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污染不僅會損害心肺功能、增加心血管疾病和憂鬱症的風險,國內研究更發現,長期暴露於高濃度PM10 和臭氧的環境之下,可能提高2至4倍的失智症風險。專家指出,可能原因是空污物質經嗅覺進入人體,直接或間接破壞血腦屏障,造成腦部發炎所導致。


國內研究發現,經常暴露在高濃度懸浮微粒和臭氧的環境下,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比一般人高2至4倍。

這篇研究發表於美國失智症學會期刊的研究,是國際間第一篇探討60歲以上老年人長期暴露空物污染物與失智症風險的報告。

長期暴露PM10和臭氧 失智風險增2至4倍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團隊以2007至2011年間,居住於大台北和基隆地區,經醫學診斷確診的249位阿茲海默氏症患者和125位血管型失智症患者為對象,與其他497名健康長者對照比較。另運用環保署大台北地區與基隆等地24個空氣監測站,包括14年的PM10 和12年臭氧的(O3)的監測數據,進行暴露量和失智症風險的分析。研究對象平均年齡約74至76歲,假設住在同一地區13年。

失智症分型中,最常見是阿茲海默氏症失智症,其次為血管型失智症。研究論文的第一作者吳昀麇表示,在阿茲海默氏症失智部分,研究發現,PM10暴露量高於49.23 μg/m3的長者,罹患阿茲海默氏症的風險是低暴露量者的4倍,且暴露量愈高,風險愈高。而臭氧暴露量高於21.56 ppb的長者,罹患阿茲海默氏症的風險是低暴露量者的2倍。

血管型失智症部分,PM10高暴露的年長者,血管型失智症風險比低暴露組高出3.6倍;臭氧高暴露組的血管型失智症風險也比低暴露組高2倍。


程蘊菁副教授認為空氣污染物隨著嗅覺進入人體,可能穿過血腦屏障,造成慢性發炎,長期恐導致失智症。左為詹長權教授。(攝影/駱慧雯)

空氣污染太傷腦!中午臭氧濃度最高

計畫主持人、台大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副教授程蘊菁表示,失智症是「疾病」,認知功能缺損是失智症的一種「症狀」,但以往空污研究著重於探討認知功能缺損的關係,無法完整解釋空污與失智症的關係,而此份研究以臨床確診的失智長者為對象,是空氣污染物和失智症研究的重要起點。

程蘊菁副教授指出,PM10和臭氧都可能隨著嗅覺神經,通過腦部血腦屏障,直接或間接引起發炎反應,提高失智症風險。這些空氣污染物,除了汽機車和工廠排放之外,植物揮發的有機物,也會和大氣中的氮氧化物結合產生臭氧。此外,臭氧受光化學反應影響,太陽光越強,越容易產生臭氧,一日之中以中午11點至下午1點的臭氧濃度最高。

空污議題納入疾病防治 國內空污指標應下修

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詹長權表示, WHO設定全球PM10 年平均理想標準是20μg/m3,但目前台灣PM10 年平均濃度為65μg/m3,北台灣平均超過WHO理想目標的2倍、中南部更是超過4倍,呼籲政府先將標準下修為50,再逐步跟上WHO腳步。至於臭氧,美國環保署預訂下修白天臭氧濃度標準為60ppb,國內也應跟進。

華人健康網 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


 常吸髒空氣傷腦 失智風險增4倍

 https://www.facebook.com/top1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