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十八區區議會在97回歸逐漸染紅,到如今已經是一片紅海。區議會本身已經沒有太多權力,現在更加突顯橡皮圖章的角色。平時大家對區議員的期望,可能只是改善社區環境、個案跟進、處理投訴、舉辦康文活動等等,但其實最重要的職能是在議會之內,只不過往往為人所忽略。
政府在推出政策時,會派出官員到區議會進行咨詢工作,聽取各議員的意見去優化政策,甚至決定是否推行。在建制派當道的區議會內,通常都歌舞昇平地擁 護方案,即使遇到反對聲音時,由於只是少數,所以根本不被、亦無須被政府重視。對於一些有負面影響的地區政策,當區區議員當然會出聲反對,而護航的建制派 議員更會開口大鬧。這並不意外,因為他們心知肚明,只要沒有人就政策提出正式動議,任何反對聲音都只會被視作意見而已,毫無約束力。
在這極不平衡的地區議會內,泛民提出的動議根本不可能獲通過,當然建制派亦不會貿然作出動議,因為動議需要投票表決,是人是鬼會列明在會議記錄之 上,背棄民意無所遁形,若選擇依從民意而不遵從中央路線,後果亦很嚴重。而且區議會的動議是真的有法定效用,例如城規會必須就任何土地改變用途的申請,考 慮區議會的意見,假如真的通過了反對決議,城規會批准申請的機會是近乎零。
現時梁振英四處盲搶地,近來四處在地區見縫插針,建制派尤其是一眾「梁粉」只會口中說不,但絕不敢提出動議。為保選票,開會過後當然會掛上反對橫額、收集簽名、舉行居民大會、提交聯署信等等的指定動作以示忠貞,但實情是居民早已被蒙在鼓裡,任人魚肉。
有所不知的區議會(譚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