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有不少過度關心孩子的家長,他們幫孩子穿鞋、替孩子收拾玩具。可是,家長過份的熱心往往不利孩子健康成長,因為他們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沒法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而下文提及的「狐狸法則」,或許可以幫助家長,培養出擁有獨立個性的孩子。
何為狐狸法則?
一個寒冬,狐狸富來普和萊拉相愛了,他們生了5隻小狐狸。在一次覓食的時候,萊拉不幸被手槍打中而死,富來普擔負起撫養孩子的重任。他沒有像母雞孵小雞那樣,把孩子們保護在身下,而是讓他們自己獨立生活,因為富來普知道,沒有誰能把孩子供養一輩子。後來,小狐狸們長大了,學會如何生存,也變得更加健康強壯。這就是大自然中普遍流傳的狐狸法則:「愛孩子,便要讓他獨立」。
案例劇場
5歲的萱萱聰明伶俐、活潑可愛,可是老師卻發現她的依賴性太強,凡事都要喊老師幫忙,好像吃飯要老師餵;午睡要老師給她脫鞋、脫衣服;就連上洗手間也離不開老師……每當老師讓萱萱自己完成某事時,她總以「我不會」為理由而拒絕。
後來,老師把這個情況告訴了萱萱的家長,萱萱媽媽聽了,無奈地說:「有一陣子,萱萱遇到事情總要自己做,可是我嫌她煩、動作慢,便替她做。因此,現在的她變得相當懶惰,什麼都要大人幫忙,就算我們想讓她自己做,她也不願意。」
故事中萱萱的表現,原因在於家長沒有讓她意識到「自己的事情就該自己來做」的道理,亦沒有讓她養成獨立的個性。從心理角的角度來說,「自己來」意味著孩子自我意識及獨立意識的萌發和增強;從教育角度說,「自己來」有助於培養孩子獨立自理及自信心。著名教育家卡爾•威特認為,對孩子獨立能力的培養,是對孩子的一種真愛,而對孩子的溺愛和嬌寵,則是他們形成獨立人格的最大障礙,只會讓其在將來的生活中吃盡苦頭。
資料來源:PCba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