制的幫兇,其中多數更會繼續當選委,替港人「選出」下一名名字可能不叫「梁振英」的「梁振英」。一旦香港人對皇帝新衣習以為常,便會萬劫不復。

 

公開程序抗衡暗室操作

小圈子選舉的核心內容是利益交換,大家從漁農界和鄉事派的投票取態及過去幾年特區政府的施政紀錄已可見一斑。這些在面見到的利益僅是利益總和的冰山一角,究竟有多少直接或間接利益到了私人口袋,實在無從稽考。誰為這些利益付出代價?當然不是特首本人的腰包而是社會大眾,包括不少因施行劣政而犧牲的社會發展機遇。

開明派選委不能阻止小圈子運作,卻可以促使競選程序更公開透明,讓不同界別以至公眾人士參與選舉論壇,對特首候選人公開質詢,遏止明目張膽的利益交換。多一分光明磊落,少一點暗室操作。

 

主導議程守護核心價值

試想沒有真心擁抱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的港人當上選委,特首便只會在京官傳旨、「西環」暗室密晤、無數「摸底」飯局和拉票電話之中誕生。箇中討論的議題若非與港人利益無關,便是根本出賣港人利益。

開明派選委的關鍵任務是迫使特首候選人直面今天香港困局,回應港人關注的重大議題,不但包括土地房屋、醫療教育、社福扶貧、環保基建、廉政警權等政策失誤,更要防止候選人迴避導致失誤的制度缺陷,特別是「一國」侵蝕「兩制」和「西環」僭建權力的根本問題。由小圈子產生並且受制於中央政府的特首不可能全盤回應或承諾制度改革,但競選時由選委代表市民提出的質疑和願景,自然會成為量度未來5年施政成敗的尺度,對特區管治構成壓力。

 

蝴蝶效應愚公移山

很多人以為選委組成只會影響特首選舉,往往忽略了專業人士參選對公民社會的蝴蝶效應。10年前專業界首次大規模動員參加選委會選舉,結果大勝而回。由此而凝聚的進步力量組成了公共專業聯盟,以「專業智慧、全民共享」為感召,組成了全港首個並非為了牟取界別權益而是以公眾利益為依歸的專業團體。

公專聯肩負政策研究智庫和政策倡議團體的雙重身分,早年對城市發展、棕土規劃、環境保育、全民退保等研究成果,不僅發酵成為當今社會關注議題,更觸動很多年輕人和公民團體深入探討。多個由年輕專業人士組成的「傘後」組織準備參與今屆選委會選舉,它們即將凝聚的力量相信會在未來產生更大的蝴蝶效應。

最近有泛民人士主張用全民公投綑綁民主派選委的特首投票意向。殊不知這恰好弄巧反拙,把公眾注意力聚焦在小圈子選舉結果,不但會削弱對制度批判的力量,甚至有為新任特首增加認受性的風險。由於市民公投時只能從已入閘的特首候選人中挑選(或投白票),等於變相要求投票人接受特權篩選,所以公投結果根本無法反映香港人對最佳特首人選的取態,而只是一種策略權宜的考慮,又何必為此大費周章?如果進行民間公投,可能更有意義的做法是選出「港人關注十大議題」,迫使特首在任內交出成績表或不敢推出惡法。

「香港已不再是我們認識的香港」,這句感嘆我們已聽得太多。從朱凱和幾名新晉議員當選的經歷,足以見到「新愚公移山精神」,證明任何一個香港人都有改變現狀的潛力。如果你或你身邊的有心人擁有參選選委的資格,今天是坐言起行力挽狂瀾的時候了。


 力挽狂瀾:開明派選委新議程(黎廣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