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樂園粉塵爆炸意外造成數百人燒傷,除了緊急救治,燒傷患者未來還需面對長遠的身心復健。專家指出,復健計畫可分為住院期間的急性期和出院之後的恢復期。急性期需注意灼傷部位的姿勢、使用副木避免關節變形、適度運動增進造血功能;而在恢復期,則需使用壓力衣等用品加壓於傷口,抑制疤塊增生。此外,心理復健也很重要,患者需要親友的陪伴與支持,幫助恢復正常生活。


燒傷患者經常需要穿著壓力衣,抑制肥大疤塊增生。

避免疤塊增生、關節變形 應及早開始復健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職能治療組長張瑞昆指出,燒傷病患的最大後遺症是疤塊的增生、關節的攣縮與變形。這些現象不僅造成外觀的損毀,更會喪失肢體活動功能。不過,只要早期設立復健計劃,並確實執行復健工作,則可有效減少這些後遺症的發生。

燒傷復健兩階段:急性期、恢復期

燒傷的復健,應該從病患住院治療的第一天開始,建立燒傷病患對復健的正確觀念,早期執行復健計劃,並持之以恆,燒傷病患才能在傷口痊癒後,早能保有肢體的功能及外觀。張瑞昆組長指出,燒傷病人的復健計畫可分為兩個時期,包含:

一、急性期(住院期間):PSE處理原則

此時的復健以「PSE」原則為主,即灼傷部位的姿勢擺放(Positioning)、副木的使用(Splinting)、運動的執行(Exercise)。針對姿勢擺放,為了避免關節攣縮的產生及減低水腫,在臥床或休息時間,肢體的擺放應在能對抗攣縮以及促進血液回流的位置。


除了身體的復健,燒傷患者也需要親友的鼓勵和陪伴,幫助心理復健。

副木,是一種藉低溫加熱,即可成型的肢體塑膠支架。它可將肢體固定在功能位置,以達到預防或矯正攣縮的功能。在急性期,對於二、三度燒傷的病人,傷口又在關節附近,使用副木可協助一般擺姿之不足、植皮後之保護固定、以及早期攣縮之矯正,維持關節角度以預防變形。

運動則可維持關節的活動度,避免攣縮發生,更可促進血液循環,減低水腫,增進造血功能使病患能保持體能狀況,增強病患痊癒的能力。

二、恢復期(出院後):壓力治療

出院後的復健計劃,除了上述原則外,還要再增加壓力治療。所謂「壓力治療」,是指利用各種可提供壓力的材料,如彈性壓力衣、束套、矽膠墊、塑膠面具等,加壓於痊癒的傷口處,以抑制肥大疤塊的增生。一般而言,燒傷傷口痊癒後,應立即穿戴彈性壓力衣,理想壓力為25mmHg。病患應每天24小時穿戴(沐浴、清潔或塗抹潤滑油時除外),並持續一年以上,確定疤塊成熟不再增生為止。

心理創傷需撫平 多多支持與傾聽

中華民國職能治療師中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張自強指出,遭受因粉塵暴炸而燒傷的病人,在初期除了身體要歷經急救、清創、植皮等手術帶來極大的痛楚外,在心理也會經歷事件後的否認現實、生氣自責、消極沮喪等。傷口痊癒出院後,面臨的肥大疤塊增生,外表容貌的毀損以及關節的攣縮與變形等,常導致傷者生活及功能的障礙。此時,親友應該多多傾聽與支持病人,多一點關心與同理,陪伴並協助度過燒傷初期的心理衝擊階段。

八仙粉塵釀禍專題 【華人健康網 記者林芷揚/台北報導】


 燒傷復健2階段 副木壓力衣齊輔助

 https://www.facebook.com/top1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