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實習生劉濤
在線尋醫問診,這個看似美好的願景在現階段還是個偽命題。醫生在線上對患者的瞭解情況有限,而病人也面臨著不知向誰提問的窘境以及面對陌生醫生的高信任成本,所以醫患溝通的效率還有待提升。況且當病人真的身體不適時,到醫院看病還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被市面上創業公司熱炒的「移動輕問診」,準確的定義應為「在線輔助診斷」,主要是醫生為患者提供常見疾病和慢性病的諮詢。
而面對「輕問診」存在的這些痛點,可愛醫生團隊的解決辦法是連接那些已經在線下醫院為病人看過病的醫生和接受過他們診斷的病人,通過把線下建立的醫患關係轉移到線上,從而解決患者的「選擇困難症」以及高信任成本問題。
通過「熟人」醫患關係,建立新的線上問診機制
2014年6月,作為多年的連續創業者,現任可愛醫生CEO的邱青峰在選擇新的創業方向時,考慮到自己和家人平時就醫流程的痛苦以及現有移動問診應用所普遍存在的不足,決定創立可愛醫生。創始團隊還包括COO唐孝燕,曾任騰訊、阿裡高級項目經理,以及市場及商務總監魏振宇,曾任新浪新媒體傳播負責人。
邱青峰的想法得到了健康元董事長朱保國和眾安保險CTO薑興(前阿裡高管)的支持,三人共同出資1700萬人民幣作為初創投資。
可愛醫生具體的模式如下:
【產品模式】考慮到「醫療問診」是一個低頻需求,可愛醫生團隊並沒有開發獨立的安卓、iOS App,而是選擇了流量更大、用戶使用更加頻繁的微信公眾號進行二次開發,僅為醫生提供了獨立的App。這樣用戶在公眾號上關注了之前給自己診斷過的醫生後,就可以定向對醫生髮起提問。而對於醫生,這個應用方便了他們管理自己的醫患關係,同時他們可以利用自己的碎片時間進行解答。
據團隊介紹,目前來自全國公立醫院醫生入駐平臺數35,056個,其中活躍醫生21,461個,覆蓋了全國2725家公立醫院,包括省會三甲類醫院,患者用戶數超過220萬(截至2015年4月30日)。
以上數據和圖片為可愛醫生團隊提供
對於那些還未在線下接觸過平臺上醫生的患者,可愛醫生也允許他們直接提問,所提問題會被按照科室分類發送給相關醫生。
【用戶模式】針對的人群是那些有著複診的需求,或者是患有常見病以及慢性病的病人。他們不需要每次問個問題都重新到醫院掛號排隊,他們最需要的是可以和瞭解自己身體狀況的醫生保持長期的聯繫。
【推廣模式】可愛醫生和健康元以及麗珠葯業的推廣團隊合作,重點拓展二三線省會城市的二甲以上醫院,為醫生們印製定製名片,用戶在醫院就診後通過掃碼就可以加關注。團隊通過給予醫生獎勵的方式鼓勵醫生髮展用戶,而節省了廣告費用的投放。
【收入模式】可愛醫生允許醫生對於諮詢服務自由定價,診費醫生全得。不過現階段絕大多數為義診,可愛醫生會對活躍醫生有相應的補貼和活動獎勵。但是整體上看,可愛醫生還處於積累用戶的早期階段,團隊自己也承認至少需要2-3年再去談商業模式。
通過兩個競爭策略,試圖更合理分配線上醫生資源
除了「熟人」醫患關係這個核心切入點,據團隊介紹,可愛醫生還有兩個主要的競爭策略:
更加嚴格的審核機制。可愛醫生會要求平臺入駐的醫生具備主治醫師以上資格,這樣的醫師都具備了門診的資質,從而保證每個醫生診斷的可信度和醫生群體之間更加接近的「頭銜職稱」和能力。
因為發生在同類問診應用上的現象表明,如果一個平臺放寬對於醫生資質的審核,導致的結果會是由於醫生水準差別太大,患者出於信任問題,會集中趨向於少數背靠北上廣深知名三甲醫院的醫生,從而會導致「馬太效應」:少量「知名」醫生會收到大量諮詢問題,擠占他們本就不充裕的時間,而這也會延遲回答速度,損害用戶體驗。而大量醫術不錯卻沒有知名醫院「光環」的醫生,卻無人問津,這個群體不再活躍。
正是因為這種「馬太效應」,大量本有能力回答問題的醫生卻得不到重視,從而把線下醫療資源分佈極為不均的問題又重新帶回了線上,這一點對於當前醫療市場是最可悲的。
