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514日)的消息,阿里巴巴集團宣佈,已聯手雲鋒基金,對國內主要物流快遞企業圓通進行戰略投資,雙方沒有透露投資金額。雙方將主要圍繞在管理、產品提升、國際化、農村物流等方面進行合作

看來,阿里在物流上並不滿足於菜鳥而已。422日,菜鳥投資方之一、銀泰投資董事長沈國軍曾宣稱,阿里旗下菜鳥物流將在螞蟻金服上市後開啟上市計劃。投資圓通,可謂阿里在物流重資產投入上再下一城。而圓通也期望借助此筆投資,引來新的轉機

下面虎嗅君分析一下阿里在菜鳥物流上的佈局,以及圓通此次開放股權的原因

回顧一下菜鳥物流的天、地、人三

早在2009年,阿里就曾投資快遞公司百世匯通,隨後不久投資星辰急便(已倒閉),搭建平臺引入協力廠商資源的思路由來已久

物流是電商企業的最大瓶頸在當時已成共識,京東在2009-2010年大力投入自建物流,順著國家物流振興規劃政策之勢,在隨後幾年成效日益凸顯。而阿里則在2013年宣佈與銀泰集團聯合復星集團、富春集團、順豐集團、三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韻達),以及相關金融機構成立菜鳥物流,啟動「中國智能物流骨幹網」。馬雲曾明確指出,阿里不會做快遞物流,而是搭建平臺,從天網、地網、人網三個維度組成物流生態

天網,基於天貓、淘寶業務的大數據平

2014年,天貓淘寶產生的包裹占中國快遞市場份額達到65%,僅雙十一當天的物流訂單數則超過了2.78億,天網就是由此大數據驅動的雲供應鏈協同平臺

菜鳥網絡副總裁萬霖曾提到,天網通過打通ISV應用軟件、商家後台系統、阿里/菜鳥系統、合作夥伴系統進行電子商務數據交換與分享

這也是阿里作為互聯網公司最擅長的部分,通過大數據與物流資訊系統支撐物流運轉。另外,菜鳥也整合了百世、申通、EMS等企業的「雲倉」系統

地網,圈地運動與多方整

按照菜鳥發展戰略,地網負責在倉儲、幹線運輸、配送上聚攏資源,讓天網的數據真正地跑起來

成立當年,菜鳥立即啟動全國物流園區佈局,利用投資方銀泰集團在地產上的資源,四處拿地建倉。截至目前,已在天津、鄭州、武漢、深圳、上海、重慶、杭州、寧波、南京、蘇州、無錫、廣州、東莞、長春、南寧等城市(不完全統計)建立物流園區。其中,菜鳥為天貓超市建設了4個商超配送中心,今年將再增3個,為50個城市提供當日、次日送達服務

除倉儲網絡圈地自建之外,菜鳥在幹線網絡、快遞網絡都採取整合模式

在幹線網絡上,阿里此前投資了卡行天下(數億元)、日日順(投資18.57億元港幣),並與零擔巨頭德邦、安能等60多家物流企業合作

快遞網絡方面,隨著德邦旗下的德邦快遞正式入駐菜鳥負責大件配送,菜鳥已引入以三通一達、順豐、EMS為代表的15家主流的快遞物流企業,並對全峰、圓通先後進行了大額投資入股

近日,菜鳥又開始在醫藥物流上有所建樹,在5個城市打通了1500家線下藥房推出3小時極速達服務

人網:依託菜鳥驛站物流,延伸O2O

菜鳥在今年首次提出「人網」的概念,指最後1公里物流服務和基於用戶生活場景的便民及O2O服務。目前,菜鳥已建立1.8萬個最後一公里自提站點(包括菜鳥驛站、校園郵局等),日均單量20萬。但阿里的O2O業務一直以來並未達到其預期

阿里為何投資圓通

對地網掌控力不

阿里已經準備開啟菜鳥物流的上市計劃,全面掌控三流的戰略非常明顯,將電商(資訊流)、金融(資金流)、物流業務分別上市。從阿里創建菜鳥物流那天起,就明確將其定位為平臺級的上層建築。但物流行業有它的特點,平臺建得再好也得有人落地幹活,由於選取「地網」外包模式,菜鳥對合作快遞企業掌控力不足

