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注:本文來自Fortune.com,由財富中文網翻譯,標題由虎嗅所加。在本文末,虎嗅也附了Fortune.com之前的另一篇《20年前,在亞馬遜工作是什麼樣的》。任何成功,必定是建立在對一些人的殘酷之上,甚至在有些公司,最大的殘酷就是對創始人本身,再甚至,更殘酷的事實是:這是一個拼殘酷也並沒什麼用的世界。身為公司人,是否值得與應該經受一些殘酷,見仁見智,每個人追求與可承受的東西不一樣,每個敘述者寫作者看待事情的視角也有所區別。:
最近幾天,如果你一直在關注科技新聞,你肯定注意到了《紐約時報》一篇描述亞馬遜公司文化的報道所引發的軒然大波。在這篇報道中,亞馬遜是一家實行不人道的精英管理的公司,員工哪怕顯露出一點點弱點,都會遭到商業車輪的殘酷碾壓。傑夫·貝佐斯在上週末發出的一份備忘錄中回應稱,他根本不認為此文描述的那個「沒有靈魂,反烏托邦的工作場所」是自己的公司。
一些亞馬遜員工也撰文談到了自己的工作經歷,很多人都談到了公司文化的問題。亞馬遜基礎設施總監尼克·丘博塔留在媒體上撰文稱,《紐約時報》的報道「錯得離譜」。軟件工程師蒂姆·博雷也撰寫了一篇博客,稱他在亞馬遜工作期間的感受與該報道截然不同。
不過與此同時,也有不少前亞馬遜員工表示,這篇報道的部分內容還是比較真實的,包括被迫長時間工作,把績效看得重於一切,以及一些人利用公司的「隨時反饋工具」向同事背後捅刀子等等。
那麼,真實的亞馬遜究竟是什麼樣的?是像《紐約時報》說的那樣慘無人道,還是如貝佐斯所言,「與一群天才小夥伴愉快地玩耍,順便創造未來?」
我從來沒有在亞馬遜工作過,不過我倒是認識不少曾在亞馬遜工作過的人,其中既有職務較低的,也有級別較高的。我敢說,亞馬遜同時符合「天使與魔鬼」的兩面。對於有些人來說,亞馬遜可能是個冷酷無情的地方,讓他們感到自己不受歡迎,公司對工作績效評價之嚴格,也超出他們的預期。但另一些人或許覺得這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環境,能促使他們做到連自己也沒想過自己能夠做到的事情。
這種情形或許無法促成一個好故事,但我認為它可能更接近事實真相。毫無疑問,在亞馬遜,有人濫用內部反饋工具給別人背後捅刀子,也肯定有讓員工拚命苦幹的現象,對員工的個人問題和需求不夠關心。這不奇怪,每個公司都有這種人。但這種現象是否深植於亞馬遜的企業文化之中?我表示懷疑。
根據與一些前亞馬遜員工的交流,我認為根植於該公司企業文化深處的,是一種要做大事的渴望——即便這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要付出個人犧牲——以及一種感受,即公司正在做一些很有價值,甚至可能具有革命性的事情。當然你可以不信這一套,但這種渴望的確是存在的。
這個原則大體上也適用於很多為其他科技公司工作的人,比如蘋果、穀歌、Facebook和微軟的許多員工。這就是為什麼人們常說這些公司有著「宗教似的」狂熱。因為很多在這些公司的人相信,他們所做的不僅是一份工作,而是在做一些意義更重大的事,一些值得做的事,一些需要多投入一份奉獻精神的事。
僅舉一例:相比於蘋果聯合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對待員工的嚴厲程度,亞馬遜員工受到的待遇簡直就是春風拂面。喬布斯經常告訴員工,如果誰工作幹得不好,大家就應該「憎恨他」。當喬尼·艾維等高管質疑他的苛刻時,他說,粉飾太平不會幫助任何人——包括那些表現不佳的員工。
前蘋果公司員工本·湯普森現在經營著一家訂閱式科技分析服務Stratechery。他近日回憶稱,在蘋果工作期間他曾經遭到上級嚴厲批評,最終情緒崩潰,趴在辦公桌上大哭起來。但心情平復後,他又回頭去做那個讓他受到批評的項目,對其進行了顯著的改進,該產品直至今日仍在使用。他回憶道:「我沉下心來,重頭開始,在接下來幾天還是幾周的時候,竟然真的實現了概念上的突破。我知道它是我做出的最佳成就之一。」
