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於台灣高雄的小漁港,鄉村的貧困匱乏沒有限制住這位注定成為作家的女孩的童年;這個窮困的環境,使她內心中對土地的同情和熱愛,從此滋長不息,所以她熱愛土地、熱愛她的鄰里,所以才有這個年代的《大武山下》。
對龍應台來說,人生或者說是她的學術生涯很重要的一點,是進入國立成功大學就讀外文系的日子。在龍應台的散文集《我的不安》當中,她花了許多的筆墨描寫上大學對於她這樣在鄉下長大的孩子而言,是如何開拓了她的眼界、她在大學之中參加的哪些活動、認識的哪些人,令她銘記至今。
大學畢業後,龍應台赴美堪薩斯州立大學攻讀博士。在美取得學位後,龍應台旅居歐洲多年,後又受聘香港大學、城市大學而長住香港,因此有了《龍應台的香港筆記》、《思索香港》等書,而在龍應台的寫作特色中最突出也最具爭議的,就是她以她知識份子的視角、出身小漁村的鄉下孩子的語氣,凌厲質問社會和世界。
龍應台在整個華語文壇影響力之大,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因為龍應台來自台灣鄉下漁村,出生於亞洲最傳統最平凡的環境,但是這樣的龍應台在台灣發表的《野火集》、《百年思索》、《世紀末向你走來》等書中,文字批判力道之強、言語質問語氣之厲,用的卻是最純樸最直白的文字,她跟你談學術,但是她是用聊的,她是帶領華人開始關心國家、公民、人文的一代重要作家。那樣單純的年代,龍應台用她的文字請她的讀者們與她一起思索、懷疑、叩問。
有人說她的文字煽情,煽動讀者的同情和共感,但是這樣的文學型態本來就是華語文學中少有,憑何批判?作為女性,龍應台說不上是第一人,卻絕對有她的開創性和她不可抹煞的貢獻。
sources: facebook
全世界的華人都在讀!女作家龍應台的凌厲與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