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僅由哲學角度討論港獨之主張可以如何被左膠化。如果澳門正苦根據本文而以基本法第23條拘捕本人或阻止本人入境的話,即為干預學術自由。)

689公開為港大《學苑》曲線宣傳以後,港獨終於走出本土派的小圈子,正式成為香港社會的討論話題,這當然引來左膠的很大不滿。但我不是心理學家,無興趣研究左膠的情緒。我在想,當「香港獨立」這一概念成為潮流之時,左膠能否將港獨「左膠化」?

左膠化是指將一件事情,透過各種左翼理論之論述將其抽離於現實,大造文章,結果使其原意盡失。如果根據此定義來看,要左膠化港獨,其實唔難。本文將示範一次。

關鍵:「港獨」之目的

「獨立」就是一群人民將一片土地的主權由原有的主權國家裡分離出來,是對舊有主權的「否定」。這與建國非常不一樣,因為「建國」不只是主權的分離,還包括了對新的主權、新的政治認同和新的領土疆界的「肯定」。在香港的情況中,「獨立」是為了「建國」;但建國又是為了甚麼?這是每一個分離主義論述必須回答的問題: 獨立建國的最終目的是甚麼。這卻沒有統一的答案。二十世紀民族主義盛行之時,「民族」、「國家」、「種族」甚至「宗教」等都是主要答案。然而廿一世紀比較多說的是「文化」。例如城邦派的「城邦建國」就是為了保存華夏文化,歸英派的先歸英後獨立是為了維繫英國文化,大粵民國說的是粵語文化等等。這引起了本土派內部相當大的爭論。

港獨之目的所留下來的想像空間,就成為了左膠入侵的缺口。 他們只要說將港獨當成是反帝反殖的工具,就能夠將本來本土派爭論的「香港文化」這個港獨之終極關懷,扯到去甚麼反帝國主義的無產階級鬥爭。

左膠的萬能key:獨立建國只是為了「反帝反殖」

幾乎世上所有自稱為左翼的人都說自己反帝國主義和反殖民主義。帝國主義(imperialism)一詞來自拉丁文imperium,解作「命令」;殖民主義(colonialism)一詞則來自拉丁文colonus,解作「農夫」(調理農務的那些)。帝國主義是指一國(宗主國)對另一國(附庸國)實行管治,直接擁有其主權或間接操控其政權。殖民主義則是指一國將移民永久安置於一領地,然而這些移民仍保持原有的政治或文化認同。(詳見 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colonialism/ )兩者皆為一個強國對其他國家進行侵略之行為。

馬克思在《資本論》認為殖民主義之形成是由於資本主義之下,生產力大增引致生產過剩,所以資本家必須打破貿易障礙,開拓全球市場而賣出產品。因此歐洲列強建立殖民地以傾銷其產品。帝國主義因而產生:對殖民地行使管治並且移民,以保證消費市場之存在。

列寧的《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更提出在帝國主義下, 宗主國對殖民地建立經濟操控和剝削;帝國主義是經濟剝削的工具,要利用殖民地廉價的勞動力和原料生產,再傾銷產品至殖民地。列寧提出帝國主義有五點特徵,頭三點針對殖民地,後兩點針對全球局勢:

1.生產及資本集中,產生宗主國/跨國壟斷企業: 香港部分行業已經出現。最明顯的例子是連鎖零售書店和出版(三聯、商務等皆有親中背景)

2.壟斷金融市場: 中資銀行湧入、滬港通正正就是為了用中國資金壟斷金融市場

3.重視金融資本輸出多於產品出口: 大陸力推滬港通、人民幣離岸結算,將國企在香港上市,就是要用人民幣換港元

4.跨國壟斷集團瓜分世界經濟 (這點無須說明)

