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佑日本和厄瓜多爾(以及所有正受天災所困的地方)。天災的事,即使發生在中國,我也不願看見。

4 月17 日,厄瓜多爾發生了比日本九州前幾天更強的地震。此時,尚有許多香港人(甚至其他地方的人)尚在關注熊本的地震,分享各種加油和援助日本的訊息。有些人或許是為了展示自己何其大愛,或是為了從一個與別不同的角度去逆向思維,開始了問起關心日本的人,何以不關心厄瓜多爾。

筆者還在撰此文之際,已見有朋友(這個純粹是指「行家」,希望有人不要誤會我扮熟)以「Conditional Love」分析了事件。本想就此擱筆免至班門弄斧,唯想起了年前的一個有些微相似的現象,倒想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差不多兩年過去了,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冰桶挑戰」(ALS Ice Bucket Challenge)呢?

筆者雖不是甚麼名人,不過也喜於不同圈子中廣結良朋,又適逢有兩位朋友(真‧朋友)提名了(當時的用語是「nominate」)我參與這個挑戰,故找來了幾位同學和老師幫忙拍片、捐款,並再提名了另外六位「比較有影響力」的朋友參與。

那時候,其中一位被我提名的朋友,未知是有心還是無意,在其 facebook 上大放厥詞,抨擊了參與和傳揚「冰桶挑戰」的人們,忽略了其他有需要人士的關心,甚至,是將之行為評價作「掠奪」了其他人士應得的關懷、注意。

或者我本人比較涼薄,沒有能力去把自己的愛心傳播到地球上每一個角落,但我自己倒想問返轉頭,何以 ALS 就不值得獲得這等關注和仿傚、「跟風」?

每個人對不同事、地、人,有不同程度的關心、貢獻,都有其背後的各種原因。有人對日本、九州、熊本的關心、偏心,或者是基於「跟風」,但亦有可能是因為他們自己對這個地方的,也許是風土人情,也許是文化,也許是熊本熊(…)的喜愛。看倌大可以告知他們其他地方的人民需要援助,但何以要批判他們的愛呢?

回到「冰桶挑戰」的例子,讓我再苛刻、功利一點來說,既然有人為 ALS 這個病症想到了一個這麼創新的籌款方式,引起了大眾對這三個英文字母的新認識和了解,為甚麼 ALS 的支援組織就不值得獲得更大量、更多的支持和關注呢?

如果這樣的說法也得以成立,未知各大有服務對象的慈善團體,每天又要受幾多夫所指?

於文末,筆者欲再度強調,地平線之上需要援助之手的人有如恒河沙數,本人實在無意抹殺,或者是貶低他們的需求。常言道:「愛不是講出來的,是要做的。」(好似係)與其要去批判別人的愛的對象、方式、動機(從而顯示自己的清高和大愛還有清醒),不如將那份愛付諸實行,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再留返啖口水和心機,叫更多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吧!

作者:楊衝文(本文章由聚言時報授權提供)


 所謂的大愛,其實最是刻薄(楊衝文)

 https://www.facebook.com/GaldenPolymer/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