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相繼參加了522日深圳會展中心的"中國智慧家庭高峰論壇"69-12日在廣州琶洲會展中心的「2015年廣州智慧家居展覽會--廣州國際建築電氣技術展覽會」,親眼目睹、感受、體驗了智能家居的熱情、無奈與酸甜苦辣

蘋果、穀歌再次撩動業內從業者的智能家居小神經兒。529日穀歌I/O 大會發布「Project Brillo」系統,進軍物聯網(IoT)和智能家居領域。蘋果在WWDC 2015宣佈 iOS 9 HomeKit 首次引入 iCloud 連接功能,未來將允許用戶通過 iCloud 實現對 HomeKit 相關智能家居設備進行遠程式控制制,雖不是大會焦點,但畢竟了勝於無。近幾個月來已有數家傢具公司對 HomeKit 平臺進行適配,宣稱系列HomeKit硬體產品將發布

智能家居的風口真來了嗎?是否已經走入現實呢?中小創企業是否可以很快分一杯羹呢

一、智慧家居從喧囂走向現實,理想與趨勢的美好不能掩蓋骨感的現

毫不避諱的講,個人對於智能家居的判斷一直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沒有人會蠢到去說智慧家居、萬物智慧不是大趨勢。那些宣傳片中的場景是如此美好吸引人,以至於會讓眾多參與者暫時忘卻現實的骨感,飛蛾撲火般投入,所謂的產品體驗、成本價格、系統平臺、標準等統統被選擇性迴避

筆者也曾參加過去年的智慧家庭高峰論壇,與去年相比,今年最明顯的變化是談論風口、畫餅熱炒的階段已過,業內對此已經無感,聚焦服務落地成為焦點,智能家居到了必須要拿出點乾貨的時候了。從空談概念到有實實在在的服務落地,這本身就是一種進步

晶片層面,Marvell產品應用廣泛,其MCU + WiFi智能物聯模塊已經被用在小米插座、小米空氣凈化器等智慧家居產品,以及各大家電品牌(格力、志高、TCL等)的空調、智能廚電等產品中。端/物的智能化成本將持續降低,據悉,小米去年和Marvell合作的智能模塊成本為22元,今年計劃做到15元,明年底做到10元以內,進一步降低智慧硬體的開發成本

產品層面,各家更加註重完整解決方案的提供,而非僅僅單點產品的布放。海爾的智慧家居體驗館廣受矚目,海爾U+智慧生活平臺已經構建了空氣、美食、洗護、用水、娛樂、安全、健康七大智慧生態圈,側重提供安防、家電控制、家庭生活數據分析、健康生活指引等功能點。而智慧機械人被稱為是真正實現智慧家庭的關鍵,它的成熟可推動家庭場景中的服務自動化

雲平臺層面,雲智翼等方案提供商則注重搭建接入平臺,向家電廠商提供兼顧,設備連接和管理、數據收集和分析等功能

雖然有上述服務落地,但參會後的第一直感仍是「偽需求」仍然大行其道,那些烘培啊、溫感/煙感檢測等不提也罷,安防可能是智慧家居中最現實的一個需求,但真是剛需嗎?其實也未必,只是一個最接近剛需的需求!在深圳展會上,你會看到做智慧安防的廠商比比皆是,大家的產品、設計、體驗大同小異,業已接近「濫」了

