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晚間,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道,騰訊旗下微眾銀行將於本周內達成4.5億美元的融資,投資者包括美國私募基金華平投資(Warburg Pincus)和新加坡淡馬錫,華興資本和美銀美林為本輪融資提供咨詢服務。
融資完成後,微眾銀行最新估值將達到55億美元。
而在去年11月份,同樣是來自《華爾街日報》的消息稱,「騰訊旗下的微眾銀行正尋求新一輪融資,以擴大其金融服務業務,計劃融資規模約10億美元,微眾銀行在本輪融資中的估值可能達到50億美元。」
上述兩條報道對比着看可知,微眾銀行未能如願募集到10億美元融資(僅不足一半預期),但是卻如願獲得了50億美元以上的估值。
作為首家開業並且得到李克強親自到場見證首筆貸款發放的民營銀行,同時也是首批5家民營銀行之一,微眾銀行擁有「總理背書」的先天優勢。騰訊持有微眾銀行30%的股權。
簡單回顧一下它的歷史:
2014年12月12日,銀監會批准深圳前海微眾銀行開業。
2014年12月16日,「深圳前海微眾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工商註冊工作並領取營業執照。
2014年12月28日,「深圳前海微眾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微眾銀行官網面世,成為第一家上線的互聯網銀行。
2015年1月4日,李克強在深圳前海微眾銀行敲下電腦回車鍵,卡車司機徐軍就拿到了3.5萬元貸款。這是微眾銀行作為國內首家開業的互聯網民營銀行完成的第一筆放貸業務。
同樣作為網絡銀行,背靠阿里巴巴的網商銀行被視為微眾銀行的在這一領域的勁敵。虎嗅也曾在2015年7月1日載有一篇《網商、微眾銀行業務對比:騰訊與阿里哪家強?》文章,就在背景、模式、產品和團隊等方面進行了對比。
微眾銀行曾被給予厚望,它一度承擔著倒閉傳統銀行業進行業務創新的使命。但是,微眾銀行並非一帆風順,2015年9月,行長曹彤宣布辭職,短短兩個月後副行長鄭新林也辭職,引發市場對網絡銀行前景的擔憂。
華爾街見聞分析稱,對於微眾銀行等網絡銀行,最大的制約因素依然來自於監管部門,後者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這類網絡銀行的服務範圍。比如遠程開戶依然是目前難以解決的問題,「如果遠程開戶不能破冰,網絡銀行將成為『空中樓閣』。而在長達一年多的徵求意見後,央行仍將現場開戶作為網絡銀行獨立開戶的先決條件,遠程開戶只能在此基礎上實現,同時,央行將不再針對遠程開戶單獨制定製度。」
微眾銀行拿到融資後,是否能夠解決遠程開戶問題呢?可能依然需要看監管部門臉色行事。這讓我想起來今天虎嗅上發的另一篇許小年於1月26日在某論壇上的演講上的一段話,送給諸位:
供給側最需要的就是一個政策—政府放開,政府少管點事,讓企業能夠在市場上放開膀子干,不要企業搞一點事情政府就衝過去說這個違規那個違法。
包括互聯網金融,我個人的態度是什麼?我個人的態度凡是市場上出現的創新要放開手腳,讓基層、企業、民間大膽的去嘗試,鄧小平的話,「資本市場可以開,可以試,有什麼不可以試的,試的不好再關掉嘛。」我現在覺得我們的資本市場關掉其實也沒有什麼,挺好的,現在如果把資本市場關掉,可以使廣大股民減少多少損失。但是你要讓它試。
騰訊旗下微眾銀行將融資4.5億美元,估值55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