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成為中國互聯網公司進軍美股的大年,成就了一個又一個造富神話。而最引人注目的無疑是馬雲,因為阿里的IPO,令他蓋過李嘉誠,成為年度亞洲新首富。在接近年底各種盤點紛紛出爐的時候,福布斯中文網也對馬雲進行了採訪。中國人在取得階段性成功之後,往往會說「這是一個新的開始」,馬雲和阿里也不例外。原文來自福布斯中文網,標題為《馬雲下半場》。虎嗅進行了刪編。
文/ 《福布斯》雜誌中文版,福布斯中文網總編輯 周健工
阿里巴巴上市那天,2014年9月19日,馬雲和他的小夥伴們,成了紐約市的主角。紐交所從裡到外披掛着阿里的標識,一個叫Jack Ma(馬雲的英文名)的名字在報紙網站傳播,這位瘦小中國人,佔據了美國各大電視網,也被紐約街頭一些賣熱狗的黑人嘴裡念叨。
這是馬雲創業和人生的一個頂點。
其實回顧一下2014年,阿里巴巴是以緊張和焦慮開始的。
微信紅包的刺激
由於微信的迅猛發展,2013年下半年用戶加速向移動互聯網遷移,「格局變化非常快, BAT格局演變成比較混亂狀態。原來阿里認識到的未來3到5年都有比較清晰狀態,現在又不清晰了。」一位阿里的高層告訴我。這種「不清晰」逐步演變成一種不安全感,直到馬雲年底在內部明確表達出他的危機感。進入2014年,騰訊的一群產品經理,把紅包產品嵌入春節這個13億人口的節日,不動聲色地改變了許多人發紅包過年的方式,創造了一個以微信為中心的巨大支付場景,持續整個春節,紅包到處在飛,足以令雙十一單日的購物狂歡失色。一些傳言稱微信支付的用戶已經超過1億,輕鬆擊敗支付寶手機錢包。儘管馬化騰發微信否認了「一天綁定一億銀行賬戶」,但正是人人參與發紅包場景,一度令阿里有些心慌。「人們談起阿里,好像我們要死了似的!」馬雲調侃說。
阿里的管理團隊2014年春節提前三天回來上班,但僅過了兩個星期阿里就調整回來了。馬雲說:「其實騰訊內部也可以感覺出來,微信不是萬能的,阿里也沒有那麼爛。」經過復盤,阿里堅定了自己四五年前制定的技術與產品策略,雲計算與大數據。阿里下半年圍繞移動互聯網展開了一系列收購,尤其是全資收購最流行的智能手機網頁瀏覽器UC優視,幫助阿里在2014年第三季來自移動端的GMV(商品交易額)佔有率達到了35.8%,移動端月活人數增長了138.5%。與此同時,從阿里分離出來的螞蟻小微,對阿里的財務貢獻也日益明顯。根據協議,螞蟻金融要將其毛利的37.5%以技術服務和版權費的方式,支付給阿里。儘管阿里認為螞蟻金融的財務貢獻還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但是在第三季度這一貢獻達到了4.3億元,占阿里毛利近10%,比去年同期增長110%。這一系列數據強有力地支撐了投資者對阿里的估值。
阿里做加法,騰訊做減法。如果說阿里與騰訊在下一盤棋,阿里更擅長攻城掠地、中盤絞殺、局部的手筋甚至打劫,而騰訊更注重取勢和騰挪,甚至會棄子,但可能不知不覺中蠶食了對手。騰訊在微信和QQ兩大應用方面已經累積起厚勢,選擇放棄電商和搜索,轉而投資京東和搜狗,到其他領域布子。在2014年,騰訊的策略變得清晰,即利用其在移動與社交領域的絕對優勢,更加沉向底層,成為盡可能連接一切的移動操作系統,連接人與人,人與物,人與服務,即IOT技術(物聯網)與O2O(online to offline)。在遊戲增長放緩的同時,騰訊還向娛樂、支付與金融領域開拓。
微信短期難言威脅,長期挑戰存在
這樣一種態勢,讓阿里在上市前暫時鬆了一口氣,阿里不怵搶先一步上市、仍在虧損的京東。馬雲似乎為自己沒有遇到真正的挑戰而感到慶幸,「我覺得微信是一把好牌,但是打爛了。這跟打牌是一樣的,你手裡的好牌,不能對方出個4你就砸上去,你一定要打擊到對方要害部位。」
