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圖騰與禁忌

心理學一向給人一種高深難懂的感覺,一個個的理論及專有名詞使不少人卻步,但心理學則是十分實用,心理學能應用於人的行動,思想,筆者今次寫的「圖騰與禁忌」一書,是佛洛依德的著作,明明是一百年前的著作,卻十分應用於現今的世代。圖騰與禁忌存在於每一個時期,其改變是圖騰與禁忌的對象,筆者不是一個心理學專家,只是發現佛洛依德所言與現時的社會情況十分相似,從而做一個對比。

佛洛依德在書中指出圖騰的是一種宗教信仰及社會結構,圖騰是一個符號象徵,一個圖騰代表一個意義,一個組織,而禁忌則是不可接觸的對象,既崇高又神秘危險,當中有一句名句「觸犯禁忌的人,本身也將成為禁忌。」,當然佛洛依德所提出是一百年前的例子,無奈一百年前的理論至今依然適用,而學聯則成為香港社運的圖騰與禁忌。 不少人很容易就會有一些前設,例如「民主黨」就是爭取民主,「學聯」是學生組織,學生組織就是純真,沒有機心,這些前設就是一種圖騰的表現,人習慣將圖騰的印象當成一種真相,圖騰是心理表現。說穿了,圖騰就是一種偏見,圖騰慢慢變成一種宗教式的信仰,「不要問,只要信」是一種表現,圖騰的出現,就會形成一種禁忌,不可質疑,不可反對,反對圖騰就會變成禁忌。

學聯在雨傘革命期間慢慢成為了社會運動的領導,每一晚在大台上發言,唱歌,這個印象已經漸漸在人的心目中成形,學聯就成為了雨傘革命的圖騰,人開始盲目相信學聯,把學聯當成不可批評的對象,這就可以理解為何有人「拆大台」時,這麼多人指責他們可恥。反對學聯就成為一種社會運動的禁忌,因為圖騰的形成已經象徵一個類社會結構出現,人為了避免固有的社會結構被破壞,便會維護圖騰的形象,這是一個必然的出現,所以不必驚訝為何有這麼多人盲支持學聯,這只是一個心理現象。

 

作者:段天狼(本文章由聚言時報授權提供)


 書評:圖騰與禁忌 佛洛依德(段天狼)

 https://www.facebook.com/GaldenPolymer/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