雖然三通一達分別持有菜鳥物流1%的股份,但從他們AA指投資創建「蜂網」將業務直接指向智慧快遞、物聯網和雲計算,顯然是針對菜鳥的反抗動作

目前來看,菜鳥物流還不能完全駕馭和掌控其地網,而投資圓通無疑會加強其掌控力,特別是「最後一公里」的遞送與服務能力

著眼全球化格

跨境電商和農村電商是阿里電商目前著重發力的市場,農村電商有阿里投資的日日順保證(在2800個縣建有配送站),但跨境電商的物流環節還沒有成熟

阿里巴巴CMO王帥在20147月對商務部的公開回信提到,阿里於國外也在積極拿地,致力於全球化物流網絡建設。但依舊是那個道理,搭了檯子得有人唱戲,而圓通恰巧在跨境電商物流上有所動作(具體見下文)。想必此次投資之後,天貓國際的物流服務會有新的提升

圓通為何開放股

介入產業上游之心久

20147月,三通一達曾抱團取暖,合資成立「蜂網」,主要業務為集中採購各類裝備和材料、推廣應用快遞智能自助櫃和跨境電商。從中大可看出三通一達想要通過自身觸及產業上游,完成轉型。但蜂網成立至今並未看出有何成就

圓通這次對阿里開放股權恐怕也是發現,在大數據的體量和技術上無法越過阿里,不如與其合作

 成本上升加快,不想再打快遞價格

2013年初就圓通就曾計劃上市,但隨後兩年國內快遞業進入了產品嚴重同質化的價格戰,雖然快遞業務不斷增長,但由於租金、人工、設施等所有成本都在上漲,快遞行業利潤情況卻很微薄,無限推遲了其上市計劃。圓通董事長喻渭蛟曾提到,在2014年夏天以後跌至1元以下,基本上利潤已是臨界點,預計2015年,每完成一筆業務的利潤可能不到0.5元,不排除虧錢的可能性

快遞業有自己的倉儲,砍掉後進駐菜鳥會降低成本,有所改變。而圓通也許盼望此次變動能將自身從快遞業的惡性競爭中抽離出來,產生新的化學反應

業務創新,意在跨境電

喻渭蛟提到:「我估計從2015年開始的三年,中國快遞會出現行業第二次動蕩。同樣的,這也是行業第二次創新能力的開始,也會帶來第二次發展。

對於此次引入阿里的投資,喻渭蛟14日晚間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引入阿里是希望雙方能夠共同打造國際化的快遞企業,增加產品的多樣化,提升最後一公里的服務體驗,「目前國內民營快遞與UPSFedEx等國際快遞巨頭還有不小差距,不管是在管理團隊,還是運營網絡、資訊系統上,而相信阿里在縮小這些差距上會有所幫助。

參照喻渭蛟的回答,以及圓通此前在上海聯合13家國際快遞意向合作夥伴宣佈成立「全國包裹聯盟」、上線海外直購電商平臺「一城一品」、聯合菜鳥推出中韓國際貨運航線等動作,不難看出圓通希望靠跨境電商物流業務走出快遞業困局的決心

從同時牽手中國郵政、澳大利亞郵政、巴西郵政,入股新加坡郵政,與義大利、法國政府簽署合作協議等動作來看,阿里對跨境電商業務野心勃勃,此次入股後會不會給予圓通一些優先權和資源,從而產生創新突破、吸引更多的快遞企業投入懷抱,值得注目

這次投資打破了阿里與「三通一達」快遞企業既有的平衡。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

目前,包括申通、圓通、中通、韻達等「三通一達」快遞企業,70%以上的貨量都來自為淘寶商家進行的遞送,幾家也都參與了阿里打造的菜鳥網絡的投資,分享菜鳥網絡的數據資訊。「阿里投資圓通後,資訊獲取和業務方面是否會有優先權,都值得關注,也會對其他競爭對手產生影響。」「三通一達」其中一家快遞企業的管理層告訴記者

From 虎嗅


 阿里投資圓通,兩家公司各在圖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