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是我最喜愛的城市之一。我喜歡羅馬是因為我喜歡卡拉亞齊(Caravaggio)。每次來到羅馬,我也會走去欣賞他的作品,特別是一幅叫《到埃及途中休憩》的名畫。這是一幅超現實的作品,描繪一位高雅無瑕的天使,為約翰、瑪莉和初生的耶穌演奏一曲小提琴,象徵整個人生的旅程。

卡拉亞齊是一位傳奇人物。他出生米蘭,年少時移居到羅馬,但因好勝鬥狠,犯下不少罪行,更曾因為殺死了一名年輕人而被流放,最終也不明不白地去世,終年只得三十八歲。

他有很多著名的作品,除了《到埃及途中休憩》,還有《瑪莉之死》、《聖彼得釘十字架》和《小孩與果籃》等。因應那個時代的需求,他大多數的作品都是與聖經故事有關,但他繪畫出色之處卻在於能把人性真實地表露,更喜歡利用光線的差別突顯主題的細節和感情的表達。

可惜真實的感情表達在十六世紀他那個年代並不是最重要;例如他那舉世奇珍的《瑪莉之死》便只因他僱用了一名著名的妓女作為瑪莉的模特兒而不為人接受。那是多麼的可笑!模特兒的身分和藝術品的價值究竟有何相關之處?

世事往往便是這樣無稽的。當你面對現實時,你不想相信,不願接受,只因現實不能反映你心目中的理想,也可能因為你看不清現實美好之處。畢竟人對每一件事物皆是以印象來決定個人的喜好,絕少人以邏輯、目標為衡量標準,特別是從政者。

沒錯,有時現實是醜陋的。但人生從來也不是一個無風無浪、一帆風順的旅程。就算如《到埃及途中休憩》中的天使,也只能給你一點精神上的安慰。這條艱辛的道路始終是要你自己走下去的。這可能便是藝術與現實的分野。

湯家驊@公民黨


 卡拉亞齊(湯家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