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還不知道55°杯是什麼,那你一定是不刷朋友圈。引用兩段媒體的報道介紹下這個杯子:
一款被譽為「喝水神器」的55度杯在市場上悄然流行,並成為朋友圈裡議論的熱點。據介紹,這款飲水神器可以將所有高於55℃的液體冷卻,也能把低於55℃的冷水加熱,從而達到最適合人體飲用的溫度。
一個正版55度杯零售價格將近300元,吸引了不少喜歡獵奇的消費者選購。然而,近期關於55度杯的各種「揭秘」開始在網上流傳開來,還有各種「姐妹版」水杯紛紛現身,網購平台上價格也是參差不齊,從十幾元到數百元不等。
同期還有一些文章開始對這個叫55度的神杯扒皮,稱其為「騙局」。
《第一財經日報》最近採訪了55℃杯的始作俑者洛可可有關人士,裡面提到的原理,供參考。
55℃杯的神奇:
√ 快速降溫升溫可實現
首先,55℃杯確實能實現快速降溫和升溫。原理簡單來說,就是杯子的特殊材料與水進行了快速的熱量傳導。
洛可可集團首席設計官連振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55℃杯的材料分為三層:導熱層、微米相變材料和隔熱層。與水直接接觸的導熱層採用食用級的304不鏽鋼,負責快速傳導熱量;中間的微米相變材料則負責快速吸熱,實現降溫和短期儲熱的功效;最外面的隔熱層由食用級的304不鏽鋼和食用級的PP組成,保證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適性。
因此,「加入沸水變成溫水,再加入涼水又變成溫水」的神奇效果是因為水和杯子發生了兩次熱能交換。第一次裝入100℃的沸水,於是水的熱能通過上述材料傳給了杯子,使水的溫度下降到約55℃,第二次則是杯子儲存的熱能傳給了第二次倒入的涼水(與室溫相同),使其溫度加熱到了約55℃。
熱能的交換是由於溫度差的存在而導致的能量轉化。兩次傳導後的平衡溫度都在55℃左右的奧秘就在於微米相變材料,這也是55℃杯的創新技術。
據連振介紹,正品55℃杯微米相變材料符合歐盟RoHS標準,經過1年多的時間研發完成,已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用新型專利證書(編號為201320414844)。
浙江某大學的熱能學教授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證實,採用這種微米相變材料的確可以實現降溫和升溫至55℃左右的效果。如果不考慮研發的成本,這類材料本身並不昂貴。
1月7日,為了澄清市面上流傳的55℃杯含有「三水醋酸鈉、十二水磷酸一氫鈉、明膠」等廉價材料的說法,洛可可集團專門在全國各地召開了說明會。在說明會現場,該公司展示了來自廣州中譜技術檢測服務有限公司的檢測報告,結果顯示未從55℃杯中檢測到三水醋酸鈉;另一份報告則稱微米相變材料符合歐盟RoHS標準,即這類材料中不含有「環境管理物質中禁止使用物質、計劃廢除物質以及削減物質(有害物質)的混入和使用」。
55℃杯的不神奇:
√ 不是永遠的55℃
從概念和創意上來說,55℃杯是巧妙的。用洛可可創新集團創始人以及55℃杯發明者賈偉的話來說,55℃杯抓到了用戶的痛點,那就是安全和健康。最初設計55℃杯的靈感就來自於賈偉的兩歲女兒被開水燙傷的意外。
連振也表示,55℃杯在理念上的設計比技術的創新更重要。
為什麼說沒那麼神奇?通過上述的分析,聰明的讀者應該已經有解。為了符合熱能交換的規律,實現降溫和升溫須符合一定的順序。也就是說,必須第一次裝入沸水,降溫後倒出,迅速再裝入涼水才可以。
正品55℃杯的說明書上也明確寫道:第一杯開水喝完,若再次注入100℃的開水,中間需要等待約1小時才能降溫。同理,如果第一次就裝入涼水,也絕不可能會自動升溫到55℃。
本報記者用正品55℃杯做了個小實驗。首先將沸水倒入正品55℃杯,蓋緊杯蓋搖晃一分鐘後,打開用水銀溫度計測量,發現溫度為50℃左右;緊接着再倒入涼水,同樣密封蓋子搖晃一分鐘後,測量其溫度則為40℃左右。當時的室溫為10℃。
連振告訴本報記者,「55℃」並非精確的數字,該杯子更多的意義在於健康和安全的理念,提倡中國人多喝溫水而非偏熱的水以保護食道,同時也盡可能減少被熱水燙傷的意外。
另外,55℃杯的材料雖然有一定的保溫效果,但只能在短時間內實現55℃左右的保溫。
還有,55℃杯一般只能裝飲用水,說明書上也明確,禁止裝入碳酸飲料、酸梅汁或牛奶等飲料以防止腐蝕杯體材料。若放入含鹽分的食物及湯品,請須于12小時內取出,並將杯體清洗乾淨。
綜上,任何液體裝入55℃杯永遠都是55℃的神話不存在。
有消費者也提出,55℃杯重達600克,外形500ml卻只能裝280ml的水,存在偏重且容量小的不足。
55℃杯的「神奇」與「不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