我認為,亞馬遜之所以沒被歸入這類科技公司裡,是因為人們總是把它看作一家零售商,而不是蘋果那種能夠生產神奇的產品來改變人們的生活,給人們帶來快樂的公司。《紐約時報》的報道基本也是持這個調調,在描述員工受到不人道的待遇時,該報道稱:「亞馬遜使用像『使命』這樣的字眼,來描述可哥脆餅或自拍桿的快遞業務」,意思就是,賣點雜貨怎麼也難稱得上是「使命」。
我個人也並不覺得把《冰雪奇緣》娃娃早幾秒鐘送到顧客手裡,是一件值得為之奮鬥終生的事情,但我認為,在傑夫·貝佐斯和亞馬遜其他高管看來,他們所做的事具有革命性意義。他們將亞馬遜看成一種完全不同的零售商,一家更加高效、更關注顧客的數據型零售商。他們對亞馬遜事業的狂熱,和喬布斯對iPhone圖標和配色方案的狂熱並無二致。
不管什麼時候,如果你的公司不僅想要快速增長,做現有行業的攪局者,同時還想從根本上重新創造某種事物,那麼你就必須得有狂熱的行為。《紐約時報》描述的那些內容不會讓任何一個曾在華爾街工作過的人感到驚訝,也不會讓任何一個曾在某個競爭高度激烈的行業裡工作過的人感到驚訝。
這不是在為《紐約時報》中報道的任何行為做辯解。(如《紐約時報》稱亞馬遜未對懷孕和患癌的員工給予應有待遇,對亞馬遜對待倉庫工人的一些做法也給予了批評。)我只是認為,有關亞馬遜的企業文化的故事,要比《紐約時報》的那種「亞馬遜是邪惡王國」的敘事筆法複雜得多。
-------------帶你回到20年前的亞馬遜的分割線--------------
1994年,西雅圖一家「資金雄厚的初創公司」通過一則網絡招聘廣告尋找「極有才華的開發人員,以共創互聯網商務的先河。」熟悉網絡服務器、網站和HTML語言「更佳,但並非必要條件。」成功的候選者將得到「有才華、有幹勁、熱情、有趣的同事」。薪酬包括「有意義的股權」。
有興趣的求職者可以將簡歷和求職信直接發送給CEO兼創始人傑夫·貝佐斯。
過去二十年,亞馬遜徹底顛覆了商業世界,成為電子商務巨頭,年收入超過880億美元。而在1995年7月15日,貝佐斯創建的只是一家在線書店,辦公地便是他的車庫。當時網站幾乎沒有任何庫存;根據客戶需求向經銷商購買圖書。網站賣出的第一本書是:《流體概念與創造性類比:計算機思維機制模型》。
公司第一位員工謝爾·卡普漢在接受GeekWire採訪時表示,即便貝佐斯也沒有想到公司會發展到如此大的規模。亞馬遜早期員工喬納森·柯契摩爾對《財富》雜誌表示:「初期團隊的唯一使命是,讓全世界每一個人都能買到想要的圖書。」隨著公司開始出售女性時裝、Kindle和其他電子產品,公司的使命也發生了變化。如今,公司投資電視劇和電影,是雲計算領域的重要力量,計劃提供本地服務的在線市場,並且率先嘗試用無人機配送商品。
亞馬遜的野心或許是其他任何公司都難以企及的。亞馬遜提交上市文件時,其1995年的銷售額為51.1萬美元。1996年便達到了1570萬美元。在截至2015年3月31日的季度中,公司的銷售額達到227億美元,凈損失5700萬美元,這相當於1996年總收入的四倍。
如今,亞馬遜已經成為一個龐然大物,它是美國最受尊敬的公司之一,但與此同時也備受批評。有人將亞馬遜形容為不遵守規則的競爭對手,並且有相當繁重的工作環境。
但20年前,亞馬遜剛剛起步,正在努力站穩腳跟。以下是早期加入(和退出)的員工對當時工作情景的一些回憶。
經過其他人的勸說,傑夫·貝佐斯才最終放棄將公司命名為「Relentless」
貝佐斯為公司選用的第一個名稱是Cadabra,即Abracadabra(魔咒)一詞的縮寫。卡普漢對GeekWire表示,有一個問題:人們常常將這個詞聽成「cadaver」(屍體),這至少會令人感到不愉快。後來貝佐斯打算重新命名為「Relentless」,意指一心一意滿足客戶的期望。卡普漢表示:「經過一番說服他才相信,不見得每個人都會正確理解這個詞的含義。」
有無家可歸者睡在公司門口
