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六就與大家分享了大坑到銅鑼灣的中式古建築物,蓮花宮及虎豹別墅,今天我們將會為大家帶來西式的聖馬利亞堂和聖保祿修院。香港是中國南方的一個城市,同時在過去百年間又是英國的殖民地,因此這裡充滿中西文化及建築物,甚具特色和意義。具有價值的古建築,除了是一種美學的欣賞外,亦為高樓大廈林立的石屎森林之中,加入點綴。

聖保祿修院

位於銅鑼灣的聖保祿修院,是一幢歷史悠久的建築物,由法國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所建立。1848年,該會已經在香港服務,當時是以收容被遺棄的嬰兒為主,其後會方增加更多的服務,如開辦學校及醫院。到了1916年,聖保祿修院擴展,先後興建了女修道院、聖保祿學校、聖保祿醫院、基督君王小堂及護士宿舍,成為一個建築群,而當中最具歷史價值的就是基督君王小堂。

基督君王小堂

現為二級歷史建築的基督君王小堂,是一所充滿古典復興風格的建築物,其平面呈長十字形,相交的位置則建有圓拱頂,外牆就是由科林斯式石柱包圍以支撐屋簷,除了四個角位的方柱外,其餘皆為圓柱。教堂內的樓底甚高,斜屋頂就鋪上中式的瓦片。大門及兩面側門之上,均有宏偉的三角楣飾,而楣飾之內就裝有一個圓形12小時的刻度大鐘,另外,堂內的裝潢甚有古典味,地上鋪有的馬賽克地磚,色彩豐富,再加上華麗天使的雕刻,令教堂相當典雅

聖馬利亞堂

從遠處觀看聖馬利亞堂,相信大家一定不知道它是一間教堂,因為其外形就像一間中式的廟宇。現為一級歷史建築的聖馬利亞堂,建於1911年,是現時僅存在香港島並揉合中式和文藝復興建築風格的教堂,其外牆仿照中國的宮廷,大門前更有數十石階級,建築物亦是香港聖公會在港島東區發展傳敎事工的第一所教會。

20年代,聖馬利亞堂所處的位置,在昔日是一片荒涼之地,其後因應社會的發展,本港居民亦逐漸移居於此地,加上鄰近地段為工業區,因此前來聖馬利亞堂的信眾漸漸增多,會堂不敷應用。因此到了1930年,杜培義會督發起一項名為建堂的計劃,並向當時的政府購入6000尺的地皮,到了1933年,時任堂主任的李求恩牧師大力推動有關的工程,加上30年代,中國教會倡議教會本地化,所以聖馬利亞堂的建築風格充滿中國的色彩。

到了1940年,香港政府需要發展該區,於是削去教堂前面的地段,並另補堂後的一幅地,而聖馬利亞堂也需擴建。1953年,時任教堂主任的張綠薌牧師,倡議興辦幼稚園及興建牧師宿舍。翌年,繼任人黃蒲霖牧師,首先興辦小學,而校舍亦於1959年竣工;其後,聖堂在1963年籌辦中學,翌年亦告落成。從此,聖馬利亞堂向本地民眾傳道之外,也有為教育出一份力。

 

▼聖保祿修院

▼基督君王小堂

▼聖馬利亞堂

▼大坑到銅鑼灣。

(互聯網圖片及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