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生活,有一項必備技能,叫做讀空氣(空気を読む)。這當然不是指閱讀空氣,而是指通過察言觀色,體會對方的真實想法。在充斥著潛規則的日本社會,不會讀空氣寸步難行

在這個曖昧的社會裡,有許多不可明說的商業模式經過特殊的包裝,用「你懂的」營銷手段去吸引用戶。比如日本的柏青哥彈珠機店,名義上是用賺來的小鋼珠換取獎品,不直接換錢自然也就不涉及賭博。但實際上,在柏青哥店附近,總會有一家藏在小巷裡的商店用真金白銀來換指定彈珠機店的禮品。這就是日本人的潛規則,大家都知道真相是怎麼回事,但都不點破

在日本這種環境下誕生的情感社交,自然不可能像陌陌一樣,開口就問你約不約。在以前,日本的寂寞男女都是通過聯誼會的形式,不同公司、學校的一群人以男女比例接近1:1的形式聚在一起,自我介紹之後,大家吃飯喝酒玩遊戲

至於聚會結束之後,姑娘閃著微醺的大眼睛說錯過了回家的末班車,你總不能把她晾在大街上吹冷風吧

這就是日本的傳統陌生人情感社交,大家都心知肚明。隨著「互聯網+」風潮的襲來,有一家互聯網公司把聯誼會搬到了網上,這家公司就是DMM

1990年,DMM的前身——北都會社(HOKUTO Corporation)由龜山敬司創立於石川縣加賀市。做成人AV起家的北都,1997年起發布作品數開始井噴,1998年成立AV在線網站DMM.com,而之後1999年更是成立了專門公司株式會社Digital Media Mart,宣告了DMM集團的正式成立。後來DMM集團迅速收購擴張,在2014年成為年銷售額8161900萬日元的龐然大物。說句遊戲界人士感興趣的題外話,2013年在日本掀起熱潮至今依然人氣不減的網頁遊戲《艦娘》就是DMM負責運營的。

用一句話解釋DMM的成功,就是:慾望是第一生產力。現在這家做AV起家的公司要做網絡聯誼,而且起的名字也讓人咋舌,就叫「肉會」。什麼是「肉會」?按照官方的說法,肉會是「烤肉要大家一起吃才好吃嘛!肉會就是利用Facebook撮合喜歡肉的男女,大家一起去吃烤肉的聯誼會。

看到這裡可能還覺得沒什麼,不就是一起吃肉嗎?那麼下面我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肉會的參加辦法:首先參加肉會需要和Facebook的至少一位同性好友組隊。每天中午會隨機給用戶展示肉會會員,新用戶在最初的一周內展示的會員會多至五組。其中有的會員會有「我請客!」標誌,表示你應邀的話這一餐是對方買單。接受邀請後就可以商量日程舉辦肉會,如果今晚就想吃肉就申請「今晚的肉會」,系統會優先推送今晚可以參加的用戶。

然後大家就可以愉快地一起吃肉了,至於吃完肉怎麼辦,就不在APP負責的範圍之內。奇怪的是,這個APP不介紹各地的烤肉店,反而是介紹參加者的公司和職務;烤肉這麼稀鬆平常的事兒,App Store里的建議年齡卻是17歲以上;展示的的肉會會員性別無法選擇,也只能是異性……而下面的一條廣告更是讓肉會的司馬昭之心暴露在世人面前。

「邀請各大學選出的美女們來參加肉會吧!」這一句廣告詞算是給肉會定了性,吃什麼肉不重要,飯前選誰一起吃,吃飯的時候聊什麼,吃完飯幹什麼才重要。這裡筆者要多嘴一句:在日本,「肉食」除了字面上的含意外,還包括男女交往上比較主動的潛台詞。要說肉會不是陌生人情感社交平臺,真是鬼都不信

肉會現在用戶數有10萬,舉辦了6萬次肉會,不能說是成功,但它的理念對國內社交App有一定參考價值。有些目的性功利性太強的社交需求,並不太適合放到檯面上,大家心照不宣,能進能退。這樣願意嘗試的人更多,也更容易達成目的。就像觥籌交錯的飯局,表面上說是聯絡感情共用珍饈,至於真實的目的,主人和賓客自己心裡清楚

出於這個理由,筆者認為現在的情感社交還有待發展。婚戀網站撮合的情侶,可能還不如豆瓣、人人網多。有些服務型App,如果能開展情感社交,對於提升用戶數、保持用戶黏性也有一定的幫助

肉會出現之後,「酒部」等模仿App也上線了,但都不算成功。其實筆者認為,肉會有點兒用力過猛,在日本這個陌生人情感社交極為封閉的國家,適可而止反而會更好。

From 何北航


 通過一枚肉會,看日本潛規則下的情感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