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注:幾天前,Facebook也重新整合了旗下的直播產品live,將直播的權力下放給普通的用戶,而在中國,映克花椒鹹蛋家等一大批移動直播平台迅速崛起,那麼移動直播到底會火多久?這位作者給出了自己的一個看法,文章來自medium,這裡戳原文。虎嗅進行編譯和刪減。

移動流媒體直播視頻平台已成為2015年最熱門的趨勢之一。如今,Facebook Live試圖憑借龐大的受眾規模來取得成功,Twitter旗下直播應用Periscope上線一年即獲得快速發展,而谷歌也準備發布YouTube Connect。

 

從本質上講,直播視頻既有趣又頗具互動性,也是少數能讓粉絲參與、甚至是改變他們當前所消費的內容形式的媒介之一。

直播流媒體的悖論:

既然直播流媒體如此火爆,那為何Periscope、YouNow和Meerkat之類的新直播流媒體應用沒有取得爆髮式增長,獲得主流用戶的青睞呢?

這個問題與下載或用戶增長無關:根據市場研究機構App Annie發布的Store Intelligence報告,Periscope和YouNow的下載量均處於健康水平,雖然健康的程度有所不同。因此,正是用戶參與和留存問題,讓直播流媒體應用無法產生可左右市場力量的網絡效應。

 

以下即是我認為讓直播視頻平台無法產生網絡效應的六大問題:

(1)擴大視頻直播規模=擴大併發概率

視頻直播只有在直播的時候才能稱得上是名副其實,而且,利用並積累受眾的窗口相當有限。視頻直播的時間長度是獲取其完整潛在價值的相對小的窗口。

解決方案:排定視頻直播時間表。以日曆的形式來呈現重複性、質量可靠的視頻內容的播放時段。

 

(2)消費不對稱

視頻直播的「閱後即焚」特性,令其無法從互聯網觀眾與生俱來的不對稱消費習慣中受益。由於消費不對稱的缺失,也就沒有了一個積累額外觀看量的巨大窗口。舉例來說,1小時的直播只能釋放Snapchat視頻1/24的潛在價值,雖然Snapchat視頻會全天24小時不間斷播出。在只支持直播形式的視頻中,剩餘23個小時將毫無價值。

解決方案:提供不對稱視頻消費服務(即VOD)。

 

(3)長時間直播=發現視頻的高門檻

成功的直播視頻時間更長,而非時間更短,但對於觀眾來說,時間更長的視頻就成了一筆相對較大的投資。他們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發現新視頻,這意味着,在發現這款產品神奇的「頓悟時刻」之前,消費者就已經疲憊不堪。

解決方案:嘗試推出較短的內容集錦,或是你想在平台上重點推薦的特定創作者的內容預覽。迅速讓用戶進入「頓悟時刻」。

 

(4)缺乏病毒式分享

時間較長的視頻直播缺乏病毒式傳播益處。具有病毒式傳播特性的內容片段一般都隱藏在長視頻格式內。你怎樣才能從40分鐘的視頻直播中分享一段20秒鐘的視頻呢?你怎樣才能將視頻片段推向其他社交網絡?你怎樣才能讓視頻的覆蓋面翻倍呢?

解決方案:突出那些「激動人心」的視頻片段。若想做到這一點,你可以將受眾參與(點「贊」或是評論)當作一種激勵措施,或是利用直播平台的移動設備傳感器來點燃用戶熱情,比如通過GPS或陀螺儀來控制音量、地理位置和播放速度。

 

(5)對用戶消費或參與行為進行限制

時間較長的視頻直播會限制一個人一天內所能觀看的視頻數量。看3段時長1小時的視頻直播需要3個小時。看10段相同時長的視頻直播將需要10個小時。我們可以將這一場景比作查看Twitter消息或照片。在很短的會話中,用戶可以輕鬆瀏覽50條Twitter消息或20張Instagram照片。更不用說,每名用戶每天都會進行多次會話。

解決方案:你希望給用戶每日單位消費潛力設定較高的上限。對專門針對較短會話和輕鬆消費的內容和功能進行優化。認真思考給社交網絡增加功能的時機。提出如下問題:這項功能是會延長還是縮短消費時間呢?

 

(6)中尾在哪兒?

當今的直播流媒體平台都存在一個類似於下圖的直播平台與受眾關係曲線。

「影響者通吃」網絡:

我的意思是突出受眾曲線的整體形狀和坡度。

Instagram的網絡與下圖更為相像,在這種網絡中,像我和我母親這樣的普通人,都喜歡溫和的受眾。

具有健康中尾和長尾的網絡:

這個曲線勾勒出一條向右延伸至所有受眾的長尾。

解決方案:積極培育和幫助中尾受眾。他們是一個視頻直播網絡數量最為龐大的粉絲群,也是這個網絡未來重要的創作者。網絡應該為激發所有受眾參與性的活動提供便利。


 移動直播的悖論:不看好直播平台的六個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