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18 吳靄儀 法政隨筆
(圖片來源:oupchina)
我對香港的出版文化常懷非分之想,就是渴望看到以促使好書面世為己任的典雅時代的出版商和編輯。像維珍妮亞.吳爾夫夫婦營辦的Hogarth Press 當然是異數,但直至上世紀中葉,大出版商如Routledge、Jonathan Capa 等,都有文化人為編印人,肩負發掘和整理有意義的著作的重要任務。好的著作和作品,甚少是從天而降的,更多時,是有識見和耐心的編者,令埋藏在黯啞外表後的作品發出真正的光芒。曾幾何時,我們已接受了純商業的出版業為常態,編輯只不過是平常工序的一部分,我的渴望,早已完全不切實際了。
今年書節,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我的旅遊文集《雲心所往》,是個令我十分感動的例外。這本文集的概念來自編者劉偉成,他重看了我多年來的文集及未曾結集出版過的專欄文章,決定以旅遊為主題,出版一部選集,並以大量優美的插圖,配合文章的意境。結果,單是選圖、版面設計及編印,就花了兩年工夫,還沒有把前期的審稿、選稿計算在內。以這樣的態度出版一部文集,在香港來說,想必是十分奢侈的了。但最令我感動的是編者對我寫作用心的了解,和執意要令讀者感受得到。我寫文章,從來都是用心而懇切的,但從來都視為不外供讀者消遣。我沒想過會有人把我三十多年的文章,由頭至尾看遍,最後才在序言中告訴我,正是文章年代的跨度大,才看到作者如何保持初心,看到吳靄儀這個人,他反而覺得「這冊旅遊文集蟄伏了三十年」,終於面世。
起初,我沒有探究為何以旅遊為主題,始終,我不算是遊遍天下,而亦不足以做任何地點的旅遊指南,我也是看到了編成的書,才醒悟編者要捕捉的,是作者在異地對故土觸及的憂思,在本土對異鄉的懷念。此書從一九八○年代的劍橋,寫到二○一六年的菜園村,其中四篇長文,兩舊兩新,舊作之中,編者最愛〈雨中的莫斯科〉的悒鬱;新作之中,他感受到作者對菜園村的依戀。兩篇新作共二萬字,是編者迫我寫的,於是我迫編者作序。插圖斯文,令人欣慰,〈編者序〉則是全書最美的文章,詩人筆觸,名不虛傳。7 月25 日書展中我與沈旭暉教授對談不一樣的旅遊心得,當有驚喜。
蟄伏了卅年的旅遊文集 (吳靄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