那麼,驅動智能家居發展的驅動力在哪裡呢

二、當下智能家居的兩大驅動力:傳統企業的競爭驅動是現實需求,互聯網勢力的侵入將面臨回

智慧家居是物聯網的一個分支,實際上萬物互聯一直高燒不退,而物聯網存在的前提就是物/端的智慧化。所謂智能化至少有3個特徵

1、能聯網;2、可控制交互;3、感知能力。正如前文智慧控制模塊成本持續下降所述,在過去的一年中可以深切的感覺到業內在物的智慧化方面的進步

個人認為,萬物互聯中「物/端」的智能化驅動力源於內生競爭動力驅動與互聯網(外域)勢力侵入的驅動

對於傳統「物」的製造企業而言,需要新的熱點,所謂智慧化更多是想增加賣點,如同蛋糕上的櫻桃。比如傳統家電企業、房地產企業,所謂互聯網+轉型是第二位的、被迫的、被時代推著往前走,首要的目標依然是賣家電、賣房子。此定位下,必然要求智慧化的同時成本不能大幅提高,雖然前述智慧化成本在降低,但始終是道坎。當這種智能化成為普遍性剛需之後,其溢價/支撐能力也將隨之消失

對於互聯網新勢力而言,2014年以互聯網思維來做的所有智慧家庭化都不算成功,包括小米。在智能手機趨於飽和的情況下,他們急需尋求新增市場,並且仍然遵循互聯網式的思維,有用戶就有一切,這種模式當下面臨兩點困境

智慧硬體不同於軟件APP,後者的邊際成本效應趨近於零,而硬體則是真金白銀的投入,雖然智慧化成本在降低,但始終是道坎,更加重了這種困境

是當下智能家居需求是碎片式,難以起量,沒有海量的端,也就談不上大數據等服務

上述兩種驅動力,從急迫程度而言,傳統企業更甚。在競爭驅動的羊群效應下,將推著所有的智慧家電廠商不得不都做「智慧XX」之後,不支持智慧的產品將被貼上「OUT」的標籤,消費者「被智能」升級,也許用戶當下並不需要這些智慧,但也可能成為一種標配(特別是在加量不加價情況下),因為沒有人敢於與趨勢做對

在這種發展驅動力下,智能家居需求的真相是什麼呢

三、現階段,智能家居到底是需求驅動還是創新體驗激發潛在需求

在智慧家居需求這個問題上,可以劃分為兩類人/觀點:第一類會一葉障目,為賦新詞強說愁,一味美好的前景,創造「剛需」;另一類是Just看到「偽需求」,苦於剛需無處尋覓

個人理解,需求之於產品一直都有兩個方向:1、是規模需求驅動式,滿足用戶需求;2、是創新體驗激發用戶需求,引領用戶。前者往往適用於成熟產業的穩定期,後者往往更適合於新興產業,某種程度上可以認為用戶並不知道他是否真的需要什麼,直到你拿出產品讓他體驗

對於智慧家居而言,個人認為遠沒到第一種規模需求驅動階段,正處於第二種類型的早期階段。在這個階段,企業不應試圖滿足普遍性需求,也不適宜走成本控制路線,首先應滿足科技先鋒用戶需求,分攤前期成本,(市場領導品牌)培育市場,(眾多跟隨者)等待起量,成本下降,飛入尋常百姓家(分一杯羹)當下而言,在互聯網模式與資本力量介入下,這個過程將被大幅壓縮,甚至一步到位

在創新體驗激發潛在需求階段,市場呼喚英雄

在深圳論壇上,你可以看到被「生態」所包圍,眾多企業言必稱生態,小米生態、樂視生態,海爾生態……好像不加個「生態」都不好意思出來玩兒

其實,我想說

四、智能家居生態仍是漂浮的神馬浮雲,對於中小創企業莫輕易談生態,產品才是智慧家居照進現實的根本,也是中小創企業的唯一救命稻

很多人會問,這麼多生態,哪個會脫穎而出?個人認為,最終勝出的一定是提供最優產品的,而不是生態空談家。用戶直接體驗的是產品而不是生態,現階段,智慧家居的產品相比商業模式更加重要。所謂「標準」問題,其實都不是問題,最後剩下來的主流就是事實標準

產品、實實在在的好產品是智能家居從理想走入現實的根基。在憧憬著無限美好願景下,眾多創業者進入到智能家居行業,做單品的,做系統解決方案的,做生態的……在產品技術、管道、供應量等方面,面對BAT大鱷,中小創小夥伴幾無機會。但前述智慧硬體與軟件APP的本質差異、智慧硬體/家居的海量品種、碎片式需求等特性下,中小創企業總有生機,並且可以自己掌握命運,那就是產品制勝

