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63日)晚間,網上流傳著看到各種關於阿里入股第一財經的消息

有各種各樣的版本,主要資訊說是將於明天(64號)開發布會,宣佈阿里將投資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SMG)旗下的第一財經

《華爾街日報》的消息是說,消息人士稱,阿里巴巴將向第一財經投資2億美元,雙方將於64日在上海簽署協議

下面,筆者將帶領大家剖析,阿里要如何打造中國版的「彭博社」

彭博社究竟是怎麼鍛造出來的

想瞭解阿里的投資第一財經的目的,我們先來瞭解一下彭博社的發家史吧

彭博創始人邁克爾·布隆伯格出身在中產階級家庭,名校學渣畢業後,在高盛和所羅門兄弟(已倒閉)中選擇了後者,開始了自己的投行生涯,不過它的第一份工作是sales

在所羅門1981年被收購後,作為合夥人的他拿了1000萬美金的消遣費,被push out了。這也成為了他創業的啟動資金

在失業後,據其自傳中描述

我們選擇了一個正確的方向——它的用途廣泛,但體積卻盡可能的小。我們從小處做起,每過一段時間按期完成一個目標。抓住當時的金融領域的痛點,債券價格計算的難題(那個年代很多價格還得用2B鉛筆計算,時間就是金錢),運用計算機的技術進行自動計算,提供債券報價等查詢等服務

這就是今天彭博終端機的模型!

這裡也科普一下彭博終端機:

彭博終端是一套讓專業人士訪問「彭博專業服務」(Bloomberg Professional Service)的計算機系統。用戶通過「彭博專業服務」可以查閱和分析實時的金融市場數據以及進行金融交易

後來搭上美林的大船,快速反覆運算。隨著時間的過去,戰勝Telerate系統(後被Dow Jones收購)和Reuters(路透社),成為了金融數據服務提供商

當然,僅僅只是這個,遠遠不夠,你只是一個工具,或許那個巨頭就能隨隨便便收購你。於是它是怎麼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的呢

下面幾段話是介紹關於它的運轉邏輯

如果「買方」,那些巨額財富的管理者(基金、VC、保險等),不再依賴「賣方」(指投行券商),來獲取必要的金融和商品市場資訊,就將發生根本性的權力轉移。證券公司將不再主導投資行業

如果彭博社公司提供那些必不可少的資訊,它將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那些財產受託人的支柱

一旦買方依賴某種特定系統來幫助他們做出價值決策,那麼賣方也將不能不使用同一個系統,否則就將承擔不知道客戶知道的資訊而導致的潛在風險

就是基於上述邏輯,彭博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沿著這條線,擴張到上游一些領域,成為全球最大的財經資訊社

阿里在此之前的數據與內容佈

(一)依託淘寶、天貓、新浪微博等,完成數據數據積

阿里系起源於電商,因而時時刻刻都能獲得大量的交易數據

淘寶天貓提供國人消費數據,也同時獲得千萬商家店鋪的銷售數據,運營情況等;阿里媽媽、阿里巴巴等就完成中國廣大企業的進出口外貿數據;入股新浪微博,完成社交數據的積累

這基本上就形成了阿里的數據體系,完成了原始數據體系,提供彭博終端機的雛形就有了著落

(二)大數據衍生出螞蟻金服 

可以這麼說,螞蟻金服的誕生就是建立在這些數據的基礎上

支付寶、餘額寶與數據的相對關係較小;但是阿里小貸、花唄、芝麻徵信等誕生,和這些數據息息相關

依託這些數據挖掘,筆者可以隨意地臆想一下,可能有

①衡量整體市場情況的阿里指數(類似於S&P500Index

②衡量目前市場消費情況的淘寶天貓指數(類似與CPI

③衡量中國進出口情況的阿里巴巴指數(類似與PMI

這是在大方向的一些指數,不同程度反映了中國宏觀經濟情況。而類似於彭博終端機的一些功能,還需要繼續深挖

(三)阿里雲、恆生電子,完成金融IT

阿里雲屬於阿里自己的,恆生電子是在14年收購的。一個完成雲端的的構建,能儲存數據,也就是」去IOE化「的"E"(完成了存儲功能)

