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5月1日勞動節,大家對於這個日子的認識,相信大部份人都記得這天是法定假期,不用上班;其實,5月1日不止是中國、香港等地的假期,而是一個國際的節日,因此被稱為國際勞動節,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勞動節,大部份勞工團體都會選擇在5月1日這天示威,故又名為國際示威遊行日。

勞動節的由來,就要追溯至1866年,,第一國際(國際工人協會)於日內瓦舉行會議,並提出8小時工作制的口號。1886年5月1日,美國以城市芝加哥為中心,舉行了35萬人的大規模罷工和示威遊行,示威者的訴求就是要改善勞工的條件,實行8小時工作制。2日後,芝加哥政府出動警察進行鎮壓,更有警員開槍,結果導致4人死亡,受傷者不計其數。事件引起全城關注,各工會決定於5月4日在乾草市廣場舉行大規模的集會,約有2千多名勞工參加,雖然各人情緒激昂,但過程仍算和平。

集會期間,由於天空下起大雨,現場人數一度減至2百多人,餘下的示威者亦打算結束離開,但突然有180名全副武裝的警察,把現場包圍起來,結果引發雙方爭論,其後現場發生爆炸事件,場面頓時大亂,有警察向群眾開槍,有十名勞工被當場打死,警察因為混亂而彼此誤射,結果死傷慘重,歷史上稱之為「乾草市廣場慘案」。

事件之後,警察與新聞界一同指摘事件是由無政府主義者投擲炸彈引致,並要求處以極刑。警方亦開始大舉拘捕各勞工領袖,最後有8人被控謀殺罪,但當中有5人在事發當晚並沒有到場,被捕原因只是他們是工會運動的活躍份子,而警方只是藉機一網打盡。

審判的最後結果,5人被判死刑,2人被判無期徒刑,1人被判15年監禁。其中一位工運領袖史比司在臨刑前表示,「終會有一天,我們死亡的沈默,會遠比今天你們所要壓制的言論更為宏亮有力!」。直到1889年,為了紀念這段壯烈的歷史,國際工人協會於巴黎舉行的大會中,通過決議,把5月1定為國際勞工節,並要求各國為勞工們一同努力,為「8小時工作」而繼續奮鬥。1935年,美國總統羅斯福執政期間,於法律中確定「8小時工作」的法例。

以社會主義為體系的國家中,由於這種主義的支持者都認為國家是由農民、工人等無產階級一同奮鬥而建立國家的,因此在社會主義國家的共產黨黨徽中,會經常見到鎚子與鐮刀的圖樣,而鎚子的象徵就是工人。所以,奉行社會主義的國家,較注重勞工的貢獻及地位,也連帶重視勞動節假期,亦會在5月1日當天舉行全國慶祝活動。

(維基百科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