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特朗普最後當選了,所有娛樂圈的人都應該對着鏡子反省一下。」

文/ 馬程

美國當地時間9月26號晚,總統候選人唐納德·特朗普和希拉里·克林頓進行了第一場總統電視辯論。在雙方勢均力敵,支持率緊咬的情況下,各方都希望通過一場辯論在民眾間激起波瀾並且奪取優勢。

「這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一場總統辯論!「CNN在辯論開始前如此評論道。辯論預計收視人數超過8000萬甚至1億,將超過1980年卡特與里根辯論時的觀眾數。全場辯論火藥味十足,雙方直接指責對方「說謊」和打斷對方發言的橋段多次出現。不過,在辯論結束時,CNN民調顯示有62%的受訪者認為希拉里贏了這場辯論。 

美國總統辯論早已經不只是一件政治事件,更像是一場醞釀已久、懸念叢生的政治Live Show。中國大量的年輕人和政治愛好者通過正在興起的直播平台同步觀看了這場辯論,而搜狐董事局主席張朝陽更在自家的千帆直播上充當了解說員和同聲傳譯。

美國娛樂圈則沒有了張朝陽們的興緻,他們多少有些焦灼。民主黨所代表的自由派在荷里活一直有着深厚的基礎和堅定的支持者,而信守保守主義的老牌共和黨人同樣在這裡捍衛着傳統價值觀和愛國主義信條。

在這場「歷史上最不受歡迎的候選人」之間的競爭中,荷里活不僅渴望並努力讓多元、包容和鼓勵創意的政治文化在這裡延續下去,同樣反思着自己在過去政治生活中的所作所為——因為在某種程度上,荷里活可能造就了特朗普。

自由派繼續「一邊倒」

荷里活是自由派的大本營,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就一直是美國民主黨的主要票倉,壓倒性的偏向民主黨陣營已是司空見慣。2008年,整個娛樂行業的籌款大約在5000萬左右,其中有79%都歸屬民主黨。2012年,民主黨也取得了6600萬籌款中的73%。 

「從來沒有哪位總統競選人敢忽略荷里活明星的支持」,《荷里活報道者》稱。很多重量級明星都會選擇為候選人站台吶喊,演藝明星既是捐款大戶,也在民眾中有一呼百應的號召力,可以利用粉絲效益調動投票。

2008年總統大選民主黨初選戰中,很多原本一直支持克林頓夫婦的荷里活大佬,比如「娛樂業最富有的人」大衛·葛芬、夢工廠CEO傑弗瑞·卡森伯格、Netflix首席內容官Ted Sarandos等人,在認識到奧巴馬這位後起之秀更有潛力之後紛紛倒戈。一時間,支持奧巴馬和希拉里的兩派明星開始互嗆,荷里活也因此變得政治火藥味十足。有專家分析道,失去部分明星大佬的支持是希拉里2008年失利不可忽視的元素。

今年,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繼續獲得了「一邊倒」的優勢,陣營里匯聚了諸多一線明星大腕。最出彩的就是「男神」喬治·克魯尼。在3月份,克魯尼公開發文支持希拉里,並稱希拉里是候選者中唯一的一位「成年人」。早在2012年,克魯尼替奧巴馬總統的連任競選舉辦募款,籌得1500萬美元,創下單一籌款人募到最高金額紀錄。 

除此之外,一大撥荷里活影人在爭搶着為希拉里背書——大衛·葛芬重回克林頓陣營;大導演斯皮爾伯格一擲千金,捐出100萬美元支援希拉里;男星湯姆·漢克斯、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女星芭芭拉·史翠珊、「大嘴美女」茱莉亞·羅伯茨、瑞希威瑟斯彭、「網紅」名媛卡戴珊姐妹、「水果姐」凱蒂派瑞、主持人艾倫也在希拉里的支持陣容里。

