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蘭是Adam Smith的搖籃,大英帝國則是資本主義的搖籃。《歐洲與沒有歷史的人》(Europe and the People without History, by Eric J. Wolf)是一本全球貿易史,作者對全球化前後各區域間貿易之廣博見識令人佩服,對英國的特殊土壤如何孕育資本主義也有詳盡的解釋。

此書關於英殖印度(註)的章節,讓我們這群港英漁業讀來更富趣味。印度曾為英女皇「王冠上的寶石」,過去英夷以白銀購買中國的茶葉與瓷器,以致白銀大量流出英國;出口中國的印度生棉便是英國東印度公司為了收支平衡而做出的一點努力。後來英國在印度種植鴉片,出口中國,以致中英間的貿易結算出現大逆轉,則是另一個故事了。

英國在印度殖民初期遇到的大問題之一,是國情問題。印度法律以身份為基礎,承認不平等的世襲階級,不重視契約。法律不將案子視為爭執者間個人身份的糾紛,而將之視為各種社會關係、政治背景與儀式間衝突的伸延。

反之,英國法律堅持將原告和被告視為同一份契約上平等的個體。印度法庭避免最終決定,喜歡繼續磋商,英國法律卻堅持仲裁。結果,對簿公堂的印度原告及被告,到頭來往往和謀迴避英國法律的裁決。

註:印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均非統一的民族國家,而由擁有相似文化與宗教背景的居民區組成。莫卧兒帝國算是最接近印度民族國家的政體了,然而把她說成古老的印度,當然也是言過其實。

印度過去出口精美的手工紡織品,英國殖民印度後卻禁止印度紡織品入口大英帝國,同時讓英國機造紡織品免稅傾銷印度。這馬上摧毀了印度手工藝。

同時,已進入資本主義年代的大英帝國推動分工,鼓勵農民外銷糧食,或以生產商品農作物(例如剛才提到的棉花)代替自耕自足。農民開始在市場上購買糧食。

通脹、失業與饑荒引爆民怨,遂發生1857年的印度民族起義,惜最終被鎮壓。莫卧兒帝國與英國東印度公司同歸於盡,印度正式成為英屬印度。 英國人認知印度民心不向,從此放棄以英國自由思想改革印度,努力加強印度傳統,開始「分而治之」的政策:承認各種姓間的區別,依據各種群體的宗教和世襲階級分開管理,並支持婆羅門的特權。特權是恩賜也是約束,集體的權威壓制個人,不讓他們自由行動甚至維護個人權益。

大不列顛的殖民政䇿,與法國及日本的政䇿大異其趣,是不是在印度碰的壁讓他們如此選擇呢?英國人在香港找不到種姓,至於加強甚至創造漢族傳統(廣東話、於義務教育加入中國歷史課程)、容忍某些不合英國國情的風俗存在(一直到上世紀三十年代還存在於香港的蓄婢),倒很有英式殖民的風格。無論如何,在「法治」成為本土泛民甚至中聯辦的最大公約數的今天--雖然中國式法治可能與我們常見的法治定義不同--英國當年在港推行英式法治,重視契約而非人情,總是值得稱道的吧。


 歐洲與沒有歷史的人:香港人看英屬印度(肝醣爆裂)

 https://www.facebook.com/GaldenPolymer/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