馬雲的老友,UT斯達康創始人、中澤嘉盟投資基金董事長吳鷹對阿里的前景依然樂觀,認為阿里有可能成為世界上市值最大的公司。中國經濟的「互聯網化」仍有巨大的空間,而且在規模上會超過美國,這是中國的一次「空前的機會」。對於阿里來說,就是繼續站立中國經濟互聯網化的潮頭。但是,這下一個15年的玩法,可能與前15年完全不同。
圍繞移動的布局,對於阿里來說仍然是最重要的一環,而且移動端的電商玩法,與PC端有很大不同。吳鷹認為,馬雲現在只是「不怎麼怕」微信了,但微信對阿里的挑戰將長久存在。「微信是相當於先把手裡別人看得懂的牌先打掉,即必贏的牌先打出來,還有把它不專長的東西打掉,譬如在電子商務方面沒那麼強,就扔給京東。」但在支付方面,微信與支付寶誰笑到最後還很難說。吳鷹認為,微信的支付其實比支付寶更加方便。微信的粘性、活躍程度、以及似乎無所不連的能力,其實是阿里現在移動互聯網所欠缺的。「移動互聯網核心是什麼?就是活躍度。微信可以搞出月活,日活,小時活。馬雲說微信牌沒打好,顯然這話說的太早,還沒到最後亮牌的時候。」
技術:馬雲的局限性?
在阿里未來的發展方向上,技術與產品的選擇往往具有戰略性的意義,而互聯網公司是否需要懂技術的創始人,在學外語和當老師出身的馬雲身上產生了顛覆性的效應。最早投資阿里巴巴的軟銀中國投資主管合夥人薛村禾認為,互聯網公司其實需要的技術相對有限,當初投馬雲就是投團隊。但吳鷹認為,儘管馬雲是互聯網最成功的創業者,「技術是馬雲的局限性。他並不避諱這一點。他只是對技術可能帶來的商業機會非常敏銳。」貝爾實驗室背景的吳鷹,認為在團隊中如果沒有技術很強的合夥人,馬雲是無法準確判斷一些技術的。當初要把阿里雲OS改成手機OS據媒體報道,正是谷歌迫使宏碁放棄了與阿里合作雲智能手機。
但阿里的基因是並非是一家技術公司。馬雲堅持認為,正是因為阿里不去拓展技術邊界,而是尋找現成的技術拓展商業邊界,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功。「谷歌是有了技術去找方向的,當然給它找對了,而我們是有了方向去找技術的。這是公的與母的問題。你說公的好,還是母的好?」 馬雲對待技術採取了「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的態度,「忽悠我們懂技術的人多了,但是我們知道,這個人的心,這個人的思想,是不是我們想要的未來,是不是拓展商業邊界幫助小企業成長,然後再聽他講出來的道理。」 商業與競爭的需求,反而倒逼阿里開發出目前世界上最好的電商技術,如相關的雲計算技術、大數據技術。馬雲稱其目前擁有每秒鐘處理3萬件交易的能力,系統每天能防住100億次攻擊的能力,這些技術可能在世界上「都找不到第二個」。彭蕾透露,除了阿里巴巴在處理瞬間巨量交易單數方面無可匹敵之外,因為用戶量大、交易筆數多、而且市場和技術環境複雜,螞蟻金融的安全技術也會是世界上最好的。
創業文化面臨挑戰
即使阿里精心設計了以合夥人制度為基礎的公司治理結構,但上市后阿里已經成為一頭大象,其團隊的文化仍然會受到一系列的挑戰。吳鷹認為,後來的人如何融入創始18羅漢;阿里需要不斷地再去吸收新鮮的血液,容納新人;「公司大了之後,內部的官僚和政治一定會有,你再痛恨這些,也一定是個挑戰。」吳鷹認為到目前為止,阿里團隊的文化保持得還不錯,「在18個人的創始團隊中馬雲講話並非不允許別人挑戰,內部還是可以提不同意見。」其實馬雲與彭蕾都談及他們因為工作與對方吵過架。媒體的密集宣傳,給人一種印象馬雲好象在被神化,一些創業者因為受到馬雲的幾句點撥,而稱自己被馬雲「開光」。但在阿里內部多數員工看來,馬雲還和以前一樣。「好在他還沒有沖昏頭腦。」吳鷹說。