明星助推大選,不僅有募捐和動用粉絲效應那麼簡單。今年,夢工廠CEO傑弗瑞·卡森伯格主動請纓,成為希拉里競選籌款團隊的主力,還加入了一個支持希拉里的「優先美國行動」組織的「SuperPac(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意在為選舉無限募集資金。

但是,從荷里活明星自身來說,政見是否相同似乎並不重要,也很少有明星會因為候選人的某一個觀點而為他背書,而是交情深淺更為重要。比如樂壇的傳奇人物雪兒就是克林頓夫婦的好友,在初選階段曾公開指責過桑德斯。根據某研究機構數據顯示,截止到5月份,希拉里總共從美國的娛樂行業募集到超過900萬美元的捐款,而當時另一位民主黨候選人桑德斯僅募集到65萬美元。對於荷里活而言,桑德斯畢竟是初來乍到的新面孔,其支持者多是二三線明星,無法構成更強的帶動力。

不過,「綠巨人」馬克·魯法洛就公開支持桑德斯。作為一名環保主義者,魯法洛在很多政見和桑德斯一致,反對石油行業備受爭議的液壓破碎法等,這也是極少的因為政治利益而加入到競選陣容的明星。

同時,有很多荷里活名流則另闢蹊徑,把精力花在了反對特朗普上。幾位著名的「左派」陣營名流,如影星簡·方達、導演邁克爾·摩爾等,發起了「特朗普,停止仇恨」的在線簽名活動,已經獲得了四萬人支持。

 

保守派支持者的尷尬

當然,荷里活同樣有着強大的保守派勢力,即共和黨的傳統支持者。

2012年美國大選時,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在共和黨大會上的講話引發了廣泛關注。這位時年82歲高齡,兩屆奧斯卡最佳導演和戛納終身成就獎的導演高調為羅姆尼背書,還在演講台旁邊放了一個空椅子,借此吐槽奧巴馬「形同虛設」。這一幕成為當年競選的經典場景。

但是,今年競選出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以前高調的荷里活共和黨員在這次大選中保持沉默,尤其對特朗普背書諱莫如深。例如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前加州州長阿諾德·施瓦辛格在內的多位資深共和黨人都沒有出面為特朗普背書,而前米高梅CEO斯隆(Harry Sloan),曾經連續參與了麥凱恩和羅姆尼前兩任共和黨候選人的競選團隊,但是在8月份突然決定轉換陣營,放棄支持多年的共和黨而改為支持希拉里。

通常情況下,因為荷里活的「左傾」氛圍和保守派人士的行為習慣,很多共和黨人不會在公開場合發表自己的觀點,但是也不需要刻意掩飾。而這一次,導致大多數共和黨人保持沉默的原因,正是特朗普咄咄逼人和過於惹眼的政見,尤其是眼中種族歧視的話語,在以倡導多元化和包容性為口號的荷里活顯得格格不入。

《驚聲尖叫》系列的導演和編劇David Zucker此前一直是活躍的共和黨人,在2008年競選期間還參與指導了麥凱倫團隊多部競選廣告。但是這一次大選中他明確表示選擇棄權,「特朗普是個瘋子,他的言論都太瘋狂了,我不會公開支持他,」同時他也表示不會支持希拉里,「她是個騙子。」

現在公開支持特朗普的名流並不多,其中包括拳王泰森、《美國往事》演員詹姆斯·伍茲、前NBA球星「壞小子」羅德曼等人。其中,安吉麗娜·朱莉的父親、老戲骨喬恩·沃伊特是特朗普的堅定支持者,他甚至公開發言強調,特朗普是一個「正直、優秀的人,而且很有幽默感」。此外,詹姆斯·伍茲也一直在推特上聲援特朗普,並不斷宣傳希拉里的醜聞。

