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安內」與「攘外」,本土派還必須同時強化自身實力── 針對香港本土各項議題,深入探討,建構論述:
先肯定本土範圍所在── 擴大和整理港人優先利益和核心文化及價值的多方面本土議題; 具建設性的提議── 自發研究並提出相應的完善和捍衛的理論,甚至政策方案; 對症下藥── 邀請相關議題專家,進一步研究分析步驟二的初步提議,及提供專業意見, 接觸相關議題的本地港人,與他們並肩共同爭取, 循可行的途徑向局方爭取和提案,以及 同時研究民眾自發及有效的抗爭行動,必要時採取具體行動。 對外培養本土思潮──向民間宣傳本土意識實行或完成「安內」時,本土派應積極並盡量鞏固和整合今天四分五裂的香港內部政治力量,重新提升港人對本土議題的關注、加強其本土意識,甚至達致全民接納並主張本土理念,促成香港民族身分認同感。長遠具體的「深耕細作」有:
前文曾指出,本土派內,亦存在路線不同的理念分野── 「城邦自治」、「歸英獨立」、「港獨建國」等,這些同屬本土派的理論主張,共識認同「民主」政治方針。但當他們再進深思索,高舉「本土」精神來擺脫中共政權以後,實際以甚麼政治實體結構及形式來實現「民主」施政、建立「民主」社會則持不同見解,因而分別想像出不同的本土民主政治實體的理論:「城邦派」主張中港區隔,華夏聯邦的城邦自治;「歸英派」希望重歸英治,香港獨立為城邦自治;「港獨派」則聲稱香港不應歸屬任何國家,應以香港為主體,實現獨立建國。
雖然派內有不同理想,百花齊放,但為長遠確立本土派引領香港真正走上民主路,沉澱多方理念的分野是不能逃避的成長。對於香港目前政治格局發展來說,儘管「本土派」初抬頭,但派內進一步思索本土下的不同民主政治實體呈現,已經相當另類、冒進、前衞而且罕有,更各自獨當一面、平分秋色。可是,其具體操作的討論和港人接觸的普遍性,也仍然粗疏尚淺,再者,各方理論也暫時不敢對談和嘗試融和,皆因本土派崛興之時曾發生「城邦派」與「港獨派」支持者的理念爭議,觸發網絡一輪隔空罵戰,稍息後暫未再現各派對談。
然而,不論是具體操作的論述,還是香港政治現實需要,也都必須融和本土派內的理念分歧。香港民主發展,現正處於群龍無首的格局,昔日爭取民主的代理人「左膠」面臨淘汰,一向習慣被統領的群眾也萬無方向,正等待一個強而有力的新興抗爭力量指點迷津,或是坐以待斃,等待中共全面扼殺香港。故此,本土派有必要把握時間,盡早化解派內矛盾,以團結本土派整體抗爭力量,堅實地打倒港共政權。而釐清和整合本土派內的不同理念,甚或昇華出新一套嚴緊具體的本土派理念,更能向港人展示研究民主實踐的本土理論,既認真且可行,讓港人放心信靠本土派。
最後,鑑於香港現時多變的政局,磨合本土派是必須的應急準備。假以時日,本土派捷足先登,抓住這個「燙手山芋」,就是大贏家,成為香港民主歷史的創始者,同時亦避免因內部分裂而陷入各派割據,甚至內戰的紛亂局面。
作者:正鳴(本文章由聚言時報授權提供)
本土派的崛起、反省、出路,與港人的歸屬、抗爭、民主路 (六): 本土意涵的探討、深化與沈澱(正鳴)
https://www.facebook.com/GaldenPolymer/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