阿里的創業文化如何保持?創新能力如可持續?馬雲承認,阿里與谷歌有距離,因為谷歌上市這麼多年之後,它依舊保持着創新能力,「我們只是今天還算創新,我們上市七八年之後,還像今天一樣,才叫水平。」過去兩年時間,許多阿里人沉浸於上市的憧憬,如今上市大獲成功,阿里造就了一批百萬、千萬、億元富翁,這些人的平均年齡也就 30歲左右。彭蕾認為,一部分人套現離去將不可避免,接下來,如何讓那些失去鬥志的人離開,以及如何繼續激勵骨幹員工,尤其是新入職90后一代,將是很大考驗。但馬雲似乎對此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和自信。
「我覺得我們阿里的員工,絕大部分,效率在中國是最上乘的。大家說搜索引擎百度好,也有人說社交產品那個騰訊挺好,但是管管機制文化什麼的,我們覺得我們還是有點自信的。其他我不跟你拼,這個我可以跟拼拼,這是大家看得到的。這是我們這麼多年來打拚下來的。」
最大挑戰來自政府
許多阿里長期的觀察者認為,阿里最大的挑戰可能來自政府。以阿里目前的體量,它提供的是一種「基礎設施級的」商業服務,進入任何一個領域、任何一個區域,對當地來說都是有戰略意義。阿里要變成一個全球性的公司,電商的快速、海量、長尾化、個性化,包括跨境電子商務,如何與現有的工業時代建立起來的以國家為基礎的全球貿易體系合拍,阿里將與亞馬遜等電商巨頭都會面臨的下一個挑戰。
如果說騰訊已經把最好打的贏張先打出去的話,阿裡面臨同樣問題。過去15年,阿里以互聯網加免費服務,最有效率地收穫了中國的人口紅利,實現了平台價值。就電商本身而言,阿里過去15年完成了前台的工作,阿里的市場和營銷功不可沒,而電商發展的未來,將更多轉向後台的支持能力,尤其是高效供應鏈的運營,其難度可能更大。阿里的雙十一,一天成交571億元,已經把市場和營銷做到了極致,但這數據背後,可能是用戶遲遲收不到貨、退貨率攀升,影響了用戶體驗。阿里正在通過大數據技術為2015年雙十一優化供應鏈做準備。COO張勇表示:
「我們過去6年是幫助我們商家通過這一天賣了多少貨,這是在網上賣貨。(將來)我們幫助商家進行基於大數據基礎上的更科學的備貨,備多少貨,最後保證一個合適的售罄率。這是供應鏈組織方式上一個深刻的變革。」
無論是醫療健康、金融服務、還是文化娛樂,都是政府監管的領域。阿里最早的投資人薛村禾認為,「政府會不會找他麻煩,暫時不會,長遠難說。」阿里和馬雲正在與政府打更深的交道,與國企結盟,而不僅僅是「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阿里的下一步發展,取決於政府在許多領域是否推動改革,以及推動的步調。阿里要建立起一個生態系統,增長變得更加柔性,避免一家公司的控制力和影響力太外露。在這樣一個複雜系統中,馬雲的能量更重要是體現尋求合力的智慧。
在薛村禾看來,投阿里就是投馬雲及其團隊。過去的15年,他從來沒有動搖過對馬雲及其團隊的信心。「其實在2003年,我們已經看到馬雲所領導的是一個國際級的團隊。2006年的時候我就公開提出,但那時沒有人同意。現在再也不會有人質疑我這一點了。」憑着這樣的執着,薛村禾領導的軟銀中國的投資獲得了超過1000倍的回報。他認為阿里過去的成功,是發動人們建立「我們的共同利益體,這樣你很難把它摧毀。」阿里在過去15年能持續地把經濟中低效的環節,都以電商的方式解決,阿里今後的發展更加依賴大數據和雲技術,而目前越來越多的競爭對手也都在用這樣的方式打造生態系統,雷軍在接受《福布斯》亞洲版的專訪時,已經提出基於小米硬件及用戶服務所獲得的數據在某些方面已經超過了阿里。薛村禾認為,「由於阿里已經做得相對優化了,別人想做得更優化,這要看你的交易成本是不是更低了。你只有把它的優化系統摧毀掉,你才有機會。」
---------------以下是周健工在阿里IPO后對馬雲的專訪---------------
福布斯:上市之後,你和阿里有沒有不一樣的感覺?
