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食鹽水竟遭污染!食品藥物管理署上月18日接獲台北榮總醫院通報,指稱8名患者注射「永豐」生理食鹽水注射液(20mL)後出現集體發燒的不良反應。食藥署表示,引發問題的生理食鹽經細菌培養出皮氏羅爾斯頓氏菌,目前已知流向全台9家醫院診所,業者應立即下降且於本月29日前回收完畢。


永豐生產的生理食鹽水注射液(20mL),疑似遭皮氏羅爾斯頓氏菌污染,造成8名患者集體發燒。(圖片提供/食藥署)

該生理食鹽水(衛署藥製字第001085號)屬於醫師處方藥品,核准適應症為「大手術或創傷時之急性出血、心臟衰弱、虛脫、解毒、腹膜炎、炎傷、傳染病、大腸炎、尿毒症、中毒及其他病症所引起之失水狀況」。

疑染皮氏羅爾斯頓氏菌 8名患者集體發燒

食藥署表示,台北榮總昨日中午通報患者在使用「批號273A79D」的永豐生理食鹽水(20mL)後,共有8人出現不明原因發燒的不良反應,院方到病房抽驗同批藥品17件,其中2件培養出菌株「皮氏羅爾斯頓氏菌」,初步判斷同一批號的食鹽水疑似有微生物汙染的情形。

該批號總計有1088盒,共5萬4400支,目前已知流向全台7家醫院,包括台北榮總、汐止國泰、桃園壢新、桃園宏其婦幼醫院、新竹國泰、嘉義慶昇醫院和台南璟馨婦幼醫院;以及2家診所,分別是高雄張清雲小兒科診所和林口文合骨科診所。所有問題食鹽水需於24小時內下架,永豐需於5月29日前回收完畢。

永豐生產的該款生理食鹽水共有20mL、250mL和500mL三種包裝,各有獨立的生產線。食藥署表示,目前無法斷定污染源就是永豐,但已要求業者20mL包裝的生產線停工,等待2至3周後廠內抽樣的檢體結果出爐,再進一步討論是否復工。


若注射式的生理食鹽水遭到細菌污染,應先做細菌培養、確認菌種,才能進一步評估該用哪一種抗生素治療。

生理食鹽水分兩種 針劑注射感染致命風險高

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感染科主任王唯堯表示,一般用於清洗傷口的生理食鹽水,若遭細菌污染,可改用其他無菌的藥品,例如酒精、優碘、四級銨和消毒藥水等,預防傷口感染。但若是注射式的生理食鹽水,細菌容易經血液運輸而造成感染,嚴重可能導致致命性高的菌血症,此時需先檢驗找出菌種再對症治療。

衛生署署立台南醫院感染科主任洪元斌則表示,皮氏羅爾斯頓氏菌多存在水中,致病力不強,不常見於病人身上,只有抵抗力特別差的患者,例如化療或癌症病人,感染發病風險比較高。一旦經靜脈注射而感染,應先做細菌培養,確定菌種後再做藥物敏感性測試,找出合適的抗生素做為治療。

華人健康網 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


 台灣永豐生理食鹽水染菌 9家院所受害

 https://www.facebook.com/top1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