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中港兩地因為文化差異,以及種種不同的原因,引發出一連串的爭拗,甚至時有發生肢體衝突事件。要數兩地最大的不同,當中一定要說的就是文字。簡體字是中國內地常用的中文文字,內地的民眾自幼就學習書寫;而中國官方也是使用簡體字。香港一直以來都是使用繁體字,在官方的中文文件、公告、民間的書籍、信件、電視電影上的字幕,甚至是學校教科書,都一律採用繁體字。不過,最近本地有電視台在其中一個頻道特別使用簡體字為字幕,隨即惹起全城熱議。到底簡體字是由何而來呢?

簡體字是民間的俗稱,其正名為簡化字,這種文字體系稱為簡體中文。簡體字的字形來自於草書楷化或文獻中筆畫簡單的俗字、異體字、古字、假借字,但當中有很多的簡體字是來由當年的共產黨中的人自行新創。但是,有很多漢字卻沒有簡化,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些字體,自古以來,歷經千年歷史也未有改變,這類字就稱為傳承字、正體字,同時共用的就稱為傳統漢字。

中國內地是以《簡化字總表》為依據作規範的漢字,而中國和台灣、香港及澳門的用字分別,在於繁簡漢字本身。除此之外,有很大部份都是源於字形及不同的異體字選擇。雖然大部份已經有所改變的簡體字與傳統的繁體字在於筆畫已經減少,但當中也有不少例外,如內地規範字的「强」與港澳台通行的「強」字,就多了一畫;「氾濫」一詞,在中國內地的規範字寫作中是「泛滥」,當中的「泛」比「氾」就多了兩畫。

另外,有一類稱為「一簡多繁」,如《簡化字總表》把「谷」、「穀」合併使用為「谷」,「山谷」的「谷」就和傳統的寫法一樣,其他例子還有很多。但也有個別的例子,就是由台灣合併大陸分化,例如台灣把「着」和「著」統一為「著」,而中國和香港、澳門則採取分化,把兩者分開使用。除兩岸四地之外,一些海外華人社區如新加坡、馬來西亞等,都是同樣使用簡體字的。

清朝末年,西方各國越洋東來。由於歐洲人士的讀寫大都是以拼音為主,而且內容都很簡單,當西方的學者接觸中國以文言文所寫的文獻之後,感覺中文艱澀難學,於是建議拉丁化並分階段推行以助西方人學習中文,亦有助中國的文字得到普及,於是在20世紀初提出的簡化字便是工具之一。

1931年,以蘇聯為首,於當時受其控制的地區,正式推動廢除漢字的運動,與當時尚未於中國執政的共產黨合作,著手把漢字西里爾化。1935年,國民政府亦準備在全國推行簡化漢字的方案,不過最後都是不了了之。經過二戰及國共內戰之後,中共正式於中國建立政權,開始在大陸試行部份簡體字,但由於《漢字簡化方案》太過簡陋,而且缺漏甚多,令用字出現混亂的情況;因此當局作出整體修訂,成為《簡化字總表》,並於1964年公告,成為二簡字的先行。

隨後在60至70年代,中蘇兩國交惡,中方不再響應蘇聯把漢字拉丁化的政治,而社會也出現反感的情況,於二簡字的計劃終止。當時的中國學者發現國內的實際文盲率其實與想像有出入,數字是低很多。因此改變最初的觀念,不再要求拉丁化,改為以彈性易用為主,而《簡化字總表》中的簡體字均獲得保留,更被定為「規範漢字」,但與表內相對的繁體字(即中華民國官方稱的正體字)卻被定為「不規範漢字」。其後在1986年,二簡字正式被廢後,《簡化字總表》再作出少少修訂後公布,並沿用至今日,當中收錄了2274個簡化字及14個簡化偏旁。

2009年,新發布的《通用規範漢字表》就收錄了6500個常用字,相比原來的通用字表,減少了500個,但任何具有爭議的繁體字,就並未有恢復一個。2013年6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通用規範漢字表》,當中的附表《規範字與繁體字、異體字對照表》,而社會大眾及一般應用領域的漢字,都是以《通用規範漢字表》為準。

(互聯網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