馬雲:我們的心態沒有變,否則壓力真大。其實如果因為上市,整個心態就變了,一點好處都沒有,對年輕人尤其沒有好處。就像過年吃了頓飯,然後該幹什麼還幹什麼。要看我們的定力。你看彭蕾餘額寶去年面臨的那些壓力。15年來,別人總是小看了我們的抗擊打能力。其實覺得我們阿里最厲害的地方,是我們被人捅了很多刀,外面看起來光鮮,但其實是有很多內傷的。
阿里上市的頭一天晚上,我們合夥人在一起,昨天晚上他們吃完飯,喝完酒,都想去幹活,這就是責任。
其實客觀地講,我們都沒有想到會走到今天。我們也沒準備走到今天,我們沒有心理準備。也不應該走到今天,我們這些人的能力是被拉長的,不是說你馬雲很牛,牛成那個樣子。我們是被逼成這個樣子的,你已經到了這個上面了,你沒有choice(選擇)。有人說,阿里很有耐心,堅持了15年,哪是耐心,沒有選擇呵。不是(笑到)最後。客觀講(上市)只是阿里的第一個裡程碑,後面還有許多看不到的麻煩,或者說你們看得見的不光鮮的東西。
「微信是一把好牌,但是打爛了」
福布斯:過去一年,微信是不是給阿里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馬雲:我覺得微信是一把好牌,但是打爛了。這跟打牌是一樣的,你手裡的好牌,不能對方出個4你就砸上去,你一定要打擊到對方要害部位。
我們是春節提前三天回來,春節之後,我們就完全想清楚了。其實在前面一段時間,我們只是亂了一下。之所以亂了一下,是因為一夜之間好像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在。。。。好像我們要死了似的(眾笑)。
我們回來複盤了一下我們6年前做的戰略決定和選擇,直到今天,大家進一步明確,我們沒有走錯路線。只是外面發生了變化,就象今天(阿里上市)一樣,不是我們變了,而是外面對我們的看法發生了變化。我們還是應該走我們自己的路。只是我們沒有變,當外面開始變化時,騰訊開始下臭棋了。
騰訊收購的所有的案子,其實老百性都看得懂,這就錯了。戰略就像買股票一樣,如果老太太都開始買股票了,一定有問題,如果老太太告訴你該買這個,還是該買那個,那就出問題了。憑什麼我們過去的15年做的事人們都明白,而我們的收購就不明白了?問題是他們做了微信之後,所有的收購和兼併,我們都知道他們想幹什麼,這就錯了。也許我們應該理解,老百姓不應該理解。
對方手裡那麼好的一手牌,當然我們手裡的牌也不錯。其實今天的格局是四五年前已經定了的,如果四五年前有過選擇,APP出來、無線出來、雲計算出來,我押什麼,我押雲計算。你微信出來又怎麼樣,我還押雲計算,只是微信出來的時候,我們緊張了下,然後我們再調整,這就是我們要走的路,沒什麼緊張的了。我們過了春節兩個星期就(調整)回來了,其實騰訊內部也可以感覺出來,微信不是萬能的,阿里也沒有那麼爛。
「谷歌是一家技術公司,它是拓展技術邊界的,我們是用技術拓展商業邊界的」
福布斯:西方對公司的看法,和我們中國對公司的看法,在價值觀上有沒有衝突?阿里在美國上市,說明是願意接受西方這的公司和資本的價值觀體系的?
馬雲:不應該說是衝突,應該說是水平的高底。大家對公司的治理看法不一樣。其實美國人對公司治理的看法,與網上傳的,完全是兩個概念。他們擔心的是國家政策,擔心的是組織架構,他們看公司的治理、透明、長期的戰略,這是中國企業的軟肋,不透明,什麼都是老闆說了算。
不是我願意接受,我必須接受。如果你這家公司想活得久,就象喝水一樣的,你想喝這水不拉肚子,你喝水必須是乾淨的。因為不是你在喝,你的員工也在喝,你的客戶也在喝,你一不透明,你的員工傻了,你說的和做的不一樣,誰還聽你的。所以公司需要治理、透明,公司需要文化、人才。今天中國許多的企業還在想,我今天在這裡拿塊地,套來套去套這些東西。
福布斯:前些年中概股在透明方面遇到了很大問題甚至危機,你認為阿里在美國上市,是否可以做出表率,起到大哥的作用?
