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通常認為汽車是一項成熟的產業,但同時又成熟到令人乏味,想想看過去半個世紀汽車行業裡有哪些真正的創新?但最近汽車行業正在發生一些奇怪而有趣的變化——很多矽谷公司正在「入侵」這個行業。首先是特斯拉,接著Google,也包括Uber,如今輪到了蘋果

根據Bloomberg報道,蘋果公司已經秘密組建了一支200人的汽車研發團隊。財大氣粗的蘋果用豐厚的薪水和獎金吸引汽車行業的優秀人才。電池製造商A123 System公司就蘋果挖其員工提起訴訟。更有未經證實的傳聞稱,蘋果公司的目標是在2020年前研發出自己的電動汽車

從傳統汽車的角度來看,硬體一直以來是汽車的核心,複雜的機器需要複雜的工業加工。進軍工業領域需要大筆投資,即使成功也不意味著盈利。從克萊斯勒創建以來,特斯拉是美國第一個盈利的新型汽車製造商。

特斯拉的機械人組裝車

那為什麼蘋果這家在消費電子領域做的風生水起,又是全球最賺錢的公司之一要進入汽車領域呢?原因並不複雜,隨著汽車傳統硬體造價降低,工藝簡化,汽車的核心價值體現了晶片、傳感器、軟件等幾個方面——而這就像如今的電腦一樣

未來主義者,Singularity大學未來學習主席Paul Saffo表示:「這裡研究的是一系列新型設備,只是碰巧看起來像汽車而已。

這可能解釋了為什麼蘋果以及一些科技公司會對汽車感興趣。但傳統工業的規則依然存在:從頭開始進軍汽車產業並且從中獲益很難。就連已經入行十年的特斯拉,依然直接或間接的從政府電動汽車支持項目中獲益

對矽谷公司來說,是否與那些「老古董」般的汽車製造商合作,並沒有達成共識。當然,如果蘋果也任性一次,完全可以用1780億美金買下一家汽車公司,要知道,蘋果目前的市值也突破7000億美元。

但不管採用那種方式——自建團隊、工廠,或外包貼牌、或合作,科技公司們必須抓緊時間搞清楚汽車製造的流程。

傳統汽車有太多零部件,這可能是新型汽車企業的機

長期以來,公眾普遍認為,汽車製造行業技術門檻高也不容易盈利。但在機械人技術、3D列印、計算機輔助工業技術的作用下,整個汽車製造行業的規則已經發生了改變。

比如Local Motors這家「另類」的3D汽車製造商,它沒有宏大的研發中心,沒有龐大的組裝車間,也沒有強大的營銷團隊。但他們要做的卻是「引領下一代汽車的設計與製造,以顛覆性的產品、前所未有的服務徹底變革整個行業。」

未來,Local Motors要把汽車上千塊零件減少到20個。大多數汽車公司的零件來源於各式各樣的供應商。想像一下,如果大多數(已經減少了的)零件能內部生產,這的多簡單!

雖然現在還無法使用3D列印技術列印所有物品,但工業上的3D列印正在讓工業生產更有效率。

Elon Musk創立的Space X 正用3D列印技術列印火箭發動機零件,第一個列印的零件就是火箭發動機的氧化劑閥。Space X 將其用在獵鷹9號火箭的一台Merlin 1D發動機上面,該火箭20148月發射成功。同時,通用電氣將在他們下一代CFM跳躍式噴氣飛機引擎中將接入3D列印接管。每個新的GE接管都把18個零件整合成1個,這樣可以減輕飛機引擎重量,從而讓飛機發動變的更容易

如果3D列印能在火箭和飛機發動機方面有所作為,肯定也能在汽車行業引起轟動。另一方面,電動汽車以電動發動機結束了汽車中活塞和氧化燃燒噴油器的奇幻夢魘,這一次,汽車的零件再次被簡化

隨著汽車零件的簡化,組裝汽車也變得更簡單。汽車產業是使用機械人最多的一個行業,這些機械人正在加速發展,而未來的工廠甚至會比現在更自動化,成本更低

一個被簡化的金屬殼裡面有電池、無數的傳感器、一系列微晶片,這看起來和手機、電腦無異,只不過汽車相比起來更大,但若是造一輛汽車不過比造一部智能手機或一台電腦難一點點,那麼還會有什麼區別嗎

本文來源於微信公眾號:機器之心(almosthuman2014),參與翻譯成員:青澤萌、sungrass

From 機器之心

本文來源singularityhub,作者Jason Dorrier,機器之心編譯

 


 硅谷接棒底特律:這裡研究的是一系列新型設備,只是碰巧看起來像汽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