下探到二三線省會城市。同樣,可愛醫生團隊基於用戶調研後的數據顯示,對於用戶來講,一個見過面可信賴的省會二甲以上醫院的醫生,會比一個「名氣很大」但從來沒有見過面的北京知名三甲醫院的醫生更為實際。同時也基於「熟人」醫患關係的模式,最終促使團隊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二三線城市的推廣,抓住本地用戶群。
當然,可愛醫生這麼做也包括一線城市競爭激烈,已經有春雨醫生、好大夫在線、百度醫生等更加強大的對手,用戶的選擇面廣,對產品的忠誠度低等原因。CEO邱青峰告訴虎嗅,在二三線城市的用戶選擇相對有限,從而可能積累更高的用戶粘性。
如果說未來多點執業的放開能夠促進線下醫生資源的更加合理的分配,那麼通過嚴格的審核來增加醫生平均的可信度,以及透過對二三線城市的下滲,可愛醫生試圖促進線上醫生資源的合理分配,雖說這個過程本身是漫長的。
避不開同類產品的桎梏,同時也有自身的挑戰
不過說到底,可愛醫生和其他問診平臺都面臨著相同的挑戰,而且它自身的模式還會衍生出新的疑問,這集中表現在三點:
如何有效激勵醫生。現在所有的尋醫問診類應用都會面臨醫生收費難的問題,大部分問診都是免費的。根據虎嗅君採訪的一個活躍醫生的回答,他目前每天零碎時間加起來,花在可愛醫生上的時間有兩三個小時,但是收入一般每天也就二三十元,所以自己基本上是因為對這類服務比較好奇以及本著宣傳知識的目的才會加入進來。要是醫生想要通過這個切實提高自己的收入,現在來講對於哪一家都是不現實的。儘管現在這些平臺的收入全部劃歸給醫生,平臺還會有相應補貼,可是補貼不是長久之計。自身商業模式單一。可愛醫生借助自身的「熟人」醫患關係希望向「家庭醫生」服務靠攏,團隊早期學習的對象也是美國的Zocdoc和Health Tap。在國外,這些「家庭醫生」通過對個人或家庭按月/年進行會員制收費,來為他們提供持續的、一對一的私人健康諮詢服務。
但問起未來對於這一塊服務的發展,可愛醫生創始團隊的回答也是模稜兩可。確實,因為家庭醫生的概念在國內興起尚晚,中國人對於「問話付費」的付費習慣還沒有養成,這些新型的互聯網產品本身就擔負著教育用戶的重任。
而從行業裡來看,目前起步最早、用戶數量最大的春雨醫生是商業化嘗試最多的。本文並不會評價春雨的行為,只是單純地談及「問診應用+其他模式」所帶來的問題。
引入「買葯」服務。2014年9月23日,春雨醫生宣佈與好藥師網上藥店宣佈達成戰略合作。用戶在春雨醫生上進行問診的時,春雨會根據醫生的回答,直接向用戶推薦藥品,用戶點擊藥品頁面,即可跳轉到好藥師網上藥店進行購買。
對於這種模式,只能說,最後很有可能淪為醫生和利益相關方推銷保健品、藥品的流通地。說到底,還是能否做到「醫藥分離」的問題。而且,在網上醫生推薦給用戶的只能是非處方葯。從這一點來看,買葯服務所能覆蓋的患者群體是非常有限的。
連接線下診所。這裡面又分為自建和引入協力廠商診所。如果是自建,就面臨著巨大的資金、人力投入壓力,還有目前政策下審批的緩慢。如果是合作,相信因為引入了更多的利益方,最終能否落地實施以及速度如何,都值得打上大大的問號。
3. 未來推廣成本。這一點更多的是源於可愛醫生自身的模式。因為要下滲到二三線城市,更分散的醫生、用戶群體勢必要消耗更多的推廣資源。這對於地推團隊的能力也是巨大的挑戰。
既要做好產品,也要耐心等待
總的來看,可愛醫生是從尋醫問診的流程上做出了改變。由於目前整個醫療行業資訊化程度還較低,以及病人的數據並沒有在醫院之間以及線上線下之間很好地打通,在線「尋醫問診」服務能做的還是非常有限的。未來發展如何,一方面取決於團隊如何圍繞「熟人醫患」和「家庭醫生」的模式細心打磨產品,另一方面依賴於行業的整合使得鏈條進一步打通,以及用戶消費習慣的養成。
From 虎嗅
【誰在創業】可愛醫生:在線問診?跟你見過面的醫生才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