對於初創企業而言,技術和產品是唯一自己可以把控的,做一款極致的產品是小企業的唯一資本,雖然要做到一直被抄襲而不被超越是很難的,但卻是小企業的不二法門。因為即便是被收購,路人甲也是無人問津的

在廣州智能家居展覽會上,初創企業睿祺RICI的展臺廣受矚目,產品品類豐富,6個系列60餘款產品,致力於做高端智慧家居產品與系統方案提供商。產品風格上,個人認為是「蘋果+西門子」的混合體,堪稱驚艷。展臺上RICI要求參訪者必須佩戴提供的手套才能觸摸產品,這讓人印象深刻,他們對自己的技術與設計有極大的自信,視自己的產品為藝術品,由此管中窺豹吧。走高端路線,當然價格也遠遠超過其他廠商。據說已經得到資本大鱷與樂視、京東等互聯網勢力的關注與合作了。個人認為,RICI未來仍有眾多的不確定性,但其做法值得一些初創企業借鑒

因為,這牽扯到一個問題,就是智慧家居初創企業的切入點問題,個人觀點是初創企業不要妄想走拼成本的不歸路,因為你毫無勝算

五、高端還是低端?其實只有如何做好高端的問題!智能家居從高端切入是條正確的艱辛路,借船出海是生存所迫更是捷徑,但選好船很關

高端切入,核心在如何塑造高端品牌,做好產品這一根本砝碼的前提下,必須要借力。如今的智慧家居中小創企業有哪些力可以借呢

1、借自己的力

借自己的力量的終極目標是啥,當然是做出一款卓爾不群的智慧硬體/家居產品,技術?設計?體驗?都可以!前文所述,這是初創企業的砝碼

2、借資本的力

融資的手段不再枚舉了,核心在於要能拿到資本,用明天的錢養活今天的團隊,面對今天的競爭度過風來前的日子。在今天,如果一個企業不能玩轉資本,那成功的幾率大為降低,因為大家都是在拿未來的錢在拼當下的競爭。比如nest,如果不是穀歌效應,會有那麼火

3、借傳統土豪之

智慧家居自然是放在房子裡的,傳統土豪,當然首選房地產廠商,比如萬科。對於動輒數百萬級的房屋而言,10萬以內的智能化費用,簡直是小case以前的智能是寬帶入戶,現在不整個智能家居系統還好意思叫豪宅嗎?培育用戶智慧升級,近朱者赤,打進豪宅裡逼格高,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永遠是離成功最近的,何況這個巨人並不像BAT/小米/360那般具有狼性,這裡面最大的風險是需要占坑。你的資本仍是你的產品

4、借價值鏈上下游之

當下智能家居價值鏈的主導者是誰?互聯網廠商?運營商?晶片廠商?尚不清晰!誰是最佳拍檔?其實各有合作點,看你看重哪一點。加入Google生態、小米生態、樂視生態、京東生態……還是蘋果生態?傍上蘋果生態或許可以雞犬升天,如不能,體驗上以蘋果為標桿,加入XX安卓生態又何嘗不可。如有更大的夢想不想淪為XX生態君的研發培訓部門,就要控制好親密度,防止被某些廠商掏空後擺一刀

結束語:天亮的時候,要在

最後,用一個寓言結束,公雞叫,天會亮;公雞不叫天也會亮;關鍵是天亮的時候,你是否醒著?醒的太早你在熬夜,當真正天亮時你熬不住卻睡過去了。活下去,才能等到太陽升起

2015.06.16

@程貴鋒gui,微信公眾號:貴鋒談

From 程貴鋒gui


 智能家居初創企業的熱情、無奈與酸甜苦辣:活下去,天亮的時候,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