闌大,我一直有一個困惑,為什麼即使是廣受尊重的媒體,也總是會在某些時候表現得沒有節操?

比如一起惡性案件發生之後,媒體總從受害者身上尋找可以避免的原因,比如不要獨自走夜路、不應過於露富等,難道不應該批判犯罪者嗎?

還有那些擅長人物側寫的特稿,經常會去挖掘犯罪者的家世、經歷,這種還原人性的手段似乎也容易激怒社交網絡裡的情緒,認為媒體是在有意洗地?

可能有些語無倫次,還望見諒。

—即將畢業的一隻理工男

 

答:

媒體是裁剪信息的高手。

注意,這不是一個貶義性的描述。

信息的增長是爆炸性的—互聯網只是將之量化出來了—故而媒體的專業剪裁,是解放認知邊界的唯一方式。

認識到剪裁行為的必需,有助於我們理解媒體的角色扮演:它提供的是觀察和複原事物的窗口,基於市場化的體制,專業主義也被陳上貨架,供人挑選。就像賭場的盈利必然建立在賭客的輸錢結果上,認識到這個基礎事實,你就不會認為賭場從你身上掙錢是一種罪惡。

專業主義的原則,就是不迎合,尤其是與民意保持距離。

如你所舉的例子,媒體總是「令人泄氣」的,因為它沒能領導、牽引那些喊打的聲音,不去幫助我們威懾黑暗,反而「三觀不正」的逆行到底。

因為這些本就不是媒體的職能。

因為媒體的報道,公眾得以切身體驗社會形勢,生動卻孤立的個案也往往比翔實卻枯燥的數據更加刺激讀者的神經。

媒體關注的是事物的全貌,而非意志的執行,支撐後者職能的可能是行政,也可能是法律,但就是輪不到媒體。

為什麼媒體要關心一名兇手的人生過往?為什麼媒體不去恐嚇潛在的犯罪心理?為什麼媒體永遠都在「好心」提醒公眾注意安全?

因為很多時候,是讀者自己無力區分「關聯性」和「因果性」。

就像我曾寫過,百度貼吧的用戶並不支持這款產品的商業化,而這種行為(有着數據支持)最終導致百度貼吧的衰落,以及它不再試圖維持運營成本。

這番在專業領域毫無問題的概述,也在微博上遇到憤怒的質問:「原來你貼吧沒做好,最後是要用戶來背鍋嘍?是這屆用戶不行還是怎麼著?」

我談的本是「關聯性」,但讀者理解的卻是「因果性」,於是就產生了誤讀。

一個年輕女性,當然有着獨自走夜路的權利,社會更應保護女性的這種權利。但是,既然我們無法要求一個犯罪率為零的社會存在,同時年輕女性孤身在夜路上流連的做法的確會增加她受到侵害的幾率,那麼媒體作出這樣的提示,就沒有任何問題。

如果讀者誤將媒體對於「關聯性」的解釋當成了是媒體正在製造「因果性」,那麼當然應當是讀者改正自己的理解偏差,而不是迫使媒體將錯就錯。

 

再比如,為什麼在一起案件中,媒體對於施害者的關注要大於受害者?

排開保護原則之外,因為受害者多數是隨機的,從受害者身上挖掘苦情成分,沒有實際價值,而施害者則通常都是特定的,從他們身上尋找規律,才是了解和改善社會的既定程序。財新傳媒的主編王爍是這麼說的:

所謂新聞要客觀,對新聞工作者來說,就是要認識到新聞調查是一個循環往複的「假設 - 檢驗」過程,在每個環節都要致力於克服心理和認知誤區。至於克服權力和商業利益的影響,與多數人保持距離,更自不待言。

多說一些。

在從無產階級向有產階級的演進過程中,公民的私有觀念覺醒,會帶來他們在「泛安全」上的焦慮。具體在主流輿論中,仇富的聲音變得少了,批弱的聲音變得多了。

而媒體的擔當,就是在仇富的時期毫無顧忌的放大企業家精神,而在批弱的時期為弱者建設一條緩衝帶。

這種取捨,也在媒體轉型和社會轉型的同步過程中加深了雙方的不適感,所謂對於「人文精神」的不懈追求,也包含着批判與關懷兩重屬性,它意味着媒體既不應成為權力的看門狗,也不會反其道而行的甘做民意的復讀機。

希望你能理解—而不必贊同—這種運作原理。


 為什麼媒體總是沒節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