隨著公司的發展,貝佐斯的車庫已經無法容納,因此公司多次更換辦公地點。其中之一是位於第二大道1516號的哥倫比亞大廈,周邊的治安很糟糕。瑞貝卡·艾倫說道:「許多遊客會經過這裡,那裡是西雅圖市犯罪率最高的地方之一,盜竊和持刀傷人等事件經常發生。如果網站出現了嚴重的錯誤,而且你在家無法解決,你必須在深夜進入大樓,比如淩晨3點,有時候你可能得跨過或繞過睡在門口的人。」在1996年至1998年,艾倫曾在亞馬遜擔任軟件工程師。
有一次,她吃過午飯走回辦公樓時,發現「大樓周邊的整片區域都有員警在警戒,因為在十字路口站著一個人手裡拿著一把大刀,員警將他圍了起來,試圖說服他放下武器。」她花了很長時間才讓員警同意她越過警戒線,回到辦公室。
有人非常熱愛他們的工作,甚至從來不回家
即使在最初的時候,亞馬遜也以對員工要求苛刻而著稱。(哪一家初創公司不是如此?)但有時候,工作意味著從來不用回家。柯契摩爾對一次長時間加班的記憶尤為深刻。他說道:「我有一個月沒有回過家。這並非迫於外界壓力,而是因為我非常熱愛自己所做的事情。從我家到公司乘坐公交車只需要15分鐘。幸運的是,樓內設有淋浴,附近有一家服裝店。而且還有一家自助洗衣店。」
公司有官方寵物狗
緊湊的時間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人們沒有太多時間待在家裡。對於埃裡克與蘇珊·本森來說,這意味著要麼將他們的愛犬魯夫斯留在家裡,要麼帶著他去公司。本森夫婦在2001年離開了公司,魯夫斯也在2009年去世,但亞馬遜網站依然保留著曾經為它設立的一個網頁。魯夫斯會在走廊徘徊,旁聽會議,員工們對他寵愛有加,他還經常收到顧客的禮物。
網站上有許多錯別字
艾倫表示,系統確實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但「它也具有當時的特色,就像是用泡泡糖和電工膠」粘在一起。公司使用的資訊源自經銷商的數據庫,這些資訊並不對消費者公開,因此書名或作者姓名經常出現拼寫錯誤。
艾倫加入公司時,公司僅有一種覆蓋數據庫內容的「初級」機制。艾倫說道:「我加入亞馬遜的時候,奧普拉的讀書俱樂部幾乎同時成立。營銷部門的某位負責人與奧普拉的人進行了交流,並說服他們提前告知他們要公佈的下一本書。」那是娥蘇拉·海吉的《河中之石》。結果數據庫拼錯了她的名字。「我們的目標是不能太難看。有幾個人來找我,要求我糾正錯誤。」艾倫問他們是否能絕對保證拼寫正確,因為即使進行一次修改也要承擔風險。他們信誓旦旦;結果,他們還是錯了。那個問題雖然得到瞭解決,但為了保持公司運轉,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總是一個接一個。事實上,在繁忙的聖誕節期間,除了程式員,其他所有人都要去包裝貨物。就連貝佐斯自己也在倉庫裡忙碌。
貝佐斯打算給員工配備護膝
在創新技術誕生的過程中,有一些簡單的事情有時會被人忽視。亞馬遜的員工在包裝貨物時,一直蹲著或跪在地上。貝佐斯建議為每個人配備護膝。貝佐斯曾經的室友、將貝佐斯介紹給柯契摩爾的尼古拉斯·拉夫喬伊指出,在桌子上進行包裝會更容易。貝佐斯稱讚這個主意「太棒了」。
薪酬非常可憐
忘了現在科技公司的理念吧,比如回報員工,提供各種豐厚的福利等。柯契摩爾說道:「當時,我們許多人非常貧窮。工資很低。我經常吃麵條配冷凍青豆。」但最終,我們的付出獲得了回報。艾倫在職場倦怠期之前離開了公司。她說道:「我來自一個工薪家庭。我不需要太多。看著已經得到的,我問自己:『我為什麼在這裡?』於是我離開了。」但她依舊持有公司的股份,這是一筆巨大的回報。「我再也不必工作了,」她說道。
虎嗅章節附註:同學,看完以上是否感同身受?來,在評論區裡說說你在公司(大公司或創業)裡的「遭虐」體驗吧~
From Fortune.com
如何看待在亞馬遜工作形同「遭虐」這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