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問題這個詞語多年來不絕於耳,出現頻繁得令人厭煩,社會新聞差不多不到幾天就會講一次香港的土地問題,既然是一個存在已久亦眾所㞗知(1)的問題,何解一直沒有人去正視?小弟明白到香港的土地問題牽涉莫大利益往來,利益相關的人由社會巨商、賢達以至庸碌大眾,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若非情況惡劣到最底層有如你我的庸碌大眾連衣食住行也沒有的話,未至於會有太多人願意去改變現狀,原因出自人的慣性。牛頓第一定律又稱為慣性定律,指出物件在沒有外力影響的情況下,靜者常靜,動者常動,一指原子筆放在枱面,沒有任何外力移動影響之下,它會保持靜上;一輛汽車,一直行駛沒有剎車,如路面沒有任摩擦力(實際上當然沒有可能,是理論上的假設)的話,發動器即使沒有繼續提供任何動力汽車亦會一直走下去。人在生活環境方面亦如是。

土地問題是一個很龐大的體系,內含持份者眾多,它亦會有自己的慣性,若非有很大的外力影響它便會維持靜止。解決土地問題本身已經是一項規模龐大的工程,比得上十大基建(2)。以十大機建為例,即使政府出手亦未見得可以妥善解決,當中以高鐵香港段的一地兩檢問題、港珠澳大橋工程進度問題可見一斑,若要翻開荷塘底去找一個沉到泥層的金幣,就得要有心理準備所有骯髒的事物伴隋著污泥一併揚起,塘水變得污黑混濁,原來清澈見底的荷塘瀰漫著底處最深層的污穢以及被揚起的泥土久久不散,在這種情況下能找到那個金幣可算是天方夜譚,然而為了遍尋整個荷塘你卻身陷泥沼,可不是那麼容易從中抽身呢。試問今時今日有誰願意去翻開這個泥沼,而讓自己身陷其中?雄辯滔滔如現任特首梁振英都未敢躍身其中,只能在塘邊施展他的詭辯之才,僅有如此黔驢之技的他受得起每月接近五十萬港元的高薪嗎?

事緣梁特首上月再次語出驚人,在五月尾發生的大埔護老院老人被虐待案件問題上,突然將其與土地問題扯上關連,表示「土地問題會為院舍服務帶來突破。其實兩者並沒有必然的關係,在這案件上借題發揮手法有欠高明,或許他了解到香港土地問題存在以久,涉及眾多不同範疇,是一個「百搭」的關鍵詞,跟黃子華多年前一個棟篤笑當中提及的「搵食啫,犯法呀」用句相近類同,然而在這個情況下代入使用卻不太合適且語帶涼薄。涼薄的地方在於梁振英政府在處理新界東北發展計劃中,預定將全港最大的護老村──石仔嶺長者村(3)清拆,2023年在古洞北興建一座新大樓安置那些長者。首先,該地長者村的樓房雖是低密度每棟只有幾層,亦不見等一座新大樓可將之全部安置;再者,政府與新界北一眾土豪鄉紳有否想過那些長者村的老人家也有原區居留的權利,以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的意思,只興建一座大樓的話就是不打算讓所有老人家原區安置,大概局長以及梁特首打算將那些阻礙東北發展計劃的人像皮球般踢走;最後,小弟認為梁特首將是次事件與土地問題連繫上是最無恥的事情,明明在東北發展議題上計劃拆去全港最大的一條老人村,現在卻聲稱「土地問題能為院舍服務帶來突破」,君不見若政府及一眾東北鄉紳之流在發展東北計劃上能妥善安排這方面的問題,對於當地居民的意見從善如流的話,相信多少能夠解決本地院舍不足的問題。

經常出口術、口舌招尤的人往往只懂空談,卻不會執行,敢於躍身一塘濁水的人才會找到那個金幣,最後送上他認為最應該第一個得到諾貝爾獎的中國人一九九二年於漢口的一段節錄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

註1:請參見

(「㞗」乃現行通俗用「尻」之正寫) 註2:曾蔭權於二零零七年在任特首期間,於零七零八年施政報告中提出的十大建設計劃,當中包括數個鐵路項目、跨境基礎建設、成立西九文化區和建設新發展區等。 讀更多: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81%E5%A4%A7%E5%BB%BA%E8%A8%AD%E8%A8%88%E5%8A%83 註3:「石仔嶺長者村」由十六間私人院舍經營,屬低密度安老院,住有近千名長者

作者:易水寒(本文章由聚言時報授權提供)


 土地問題(易水寒)

 https://www.facebook.com/GaldenPolymer/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