馬雲:這是我們的責任,我們不能代表所有的企業,我們只代表我們自己。為什麼對我們的股票需求這麼大,因為華爾街根本沒有把我們當中國公司。今天中午吃飯時,那些美國老大們說,我們只是在印度看到了出現世界級企業領袖的公司,如百事可樂和微軟的CEO,都是印度人,沒有見到中國人,今天你們改變了我們的印象,中國也可以誕生世界級的公司,並且已經有了。我們和他們沒有什麼區別,全球在一個level上思考的價值觀和想法是一樣的。
這是我們的責任,去改變中國概念股,但不是阿里巴巴改變了,中國概念股就會好了。只是我們想證明一點,今天我也跟他們說了,美國也有混蛋公司,中國也有優秀公司,不能說中國來上市的都是垃圾。他們說,我們從來沒有見過好的,現在他們說我們見到了,我們相信了。CNBC準備了很「刁鑽」的問題,但是我們也沒有什麼隱藏。我認為這是信任。今天融這麼多錢,其實是信任,你想,你不信任他,你會掏錢給他嗎?而且哥們,一開盤就是90美元!你概念股能概念起來嗎?這個是3000億美元級別的公司呵,哪有這麼大的概念?
「如果我馬雲離開這個公司,受的影響大概百分之三十二十」
福布斯:國內一提阿里都必稱BAT,現在公司市值接近3000億美元,對標的公司會變吧。譬如說谷歌?
馬雲:我們認為我們與谷歌是有距離的,距離在於,我認為他們比我們成熟,他們在一個成熟的市場上,以及在資本主義發展很好的環境里。我以前說過,喬布斯在中國一定死在路上,他還沒出來就被搞死了,但我們到美國來,未必會死掉,但是可能也活不大。
谷歌在全世界是一家透明的公司,谷歌是一家技術公司,它是拓展技術邊界的,我們是用技術拓展商業邊界的,這是我們兩家的差異。
但是不得不承認,谷歌上市這麼多年之後,它依舊保持着創新能力,我們只是今天還算創新,我們上市七八年之後,還像今天一樣,那才叫水平。所以我認為我們是有距離的,但是我認為在理念上面,我們沒有什麼差異。中國這麼多年來,都看到我們這幫「騙子」、「瘋子」、講話神叨叨的,但是他們從來沒有覺得我是神叨叨的。
我昨天從索羅斯家裡出來回酒店,因為路上太堵了,我說步行吧。走在路上有人在喊「Jack! Jack!」轉過身來,發現這是傑克·韋爾奇(通用電器前CEO-編者注)。我說怎麼這麼巧。傑克·韋爾奇五六年前與我探討問題,我們倆的觀點是一樣的。他那時剛下台,他告訴我,所有的人都說,傑克韋爾奇關於價值觀的思考,只能在GE(通用電器),美國其他企業做不到,更不用說高科技企業和中國企業了,我說,Jack,我們倆都是Jack,我要向你證明,價值觀在中國是可以做到的。
我並不認為我們與谷歌在理念、在對未來的把握、在開放上有什麼差異,但是我們還有整體人才、架構、抗擊打能力。人家4000多億美元是放在那的。他更加全球化,但是他在中國並不全球化,他愚蠢到會撤出去,說明他經驗還沒有。我們只是還沒有開始,他們已經開始多年了。
福布斯:阿里上市,出了一批很年輕的土豪,他們會任性嗎?會影響阿里的鬥志嗎?
