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3日 AM 730《鈺成其事》

170803_勇氣可嘉.jpg

自從6月中有消息傳出,說蔡若蓮可能獲任命為教育局副局長以來,反對派對她的攻擊一直沒有停過;她的任命正式宣布之後,攻擊當然不會停止,且作出任命決定的林鄭月娥也成為攻擊的對象。

攻擊者反對蔡若蓮出任副局長的一個理由,是她在去年的立法會教育界功能組別選舉落敗了。攻擊者說,這表示她沒有民意支持。其實眾所周知,在歷屆立法會選舉,教育界議席都是教協的囊中物,從來沒有挑戰者可以對教協的候選人構成實際的威脅。在歷屆的挑戰者中,蔡若蓮贏得的票數和得票率都是最高的。這反映了她在選舉中的出色表現:任何公道的觀察者都會承認,她在選舉論壇上的表現起碼不會比對手遜色。

蔡若蓮沒有贏得議席,是香港教育界政治力量對比的現實所決定的,絕對不說明她沒有當好問責官員的能力和承擔。至於說輸了選舉的人不應出任官職,那是針對個人多於講民主原則;輸了選舉之後獲任命當官的大有人在,舉世知名者有末代港督彭定康。

有攻擊說蔡若蓮「立場偏頗」,所以不適合當教育官員。公眾人物對有爭議的問題採取清晰的立場,必然有反對者和支持者;政治立場相反的人指對方偏頗,不能當作客觀評論。怎樣才是偏頗,不同的立場有不同的標準。例如說蔡若蓮做了副局長便會推行國民教育,即使這是真的,便算是「立場偏頗」了嗎?如果說任何形式的國民教育都不准推行,那又是不是偏頗呢?

有攻擊者指林鄭月娥只挑選建制派的人加入她的團隊,不是奉行任人唯才的原則。蔡若蓮是來自建制派;問責團隊裡的成員除了公務員出身的之外,確實是大部分來自建制派。但這是無可避免的,也是理所當然的:在有才能的人當中,只有支持政府的才會願意加入政府,也只有支持政府的才會被邀請加入政府。正如民主黨主席胡志偉前些時接受我訪問時說,反對派有反對派的角色,他們連行政會議也不會加入,要出任問責官員自然更難了。

在猛烈的攻擊之下,林鄭敢任命,蔡若蓮敢接受,勇氣可嘉。現在要看除了勇氣之外,她們是否也有足夠的智慧,應付迎面而來的挑戰。

本文由作者授權,從 http://tsingyoksing.hk/ 轉載


 勇氣可嘉(曾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