在筆者之前的一篇拙文裡談到了收購恆生電子的戰略意圖

恆生電子做的就是阿里提倡的「去IOE化」中的「I」(IBM小型機)和「O」(Oracle數據庫)的兩部分,這兩個主要業務是它的主要業務。(詳細可參見《阿里金融帝國小挫傷:恆生被叫停HOMS,究竟發生了什麼?》

這樣,馬雲的戰略佈局就是非常完整的。「去IOE化」,最後的很多工作,相關金融IT基礎服務,阿里全部染指了

(四)大力入股影視內容製

表現上看,阿里投資優酷土豆、樂視影視、愛奇藝、光線傳媒等等,貌似要打造出阿里影視什麼的

這些都很有道理,但是呢,筆者認為只要筆鋒一轉,阿里影視就可以輕鬆成為彭博電台,同樣是成為財經領域的權威電台

現在這會完全有這個潛能,而且非常輕鬆

(五)入股多家(社交)媒體,如新浪微博、無界傳媒,以及今天的主角——第一財

市面上,一直說著阿里特別喜歡把控輿論媒體,怎麼說呢,筆者認為應該客觀分析

1. 投資新浪微博,即使承認把控輿論媒體,但現在看來,更多的是彌補阿里天生的短板——社交

現在分析,其實也有一定的社交數據挖掘的資本;相比騰訊的社交數據龐大,只要阿里完成戰略卡位,戰略防禦即可。微博在微信的衝擊下,雖然有一定的頹勢,但也還有一個「駱駝身子」

2. 投資無界等新媒體商業資訊網站。阿里這兩年在一些垂直媒體都有投資,一個在垂直深度,一個在即時廣度,互補一起,組合構建完成阿里的媒體野心

通過上面的分析,阿里的「一財社」(姑且叫阿里的「彭博社」為「一財社」吧)擁有了以下資質

提供大數據基礎的淘寶等;由螞蟻金服一些產品,繼續深挖的各種經濟指數;阿里雲、恆生電子提供金融IT服務;阿里影業等輕鬆涉足商業財經電台,提供類似彭博電台的功能;提供商業資訊的各種垂直媒體

怎麼看,都覺得阿里佈局能力太牛了

剩下要做的工作就是資源整合

目前阿里「一財社」的競爭

目前阿里的「一財社」國內也有競爭對手。如:萬得資訊(wind 資訊)、巨潮;也有大智慧、同花順等等。他們的基本情況如下

1. 目前國內運用最廣的wind資訊,它是國內做「彭博終端機」功能最好的

2. 巨潮,大家都懂的,和深交所的關係。而且很多時候wind都向它買數據

3. 至於大智慧和同花順,做的不咋樣,而且已經上市了

阿里想切入這個領域,自己已經有資本了。目前這些競爭者,只實現了彭博社的部分功能,距離阿里的宏偉夢想有距離

因而收購他們某一公司,一方面會業務重疊;另一方面是價格不划算

以阿里打造螞蟻金服的策略來類比:收購第一財經可比照阿里入股天弘基金

阿里佈局可能存在的問

當然,阿里的美夢——「一財社」,在其成長路上也會有各種難題

體系外數據的缺

阿里的數據,應該說是有一定缺陷的

目前阿里的這一套只適用於其自身的生態體系,超出這一範圍,阿里可能就是不適用的,類似超出了函數定義域區間。短板主要在社交(新浪微博勢頹,在微信的衝擊下,已經有下一個「博客」的趨勢)

騰訊在數據上,顯然就維度上比阿里好,雖然數據的質量深度差一點

欲造彭博社,原始數據的收集,將會是阿里最大挑戰。如何更廣更寬地深入收集數據,僅僅憑借第一財經等媒體是不夠的

涉足領域過

阿里現在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太大了

它似乎什麼都做,雖然很多時候有自己的戰略佈局,但是這些眼花繚亂的、紛繁複雜的投資,始終讓人覺得不安心

或許它有遠見,但是這個讓一般人讀來,阿里會大而不倒,甚至會悲劇的出現「撐死」的可能

由於不聚焦,涉足領域過多,阿里在「一財社」的夢想面前,顯然要小心

不管潛藏佈局如何,未來難點有哪些,阿里2億美元入股第一財經後,其造中國版的彭博社的集結號已經吹響

作者秋源俊二 微信公眾號 QYJEQYJE

From 秋源俊二


 馬雲2億美元入股第一財經,吹響中國版「彭博社」集結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