政見的矛盾也影響到具體的工作之中。Antonio Sabàto Jr.是一名演員和模特,曾在長壽肥皂劇《綜合醫院》里擔任常駐演員。在今年8月的共和黨全國大會上,他在公開演講中為特朗普背書,此舉非但沒有得到讚同,還引發了業內的排擠。「有多家公司明確告訴我的經濟人,他們之後再也不會找我演任何角色。」Sabato對記者說。

荷里活和華盛頓扯不開的關係

有人把美國政治形容為「雙城記」:一城是華盛頓特區,是策性、權力運作之所;另一城是荷里活影城。則是把政治理念向大眾傳播,併為政治文化提供思想資源。

每年的奧斯卡頒獎季都會有大批的政治電影出現。其中,商業片更多是維護性或「固守性」的藝術,功能在於確認大眾意識形態。新荷里活式的政治片,以批判與反諷為特徵,批判性保持在兩黨政治框架內,最終目的是強化美國民主價值,例如帶有所謂「自由意志主義」(libertarianism)傾向的電影,就是代表了典型的自由左翼民主觀。

「政治正確性」在奧斯卡最佳影片評定的時候也顯得尤為突出。從最早《肖申克的救贖》敗給《阿甘正傳》,到《阿凡達》不敵《拆彈部隊》,《為奴十二年》打敗《被救贖的姜戈》等等,荷里活仍然鼓勵有積極的愛國主義價值觀的電影。

荷里活和華盛頓的關係一直緊密,荷里活電影多服務於愛國宣傳,華盛頓也為荷里活提供諸多便利。很多政客投資電影行業,荷里活影人也走入政壇,最鮮明的例子就是演員出身的第40任總統列根和野心勃勃的前加州州長施瓦性格。 

實際上,荷里活的電影內容和自身處境一直反應着美國國內政治和思潮。在上世紀40年代,特別是二戰結束之後,荷里活在弘揚愛國情結的使命告一段落,冷戰的恐慌與壓力也影響到荷里活,大量電影人因為共產主義者的身份受到非美活動委員會(HUAC)的拘役和迫害。2016年奧斯卡提名作品《特朗勃》正是還原那段緊張歷史。

70年代的「水門事件」發生後,《總統班底》和《尼克鬆》、《風起雲湧》等影片改變了人們對政府的看法,重點批判美國政客的虛偽與戰爭政策的荒謬。這批電影作品同時是60年代美國激進政治和國內分歧的產物,批判與諷刺的色彩鮮明,形成美國政治電影的另一重要維度。

進入21世紀,美國政治局勢的裂變,新媒體出現和草根政治崛起,佔領華爾街、茶黨運動等,更多影視劇《紙牌屋》、《副總統》、《醜聞》等,有強烈的現實衝擊感,偏向於政府腐敗和兩黨爭鬥,主題也轉移到政客光鮮背後的陰暗面。

正是因為荷里活一直有力地反應着華府的動態,並且影響着觀眾對於美國政治的印象,所以他們也在反思:為什麼口出狂言,帶有明顯種族歧視的地產大亨特朗普,會成為最接近美國最高權力的那個人?

在《荷里活報道者》評論員Stephen Galloway看來,荷里活對白宮和政治人物的形象塑造,才是大眾普遍接受特朗普的始作俑者。隨着大量娛樂政治電影和劇集的出現,把「總統「的形象塑造得低俗而簡單,心術不正,醜聞遍地,大談陰謀論。白宮在很多觀眾的心目中變成了勾心鬥角,不作正事的地方。這讓很多人因此對政權產生了深深的懷疑。這也使得特朗普等非政客、真實敢言的形象更容易被大眾接受。

正如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所說,「特朗普很好地抓住了民眾的心理,否定政治正確性。他的言論聽起來瘋狂愚蠢,但正好是大家想聽到的。」 Galloway的反思更加悲觀,「如果特朗普最後當選了,所有娛樂圈的人都應該對着鏡子反省一下。」


 美國總統大選背後的「雙城記」:荷里活和華盛頓的政治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