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前特首董建華帶頭成立的團結香港基金,近日發表首份報告,報告以土地房屋政策為大前提,報告中建議推出「補貼置業計劃」,希望港人可以低於五折優惠「上車」,分享經濟成果。

團結香港基金近日發表的首份報告以土地房屋政策研究「打頭炮」,提出「補貼置業計劃」。基金總幹事鄭李錦芬表示,現時房屋供應不足的問題嚴重,應務實討論增加房屋供應的對策,若要增加土地供應需多找一些地點填海,再由政府成立平台以科學的基準和方法全面審視郊野公園的生態價值與用途,以開發更多土地應付未來的人口增長。

今次基金會提出的「補貼置業計劃」,以八成市民能成功做業主為目標,分享經濟成果。計劃又提出,將來所有新建的公營房屋不再分公屋或者居屋,全部都可租可買,已上樓的居民可以市價一半購買,或者「先租後買」,售價不會隨着市價而有所變動,將會是上樓時的價格。

港大金融學院經濟學講座教授兼基金顧問王于漸舉例,房委會將以 200 萬元出售一個市值 400萬元的單位,而戶主在政府擔保下,可向銀行作九成至九成半按揭,屆時買家只需付 10萬元作首期,地價則鎖定在餘下的200萬元,樓市升也不用補差額,他指出補地價問題解決後便可加快單位流轉。他又指出是次計劃規定以港人優先,每個住戶要有過半數人為住滿七年的香港永久居民,避免延長輪候時間;另外他又建議在申請過程中,應放寬入息及資產限額,令部分中產也能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