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為挑戰自我,或想居高臨下欣賞壯麗的景色,都會選擇登山旅行。

但高山暗藏風險,高海拔就不是每個人都能適應,不少山友因此出現高山症,造成身體不適。

所謂預防勝於治療,只要登山前做足準備,就能盡量減少高山症的機率。



高山美景令人神往,但是也應遵守安全登山原則,預防高山症可能造成的不適與危害。

大約每3位登山客就有1人會出現高山症,如果只是出現頭痛、噁心等症狀的急性高山症,只要馬上移動至較低海拔處,通常不會有太大危害。

不過,若出現高山肺水腫、高山腦水腫,又沒有即時緩解,恐將鬧出人命!

醫生提出以下建議,民眾登山前別忘了做好萬全準備,才能開心出遊。

【高山症不要來!3個祕訣要知道】

祕訣一/每天上升5百米好安心

現代交通便捷,開車2、3個小時就能登上合歡山;從四川成都搭機飛往西藏拉薩,2個小時就站上海拔3600公尺的高地。

上升速度太快,人體一下子無法負荷,就容易產生高山症。

因此,醫生建議,登山速度最好每天不超過海拔500公尺,並且3天內最多上升1000公尺的高度,比較安全。

祕訣二/低海拔住宿最放心

高度越高,發生高山症的風險通常也越高。

因此,建議攻頂的前一晚,先在較低海拔處住宿以適應高度,攻頂之後,也要回到較低海拔的地方夜宿。

比如,挑戰玉山前先住在阿里山,攻頂合歡山前先住在清境農場,而且最好30天前就開始適應,可說是預防高山症最「天然、有效」的方法。



患有心血管疾病與其他慢性病的民眾,應審慎評估登山的安全性。

另外,醫生指出,高山症有可能在登山後3至12小時才出現症狀,因此,避免在高海拔地區停留過久,也能降低高山症找上門的機率。

祕訣三/心血管患者要當心

登山需要特別注意個人生理狀況。人體對氧氣的利用牽涉到肺、心臟、血管等部位,首先要由肺部吸入氧氣,再由心臟扮演幫浦角色,將血液充分打到身體各處,同時還需要血紅素攜帶氧氣,確實供應各組織所需。

因此,心肺功能不佳,或患有心血管相關疾病者,需要審慎評估自身狀況是否適合登高山。另外,胃潰瘍、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病等慢性疾病,登山風險也較高。

登山咳嗽有痰 優先考慮高山症可能

即使是健康民眾,如果登山期間出現咳嗽、有痰等症狀,應優先考慮高山症的可能性,勿只是當作感冒而忽視。另外,提醒民眾,登山前還可前往門診,請醫生開立處方藥物如威而鋼、類固醇等高山症的急救藥物備用。

華人健康網 記者林芷揚/報導


 登山前做足準備!3祕訣 Bye Bye高山症

 https://www.facebook.com/top1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