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由一條細小又貧窮的漁村發展到今日的國際大都會,當中經歷不少的變遷。今天介紹的太平山醫學史蹟徑,將會帶大家一齊見證香港的醫療發展史,認識昔日香港居民的生活環境和衛生情況,當然還會介紹仍然保存至今的百年建築。香港島的太平山醫學史蹟徑,是以位於的香港醫學博物館為起點,途經太平山街、普仁街、醫院道、高街、般咸道、堅道等地,圍繞太平山至西營盤一帶不同的地方而成的路徑,共有16個景點站,全程約90分鐘。當中只有醫學博物館、卜公花園、水巷、磅巷公廁及浴室及前華人瘋人院等的建築物仍然保留至今,其餘的舊址有部份已經重建或設有展示牌作介紹。

太平山區原是19世紀40年代,本港最早劃分給華人居住的區域,而西營盤則遲十年後才開始發展。由於該地面積小而居住的人口多,因此當時的環境十分擠逼,更成為衛生條件惡劣的地方,到了1894年,太平山至西營盤一帶終爆發鼠疫,當時災疫一發不可收拾,導致逾2千人死亡,成為本港至今最多人死亡的疫病。雖然當時的港英政府作出相關的衛生措施,更出動軍隊及警察,強制將病者隔離。此後至1926年的30年間,鼠疫仍然在香港時有出現,總共導致2萬多人死亡,但該次的鼠疫,亦令當時的港英政府在醫療上逐漸確立功能,當中包括執行衛生法例,提供衛生的潔淨服務,發展向華人提供西醫治療,展開衛生教育等;以上都是自1894年的鼠疫爆發後,逐步建立的有效措施。

香港醫學博物館

香港醫學博物館前身為本地首間細菌學檢驗所,揉合中西建築色彩,愛德華式的風格再配合紅磚瓦頂而建成,並於96年改建為現時的博物館,雖然用途改變,但內部素雅的地磚,平台樓閣,英式露台,以及雕刻精美的木質樓梯扶手仍保存下來。建築物於1990年被列為法定古蹟,近萬呎的面積共分為11個各具特色的展廳。除了展出多年來的醫學用品之外,更以蠟像重現當年在實驗室內的情景;另外,展廳亦以圖文並茂的方式介紹各種中西醫學說,向大家全現香港醫學發展史。

 

卜公花園

卜公花園的前身就是太平山街華人聚居地,在1894年時,當地至西營盤一帶因衛生條件惡劣而爆發鼠疫,當時的港英政府就把重災區的太平山街一帶緊急收回,全數7千多名的居民需要強制遷出,而該區房屋最終全部拆掉,在時任港督卜力的建議下改建為首個為華人而設的公共花園,並以其名字命名。

 

水巷

百多年前的開埠初期,位於太平山區內的水巷是一條依據通往維多利亞海港的小溪澗而起,及後在水巷兩旁,當局發展出東街和西街,由此可見當時的社區發展跟水源是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現時的水巷已經沒有水了,昔日小溪也不復在,東西兩街也發展為店舖及住宅。

 

磅巷公廁及浴室

雖然水巷為當年的居民提供水源,但由於太平山區的房屋在早期時是沒有浴室及自來水,於是區內的居民惟有到磅巷的公共浴室洗澡。磅巷公廁及浴室於1904年啟用,當年是全港唯一可供男、女和小童使用的公廁及浴室。2015年的今天,原址仍是公廁及浴室,繼續為區內的市民服務。

 

義祠、東華醫院

位於浴室旁邊的廣福義祠,建於1851年。當年是用作安放先人靈位及棺木的祠堂,由於疫症爆發,死亡的人數太多,加上有垂危病人與屍體同眠的事件被傳媒揭發,港英政府為平息事件,決定興建一所以華人為主的醫院,亦即是東華醫院。

1870年成立的東華醫院,位於普仁街,當年是香港首間專門為華人提供傳統的中醫藥治療的醫院,但在鼠疫爆發之後,政府便為該院加入西醫長駐,亦讓病人自行選擇接受中醫或西醫的治療,此舉亦堪稱是本地的醫療發展史重要轉捩點之一。

 

前華人瘋人院

相信整條太平山醫學史蹟徑中,最為人所熟悉的,一定是有鬼屋之稱,位於高街的「前華人瘋人院」亦即是今天西營盤社區綜合大樓。關於「高街鬼屋」的所有怪異傳聞,相信無人不知,建於1892年的大樓,其前身是國家醫院護士宿舍,為西營盤醫院的外籍護士提供住所,到了1941年,由於域多利精神病院不勝應用,故此大樓改為女子精神病院,日治時期空置,更被傳用作刑場。

日軍投降,香港重光之後,大樓重新恢復女子精神病院的運作,隨著青山醫院於1961年落成後,改為日間精神科門診部;到了1971年遷出後,就一直空置,更多次傳出鬧鬼事件。2001年,香港政府決定將把大樓拆卸,並改建為西營盤社區綜合大樓,而原建築正面的大麻石外牆及走廊,則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被保留下來。

 

西約華人公立醫局及方便醫所

昔日的西約華人公立醫局及方便醫所,為一間診所,舊贊育醫院的附屬建築物,於1902年啟用,樓高兩層,上層用作照顧當年鼠疫及其他傳染病的患者,而下層就是用作診症。1938年,建築物重建成今天的外貌,1949年停辦後改作為舊贊育醫院的職員宿舍。現時建築物為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並以舊贊育醫院附屬建築物的名義,於2009年被評定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舊贊育醫院

舊贊育醫院是史蹟徑的最後一個景點,現為西區社區中心,其主樓於1992年被古物諮詢委員會評定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現時已升為一級。大樓的前身為贊育醫院,始於1922年,當時分為醫院大樓、職員宿舍及員工宿舍等三個不同的用途,當時的醫院是用作婦產科,由由華人公共診所委員會經營管理。1926年期間,香港大學婦產科更在此作為教學及實習的醫院。直到1934年歸香港政府所管理;二戰結束後,大樓改名為 贊育社會服務中心,1955年,贊育醫院遷到醫院道,而大樓就由1973年開始命名為「西區社區中心」至今。

 

香港醫學博物館

前華人瘋人院

舊贊育醫院

 

太平山醫學史蹟徑

(影片及部份圖片 轉自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