馬雲:一定會有人這樣的。但我並不認為,阿里所有的人都是這樣。有一個企業領導說,我不願上市,是怕年輕人富起來變壞。你富起來不會變壞,別人富起來就會變壞?!這是他們的勞動所得,這是他們的運氣所得,只是我們要告訴他們,不要把這些錢財當成他們自己的財富,而是把它當成責任。
但是今天會不會有問題,一定會有問題,我們有兩萬多員工個個都有覺悟,這是不可能的,只是我們這個抗體能抗多久,谷歌今天也沒有七年以前那麼有創新。我們有25000名員工,我覺得我們阿里的員工,絕大部分效率在中國是最上乘的。
大家說搜索引擎百度好,也有人說社交產品騰訊挺好,但是管管機制文化什麼的,我們覺得我們還是有點自信的。其他我不跟你拼,這個我可以跟你拼拼,這是大家看得到的。這是我們這麼多年來打拚下來的。
福布斯:阿里上市了,可能國際投資者會有人問你不懂技術,怎麼領導這麼一個中國的互聯網巨頭公司與美國硅谷巨頭競爭?怎麼和谷歌對標?
馬雲:我和彭蕾都不懂技術,但我們知道誰比我們更懂技術,誰是真正懂技術的。忽悠我們懂技術的人多了,但是我們知道,這個人的心,這個人的思想,是不是我們想要的未來,即拓展商業邊界幫助小企業成長,然後他講出來道理,接下來你就是找這樣的人。不是因為有了技術去找方向,而是因為有了方向去找技術。我們與谷歌是不一樣的。谷歌是有了技術去找方向,當然給它找對了,而我們是有了方向去找技術。這是公的與母的問題。你說公的好,還是母的好?
百度的技術有對手,谷歌比它牛X吧,騰訊的技術,facebook不比它差吧。阿里巴巴的電商技術和支付技術,你在全世界給我找第二家出來!雲技術這塊,全世界我們拿的是金牌,只是亞馬遜在美國,IT人多,大家都用都知道,中國IT人少,還沒有意識到,慢慢來。這哥們打藍球的,射門怎麼樣?投藍跟投藍比,射門跟射門比。電子商務這個領域裡面,你給我在全世界找第二個人來,一秒鐘能完成3萬筆交易的,再找第二個,沒了!而且距離不是一般的遠。搜索引擎,你跟谷歌比比看。
我個人覺得,沒有技術肯定不行。技術與服務是兩樣都是不能吹牛的東西,這是你的secret weapon,你說我沒槍,我沒必要跑出去(說)我有一把大槍呵,人家早防你了。阿里什麼時候吹牛自己的技術,但是你去問問業界的看,去問問騰訊的人看,我們有沒有技術?我們崇拜懂技術的,給他們充分的發揮空間。他們是兩家是懂技術的,但與阿里相比,這是兩種不同的文化。
看到懂技術的,我們不要瞎指揮,只要人家朝着我們想要的方向就行,至於說怎麼做,他們就會問你怎麼干。我們幾家的技術,我今天自信地講,他們兩家,都是有距離的,我們so far,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而且對我們來說,你停十秒鐘交易試試看,他搜索引擎停兩分鐘,一點問題都沒有,突然微信兩分鐘死掉了,你說有問題嗎?你試試支付寶斷個兩分鐘給我看。(彭蕾:今天做電商做支付做互聯網金融,其實對安全體系的這個技術我相信在中國我們是最好的。但這是我們的秘密,我們從來不說。)我跟你講,阿里的秘密在這方面,我是永遠不講的。我們一天受到的攻擊是一百多億次,這些小企業在雲上,都是我們幫他們扛的。
福布斯:阿今天的成就,讓你的聲望空前,你如何再認識你本人在阿里中的作用,以及阿里領導層的及未來?
馬雲:如果我馬雲離開這個公司,受的影響大概百分之三十二十,如果李彥宏離開,百度受的影響可能是百分之七十,馬化騰百分之五十到六十。我今天離開,如果一點反應都沒有,那說明我白活了。今天阿里的味道就在這裡,我們比別人思考的早一些,準備接班人,所以我們才有合夥人制度。因為我們要的不是一個人,是一群人。
今年發生了多少事呵。Step down from CEO to take a new position of Chairman(從CEO的位置上下來履新董事局主席),其實當好主席好難的。我在Learn to be a Chairman(學習當董事局主席)。陸兆禧在Learn to be a CEO(學習當CEO)。所以我們是青黃不接。我以前當CEO的,現在學當主席,陸以前不是CEO,現在學習當。當了主席之後,才發現主席還有那麼多工作。
微信紅包一度刺激了阿里,但馬雲認為「微信這把好牌被打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