5.殖民地強權瓜分世界政治: 即使今日殖民地已不存在,中美俄仍會以金錢外交在世界各地建立勢力範圍

值得留意的是,蘇聯立國初期就是利用列寧的反帝反殖理論去支援亞歐非各國殖民地的民族主義分離活動爭取獨立。

在馬列主義下,支持獨立/建國只是為了反帝反殖,而反帝反殖也只是為了摧毀資本主義的經濟剝削工具,最終只是為了反資本主義(否定)而建立社會主義(肯定)。文化認同重來都不是他們的終極關懷,因為馬列主義者迷信唯物論,堅信文化可以還原為社會經濟之物質基礎,否認文化自身的價值。

只是為了「反帝反殖」、「反資本主義」的港獨膠在那裡?

所以,我們可以想像,左膠想支持港獨,照抄列寧即可。步驟如下:

認定中國為帝國主義國家,對香港實行殖民主義。

政治上批評中國對香港的政治操控。

經濟上批評中國資本家對香港的經濟剝削(矛頭由過往反地產霸權轉為反中國資本霸權。)

社會上,留意,移民是左翼理論的疑難。主張世界無產階級大團結的左翼不能高調「反移民」的,所以他們只會公開反對那些官商之移民和資本侵入。要他們公然反對中國向香港輸出貧窮是不可能的。

指出中國對香港之政治操控是為了經濟剝削;開始團結/統戰以下「被剝削者」:

香港本地基層、無產階級

香港的農民階級

香港的小資產階級

「貧窮的新移民」,因為他們也是「被中國資本剝削」的(不要笑!!)

提出反對中國的經濟剝削

提倡反對中國帝國主義

提倡香港獨立

問題在於,(一)文化論述並非終極關懷/目的所在 ,(二)港獨只是成為反資本主義的手段,脫離香港文化處境;(三)港獨由一本土議題無故被抽離成為一個普遍議題:「反帝反殖反資」。那香港獨立有甚麼特別呢?印度獨立、 南斯拉夫建國、中國大陸淪陷全部也都是為了所謂的「反帝反殖反資」。如果我們不把港獨的最終目的放在文化之上,將其放在一場「世界性」的階級鬥爭之中,這樣港獨就不重要,也無須堅持。如果有一日廣東、福建、上海等要搞獨立,而可行性又比港獨大,對中國帝國主義的破壞又比港獨大的話,那港獨就無意義了。

另一個重大問題是:當前香港獨立是香港人本身的身份認同的事情,這屬於文化的範疇,而不能轉化為一個普遍的經濟問題。事實上世界二十世紀以來大部分的獨立抗爭,都是基於強烈的文化/身份認同差異;當然,沒有政治和經濟的配合,獨立很難成為主流,但兩者只是催化劑而非根本原因。印度和英國根本就是不同的文化。相反,就是政治和經濟剝削已經甚少,蘇格蘭至今仍有獨立之呼聲,這就是為了「身份認同」,而非甚麼反資本主義的空話。

將港獨這個現實主張抽離於現實處境,進入左翼理論,然後提出一個離地萬丈的抽象目的,就是左膠化港獨,其殺傷力之處在於:表面上在講本土,實際上在做左膠。其實陳景輝等學棍以前的甚麼「保育」、「菜園村價值 vs 中環價值」已經有相當的影子。

我可以大膽預言,不出十年,一定有左膠會如本文所述,說自己支持港獨以反帝反殖。當然,Daisy Chan那些說自己是中國人的左膠很難會做到這一步,用港獨來反資本主義也顯然超越林兆彬這些舊左膠的想像。我相信未來的學民和學聯最容易出現這種「港獨左膠」(張秀賢也有可能),甚至社民連、左翼廿一和社會主義行動裡面思維比較接近國際主義而遠離大中華思想的年青人就更有可能成為「港獨左膠」的「國師」。我很期待與他們交手。

作者:安德烈(本文章由聚言時報授權提供)


 如何左膠化「港獨」?(安德烈)

 https://www.facebook.com/GaldenPolymer/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