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博物館內的海豚不太健康,還要被訓練做出高難度動物,令人心痛。 陳泰臣日本太地町直擊。

(外國海洋研究專家在Newsweek撰寫評論文章,詳細交代海豚的社交生活,牠們和人類一樣在社會有不同角色,並提出讓困養海豚到受保護海灣慢慢學習在大海生活的建議,讓牠們過有尊嚴的晚年。本報記者將全文翻譯如下)

人類長時間迷醉於海豚,近年更變成將動物捕捉及困養,例如海洋世界等主題公園。不過,因應近期的科學發展與人道道德,現在是時候考慮改變。很多被人類剝削的其他品種動物,現在已經獲准於避難場所中有尊嚴地過牠們的生活。隨著科學家對自由放養海豚的研究,我們相信牠們值得有同樣的安排。

就像其他社會性哺乳類動物,海豚的生活包含生理、心理和在社會中求存。在自然環境中,海豚每日都因為牠們棲息地與社交環境的複雜問題而要作出無數的抉擇。

自由生活及有好好學習的海豚,明確顯示出牠們個體之間有很強的聯繫。自由生活的海豚之間有親密友誼和長久關係。海豚很倚賴牠們的同儕,在各方面共同生活,包括保護免受攻擊、學習、玩樂、生殖,甚至覓食,牠們會組隊獵食。

海豚不只有不同的性格,還會在社群中扮演不同的角度,例如保姆、提供資訊、提供知識等。現在亦愈來愈明顯顯示出,個別海豚的生活及其扮演的角色,可以建造或破壞那社群。

然而,在困養的環境中,海豚的社群被人類所決定,牠們只能接受。

海豚用不同的溝通的方式,包括身體語言等視覺方法,但更重要的是靠發聲信號。其中一個方式是「哨叫聲」(signature whistles),而每隻海豚的哨叫聲都獨特不同。這些都是牠們幼年時建立,並受到社群所影響而形成。海豚的禮儀和使用信號的規矩,都是通過長年累月的觀察學習及教導而成。

在水箱內,海豚的叫聲會被石屎牆所反射,被干擾及可能造成海豚的聽覺痛苦,因為在細小的水環境中聲音難以分散出去。而且,由水泵、音樂、過山車等產生的背景雜音,會阻礙海豚的溝通渠道。

對於海豚這種靠聲音生活的動物,不難想像困養環境並不是牠們理想的居住環境,不需要一名科學家,也能夠理解水箱是不可能模擬成一個自然環境。即使一隻海豚是在困養中繁殖出來,但牠們經過數百萬年的進化與本能,不可能在一夜間消失,也不會在數代之內消失。

在一個海岸避難所或受保護的海灣,困養海豚能夠慢慢適應在大範圍的海洋生活,同時可以在有需要時由人類觀察及照顧。牠們可以游更遠的路程,潛更深及學習如何獵食。牠們可以體驗更多大自然所提供的多樣性環境,例如石頭、沙、海草、其他生物與潮汐。

在避難所的海豚有自由去選擇和其他海豚社交,或與人類交往,或是否參與人類的研究。這些抉擇由牠們作出。

當我們為海洋和海豚做了這些事情,我們至少能夠讓受困養的動物有機會有尊嚴地退役,在牠們的晚年獲得這些至低限度的自由。對部分海豚,這可能是一個里程碑,為牠們真正的自由以及生活在海洋踏出第一步。

撰文者為Wild Dolphin Project的研究總監Denise L. Herzing,以及the Orca Research Trust and the Free Morgan Foundation的科學家Ingrid N. Visser。

原文刊於Newsweek,見http://www.newsweek.com/captive-dolphins-need-full-rich-social-life-463049


 被困養海豚需要完全、豐富的社交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hkanimal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