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應對電腦從台式機和企業服務器向智能手機和大數據中心(別名「雲」)的轉變時,微軟反應笨拙。為使微軟重煥青春,CEO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上任14個月以來竭盡所能結束公司對Windows的依賴,並努力將微軟轉變成一家「構建人們喜愛之物」的公司。如果他能做到這一點,那麼,微軟到50歲時可能還會繼續興盛。

從超越王者到被新王超越

「你想怎樣?乾死Windows?」上世紀 90 年代末,哪個員工要是不識好歹要在自家旗艦操作系統頭上動土,一定會被時任微軟大boss的比爾·蓋茨罵個狗血淋頭。到了2000 年,史蒂夫·鮑爾默接替蓋茨后,在這家總部設在華盛頓州雷德德的公司Windows依舊是金科玉律。微軟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強化Windows,不斷鞏固它壓倒性的統治地位。也是如此,許多公司內部的優秀創意都被這種」戰略」扼殺了。

而今天的雷德德已是另一番天地了。去年上任的CEO薩提亞·納德拉不願提起」戰略」一詞,並說,他現在只會告訴員工」做人們喜歡的東西」。而他所所做的一些事情在兩位前任看來顯然是要」乾死 Windows」。該公司最受歡迎的文字處理、數據表格和其他應用套件Office現已登陸了運行別家操作系統的移動設備。對於過去被其視作詛咒的免費」開源」軟件,該公司擺出了擁抱的姿態。去年十月,在舊金山的發布會上,納德拉的一張幻燈片上寫着:」微軟愛 Linux」。與此相反的是,鮑爾默曾將這一開源操作系統成為」毒瘤」。

4 4 日,微軟將要慶祝它的 40 歲生日,公司高管和股東定會若有所思地回顧這家公司已經逝去的青春。微軟問世那一年,Captain & Tennille憑借一曲「Love Will Keep Us Together」登頂了美國各大音樂榜單,20年後,這家公司超越了當時步履蹣跚的科技巨頭IBM。而立之後,微軟一直以來最大競爭對手、只比它晚生一年的蘋果公司卻又把它甩在後面。

被動打破圍繞Windows的企業策略

納德拉重振微軟的策略便是盡一切可能地快速將這家Windows至上的公司轉變成一家為企業和個人提供多樣在線服務的全球化巨型數據中心網絡。他要做的是使這家用着12.3萬名員工、年營收870 億美元的巨無霸公司轉型,目前,他的開局還算不錯。

其他新老科技巨頭也正關注着微軟的轉型— — 這些公司或者正經歷着同樣痛苦的變革,或者也擔心未來自己也要涅槃重生。思科、EMC、惠普、甲骨文、IBM SAP — — 這些巨頭都要從一個計算機只是存在於個人的辦公桌上或在公司的地下室的世界轉入一個遠程數據中心與移動設備相連接、數據駐存于」雲」中的世界里。

諸如亞馬遜、蘋果、FacebookGoogle等公司都不斷警惕競爭對手企業能以新的技術」平台」上的應用程序引誘他們的客戶。這就是為什麼11 歲的Facebook 最近花了220 億美元買下了 WhatsApp這一快速增長的聊條應用后,又擲下20 億美元收購Oculus VR 這家虛擬現實眼睛製造商。

微軟對Windows的經營一直很明晰。確切地說,這一操作系統作為核心多年以來緊緊捆綁了這家公司的種種程序。八十年代,Windows取得了台式個人電腦的主導地位之後,微軟給它綁定了Office,從此,Office無處不在。當高性能的 PC,或稱服務器成為公司內部數據中心的標配后,微軟如法炮製,創造了一套與Windows緊密集成的服務器軟件,包括電子郵件系統、數據庫和其他商務應用程序。正是憑借著捆綁,上世紀 90 年代中期微軟取代 IBM 一躍成為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

所有這些程序都可兼容競爭對手的產品,卻又相輔相成。微軟的業務蒸蒸日上(也陷入反壟斷糾紛),這對客戶自然也是好事。然而,當計算步入雲時代后,這種模式打破了。軟件正在成為一項在互聯網上提供的服務,主要的是基於開放標準。」現在用多個廠商的程序要容易多了」。TechAlpha Partners咨詢公司的喬治·吉爾伯特解釋說」操作系統也成不了問題了。」

諷刺的是,微軟也是最早發現雲計算潛力的軟件公司之一。但是,對故有產品線的偏執維護又讓它喪失了先機。所以,2006 年,當它開始搭建Azure 雲計算服務時走的不過是將其專有程序複製到線上的路子。這便為其他雲計算服務商的市場留下了空間— — 特別是亞馬遜開始直接將計算能力出售給企業以便它們能運行任意的程序組合。同樣的,微軟也最先看到了掌上電腦(智能手機曾經的叫法)的前景。但它只是試圖強迫用戶在上面運行Windows,而不是像蘋果一樣開發新的更適合於手機的操作系統。

納德拉接任CEO前一直負責 Azure部門,通過降低雲服務價格、允許用戶自主選擇軟件,他挽救了Azure萎靡不振的命運。接掌以來,除了讓Office適配蘋果和Android 手機,他還為Office引入了一種」免費增值」模式:面向個人用戶(不包括企業用戶)的基本版是免費的,但其它功能則需付費才能使用。納德拉執掌下的微軟在別的方面也更為靈活,微軟和競爭對手打交道便是這樣。例如,Office在線版——Office 365用戶現在可以選擇將文檔保存到另一家企業軟件公司Box的服務器上。」他們以前把我們當死對頭呢,」Box的老闆亞倫·利維說。

納德拉能否力挽狂瀾?

