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寫 / 虎嗅網編輯李拓、曾

912日一早,馬東的朋友圈就被張泉靈的離職感言刷屏。「在傳媒業發生劇烈變革的時候,要得風氣之先,離職沒什麼大驚小怪的。」馬東對虎嗅如是說。不過短短兩年,兩相對比,同為央視主持人,他比前同事們走得更早也更遠。

916日,馬東的團隊舉行了一場「九零後才能參加」的發布會,宣佈新公司「米未傳媒」(取ME&WE之意)成立。他們在開場前發送某品牌牛奶和咖啡,與嘉賓互動(你喝牛奶咖啡的表情甚至有可能直接被投射到現場大螢幕上),連商業化贊助活動也跟他藉以在視頻圈出名的綜藝節目《奇葩說》一樣歡樂。在這場大咖秀上,李開復、徐小平等投資人士,龔宇、範鈞等公司高管,乃至郭德綱、賈玲都紛紛捧場。這一切令身處現場的虎嗅編輯喟嘆一句,這哪是發布會,這壓根兒是一場徹底被「娛樂綜藝化」的花樣答謝綜藝晚會。

投資圈和娛樂圈的名人,你認識幾個熟臉

馬東為什麼要出來創業?一腳踏進上游內容圈,他與老東家的關係怎麼處理?他的米未能給文娛視頻圈帶來哪些變化?來聽聽虎嗅與馬東的對談的吧~

馬東離職前,愛奇藝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今年7月,身為愛奇藝CCO的馬東離職的消息開始在圈內不脛而走,但除了愛奇藝一紙官方聲明外,當事雙方並無更多解釋,這導致外界對此猜疑不斷。所以馬東離職之前,愛奇藝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馬東在擔任CCO期間,也是愛奇藝在內容與規模上升最快的時期。愛奇藝在此間極大擴充了版權內容,並且搭建了名人工作室形式的自媒體視頻平臺,加上百度的流量,愛奇藝有了放手和優酷土豆一搏的體量。回憶起在愛奇藝的988天工作經歷,馬東頗為謙遜地總結道:「在全部團隊努力下,我們一起實現這個目標,能參與其中,我與有榮焉。

雖然與有榮焉,但也有苦惱時。一年多時間裡,愛奇藝從一個技術為主的平臺公司,轉向一個平臺為主的媒體公司。作為CCO,他不得不將七成時間用於團隊和資源管理。「每天幾乎都要開大大小小的十幾場會議,留給我在內容創作上的時間太少。」馬東告訴虎嗅,他想將大部分精力放到創作上,於是就找龔宇喝酒

「離職創業」這話一出口,龔宇就反問:「你想清楚了嗎?

「想清楚了。

「不,你沒有想清楚,你再想想吧。

在馬東眼裡,龔宇是「一位非常公平的企業家」。他告訴虎嗅,龔宇曾經在愛奇藝內部表示:愛奇藝來來往往有很多人,離職的時候,有兩種理由他不阻攔:第一種是家裡有事;第二種是自己創業。「因為龔宇自己是創業者。他也是從在企業裡面做高管,轉到執行創業的,所以他特別理解一個創業者的內心衝動和需求,他對於創業的人離職會給予特別多的鼓勵和寬容和支持。」馬東說。

但面對馬東的離職請求,龔宇究竟沒那麼乾脆。馬東前前後後提了兩三次,龔宇才最終接受。有跡象表明,接替馬東的或將是來自央視二套的副總監鄭蔚(目前任愛奇藝首席資訊官,她是《開心辭典》的監製)。

作為發布會上唯一演講的視頻網站高管,龔宇語氣多少有些感傷(嗅君拍攝,渣圖元勿怪

不過愛奇藝並不吃虧,米未傳媒製作的《奇葩說》第三季已經確定會與愛奇藝繼續合作,龔宇在發布會上也稱,希望雙方能達成長期的戰略合作——作為成就馬東今天的一座橋樑,今天的結果也是水到渠成,馬東告訴虎嗅:「從感情上,我肯定平等條件下先給他,不平等條件下我也願意先給他——人是有情感的。

馬東說,做內容就是一個遺憾的藝術,做完了總感覺哪裡不對,都會覺得應該能做的更好,虎嗅問他在愛奇藝是否抱憾,他笑稱自己就是個沒心沒肺的人:「我早就學會了不遺憾。

坊間盛傳的馬東離職是因為愛奇藝遲遲沒有上市,未能兌現馬東當初加入愛奇藝時的承諾。馬東在接受虎嗅專訪時回應道,這都只是外界猜測,事實並非如此,他離開的原因就是覺得自己創業已經到了時候。「要是因為『撕逼』離開,那我和龔宇今天還能站在這個發布會的臺上嗎?」在發布會上,馬東這麼反問道

「我想實現自己人生的角色自由。」馬東在發布會上說道,「多體會一些新的角色,會有更多幸福感。」對於劉建宏、郎永淳、李詠乃至最近的張泉靈等一票前同事而言,這大概也同樣是他們的心聲

動次打次:米未要怎麼玩

雖然不缺錢,但還是融資了。在馬東離職的消息公佈後,就不少投資人找上來想投資米未。「我並不缺錢,《奇葩說》團隊整體創業,這個項目的廣告,很多廣告主擠不進來。」馬東認為,對內容方來說,錢多不是好事兒,「比錢更重要的其實是需要行業資源和背景,所以我找了互聯網背景的基金來背書。

