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之際,是梁振英回應學聯的公開信,宣布委任林鄭月娥與學生商討對話的翌晨。面世之時,本文可能已是明日黃花,是禍是福,令人憂心忡忡。 連日在急就章的「流動公民學堂」演講,令我深感群眾的投入和求知若渴,及熱切為香港尋求出路,這是一場香港前所未見的運動。

群眾和平、理性、文明,即使有時難免爭執,但也能和平解決,迅速學會如何透過互相尊重,理性地處理多元社會裡必有的利益衝突和不同意見。一個例子是在銅鑼灣區,有小商戶不滿營業受到佔領行動影響,群眾之中,就有人提出要向商戶解釋,這個運動是為了爭取一個令每個人生活都得到改善的香港,希望大家諒解一時的不便;又有人發起具體行動,向這些小商戶道歉、道謝,以及多加幫襯。

這些寶貴的實地經驗,會提高香港的公民素質。 大家都明白,佔領愈久,焦慮愈高,如何解困,也成為焦點。自發性的大規模群眾運動,誰也沒有權發施號令,而是要靠所有人合力爭取共識,但肯定應做的是避免加深困局的行為,例如分化、挑撥,及毫無必要的威嚇和武力。

梁振英本人慣性傲慢強硬,撩是鬥非,的確加深了解困的難度,而學生則擔心一旦退讓,就會滿盤皆輸。在這個關鍵時刻,社會輿論是重要因素,最好能避免分化挑釁,廣泛支持和平理性,致力為香港的真正民主發展制定前路。

爭取成果,市民有責,示威者有責,政府權最大責也最大,所以尤其要最主動伸出和解之手,多走一步。學生一直表現得有分有寸,值得大家信任。他們不是滋事,而是為自己及下一代的命運奮鬥。如果社會輿論正面,我們就出路有望,反之,我們就會面對黑暗的深淵。


 愛護學生 信任市民 香港出路(吳靄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