納德拉還力圖振興微軟的內部文化,讓它回到了那個喇叭褲配大翻領的初創時代。微軟人現在非但不扼殺甚至還鼓勵員工在一個稱作」車庫」的公共網站上測試他們的」奇特想法「。這一計劃能將早期的產品帶給客戶試用,從而發現漏洞。微軟還收購了一批初創公司。其中就有就是流行在線遊戲Minecraft的製作方MojangAcompli,後者的電子郵件應用改名Outlook后已經成了微軟在蘋果和安卓手機上的電子郵件服務。

然而,迄今為止,在微軟即將步入第5個十年之際,納德拉最大的成就是為這家公司找到了一個長久的目標。他用兩句口號概括了微軟的目標。其一是」移動為先,云為先」:因為這是有增長的領域,所有新產品都應為此而作。其二是」平台和生產力」。Windows 仍然是一個重要的平台,Office仍然一套重要的生產力工具。但Azure 也正在成為一個日益重要和靈活的平台。在微軟推出的一些列生產力應用中便有類似蘋果Siri Google Now 的智能個人助理Cortana。它已經可以識別自然語言、回答問題並設定提醒;在將來它將能滿足用戶的更多期望,例如收集會議相關文件。

雖然業內觀察人士對納德拉目前的作為讚賞頗多,但他們也有幾個反覆提及的問題。一是關於人才。」微軟已經失去了很多偉大的人才,」哈佛商學院的Marco Iansiti 解釋說。雖然微軟也通過收購初創公司得到新鮮血液,但要繼續找到最好的程序員投入戰局就不容易了。另一個問題則是其軟件的質量。在過去,微軟一直賣力地向商業客戶證明其程序是可靠的,而當它試圖像一家初創公司一樣儘早發布產品后,它就可能變得不那麼」靠譜」了。

微軟的其他業務將何去何從也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有分析家一直呼籲微軟將這些業務打包出售。該公司的搜索引擎,Bing 似乎已經轉危為安了:儘管Bing已經虧損了幾十億美元,但不久就能盈利了;而且它也在為Cortana和其他服務提供重要的數據輸入。Xbox 遊戲主機,已經迷途知返,不再謀求成為客廳數字中心了。但在公司戰略轉型后,微軟前年為了挽救Windows Phones上最大的製造商而收購的諾基亞的硬件業務,現在看來似乎像是一個錯誤。

微軟的最大的問題財務狀況。隨着消費者和企業購買的電腦越來越少、越來越廉價, Windows 的營收也在下降。截至去年 12 31 日的季度,這一業務的收入比前一年下降了 13%。而包括 Office 365在內的商用雲業務方面,卻呈現出投入年年翻番的景象,年運營投入達 55 億美元。而這些業務對營收的貢獻微乎其微,所以自然是賠本買賣。此外,野村投行的Rick Sherlund認為目前還不清楚Cortana這樣的新應用程序將如何賺錢。」商業模式尚未形成。」

這些業務不太可能成為WindowsOffice這樣的現金牛(兩項業務分別貢獻了44% 58%的利潤)。舊版Office毛利潤率為 90%;而Office 365目前僅有 53%。在亞馬遜、谷歌和IBM日益激烈的競爭下,微軟雲業務的利潤將難以難有突破。花旗集團,最近預計亞馬遜雲服務的營收為-2%-3%。與其他企業相比,亞馬遜敢以更大的虧損來換取增長。

其他科技公司,無分長幼都想從微軟的中年危機中吸取教訓,他們學到的一課就是對於主打產品的過度保護、過久依賴終會釀成不可忽略的危機。

對此,蓋茨難辭其咎;鮑爾默雖然擅長進一步壓榨Windows這頭現金牛,最後卻因為停不下來而對移動和雲帶來的危機反應遲鈍。現在,為了消除消費者、分析師和科技人才對這家公司正在走下坡路的印象,納德拉不得不迅速行動。

From 經濟學人

虎嗅注:微軟已經40歲了,這位幾乎伴隨着個人電腦歷史的軟件巨擘,來到移動互聯網時代卻忽然有些蹣跚了——正值壯年的微軟何以突然變得不再那麼令人景仰,並不成功地收購了諾基亞看起來更折射了微軟在當下的某種困境。從比爾·蓋茨到鮑爾默,再到如今的掌門人納德拉,當微軟的創始人退休而邁入職業經理人時代,巨人該如何前行,該如何破局中年危機?

本文原文自《經濟學人》,譯者,treigle,轉自cnbeta,原文標題:《經濟學人》:四十不惑,微軟能否重煥青春?,虎嗅略有編輯。


 微軟40歲了!中年危機怎麼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