在推掉了三十多家上門談融資的基金之後,米未接受了創新工場(領投)和娛樂工場(跟投)的A輪投資。各方均拒絕透露具體投資金額,馬東解釋說,現在創投圈這麼亂,虛報融資額的事兒太多了,所以不想引起不必要的爭論。不過李開復在演講中表示,這是創新工場有史以來最大一筆人民幣投資項目

米未的「年輕崇拜」。馬東最初與牟頔團隊接觸是在20145月,當時身為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的馬東找到還在央視工作的牟頔,在節目的理念、設想,以及運作方式上兩人一拍即合,牟頔很快同意跟隨馬東去愛奇藝,唯一的條件是帶上自己30人的團隊。這一走,牟頔一行人成了史上最大的央視「出走」團隊,也因此才有了隨後《奇葩說》的成功

馬東認為創業最重要的是「身邊有人,兜裡有錢,腦袋裡有主張」。他數次強調,這次創業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而是和《奇葩說》團隊一起。這個由《奇葩說》製片人牟頔領銜的、平均年齡只有24歲的90後團隊是馬東創業的信心來源之一。目前,米未的內容製作團隊有40人左右,加上其他職位的人員,整個公司的人數約50人。這是一家有著絕對「年輕崇拜」氣質的公司,它的團隊成員都以90後成員為主,在發布會現場他們甚至還專門播放了團隊成員以TFBOYS《青春修煉手冊》為背景樂的MV

「我拉高了大家的平均年齡。」馬東自嘲道

米未的內容故事。從與馬東對談和發布會現場來看,米未的最優質的資產是《奇葩說》及其團隊的創造力,其未來發展的方向仍在視頻網站長尾顯著的綜藝節目及其垂直開發上

馬東告訴虎嗅,米未團隊繼續在愛奇藝時期的「工作室模式」,進行扁平化管理,給創作者更寬鬆的空間。未來,馬東希望自己能夠將六到七成時間用於和這幫90後一起進行內容創作

除了做垂直內容生態之外,還要做「自媒體內容矩陣」,米未甚至提出「不牛逼,毋寧死」的口號。在為視頻平臺提供內容的同時,也會自己造IP。但除了《奇葩說》,米未對未來產品的形態和產品計劃都諱莫如深。而在接受虎嗅採訪時,馬東則透露了些許資訊。他說,米未絕不會買IP,「把成熟小說買來直接轉換是對的。」馬東對虎嗅表示,「但在綜藝領域,好多國外節目模式,我覺得基本都是用來騙中國人的。

黑喂狗:除了《奇葩說》,米未到底還有什麼

《奇葩說》是個好節目、好IP,而人們對米未的所有信心、米未目前所有的估值都建立在這檔節目基礎之上。但除了被提及少數幾次之外,不論是在與虎嗅對談還是在發布會上,《奇葩說》從來都不是主角,反而是「內容垂直系統」成了高頻詞。這個概念並不具象,人們可能產生如下的疑問——

《奇葩說》之外,沒有公佈其他的產品計劃。馬東稱,雖然他們的團隊在綜藝節目方面「天天都有新創意」,但更重要的是將之「整合到內容垂直系統裡去」。這個內容垂直系統到底是什麼?沒有解釋。「每天都有新創意」且能納入這個系統的新產品是什麼?沒有解釋。馬東說,米未不是一家製作公司,這意味著,儘管他拉來了萬和天宜的創始人們,說「一起改變中國的互聯網自製內容市場」,但實際上他們的商業模式完全不一樣

米未的商業模型是什麼?米未官方並沒有把「內容垂直系統」展開來說。而在與虎嗅對談時,馬東舉了一個紅樓夢的例子來類比他們要做的事情

內容垂直公司就是做了一個內容是「豎著」的。舉個例子,四大名著、中國詩詞歌賦,中國的文化是平臺,是橫著的。《紅樓夢》是垂直的,因為一個《紅樓夢》產品巨大的產業效應,就是能改編成電影電視劇。中間還產生了紅學,還有無數人為之癡迷研究了100多年了,也沒弄清楚。《紅樓夢》就是一個內容垂直系統

我們不妨將米未的「內容垂直公司」理解為:原創IP的全產業鏈開發,電影、電視劇和遊戲都可能是它涉足的領域。但既然不涉足內容製作,那麼意味著這家新生的公司,未來主要通過與視頻平臺合作變現

然而即便是經過一場發布會和一場對談,初生的米未所能拿出的最優秀的產品還只是正在熱播的《奇葩說》,卻無更激動人心的項目宣佈,是為了保密,還是別有他因,目前都不得而知。要證明自己在互聯網娛樂這個「水深不可測」的垂直領域,有更多創意和更成功的商業邏輯,米未還需努力。而重新出發的馬東則對此充滿了信心

我相信我們是在時代最前面的一群人,我們的視野還相對開闊。我們還保持柔軟的內心,願意去接受新的東西,沒有那麼自負,沒有那麼自以為是,沒覺得自己很牛B,但是如果不牛B也不行,所以,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出髮狀態。

本文頭圖與插圖由米未官方提供,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帶着90後奇葩說團隊,馬東的新公司要玩什麼新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