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電影故事的橋段中,主人翁會忽爾變成另一個與本身性格和說話方式不同的人,就像鬼上身一樣,但一段時間之後,主角又再回復正常。以上的情節很可怕嗎?但其實是真真正正地存在於現實的世界之中,是一種稱為「解離性人格疾患」,亦是我們想聽到的人格分裂。

解離性人格疾患、多重性人格疾患,其實都是同一種心理病,但由於人們對其認知度低,因此會被誤認為精神分裂。根據早期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上記載,最初該病稱為多重人格障礙(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MPD),其後才更名為解離性身份障礙(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DID),指一個人具有多於一個人格,情況就如「一個身體內有幾個靈魂」。

長久以來,人格分裂在社會中只有很少的病例,很多精神科醫生、心理學家、社工等不同範疇的專家都指此病非常罕見,但亦有指是因為臨床工作者對於該病的認知不足,才會誤診,又或是病者或其身邊的人過於迷信或諱疾忌醫,才令很多真正有需要的病人被忽略。

以真人真事記錄的《二十四個比利》一書為例,主角比利·密里根(Billy Milligan)就是一個存有24個人格的多重人格患者,由於孩童時代的他受到繼父的性侵和虐待,因此令他內在不斷分裂出24個人格,最後因為其中一個人格犯案,在他的律師追查及醫生的幫助之下,終於得到適當的治療。

其實多重人格的病人內在每一個個別的人格都會穩定、完整地發展,並會有其思考模式和記憶,而分裂出來的人格可以有很多種,包括不同的性別、年齡、國籍、族裔以及物種。不同的人格會輪流交替地出現,主宰患者的思想及行為,而原本的人格也會失去意識,就像沉睡了一樣。如果分裂出的人格彼此間知道對方的存在,就稱為「並存意識」(co-consciousness),如果並存意識較好的話,更可以進行內部溝通或會議;相反地,如人格之間並不知對方的存在,就會出現嚴重的「遺失時間」現象。

為甚麼會出現人格分裂呢?其成因又是甚麼呢?有專家指,多重人格與童年時的創傷有很大的關係,因為在孩童時期,亦正正就是人格確立的階段,當受到超乎其承受能力的衝擊時,患者就會以「放空」的方式,令自己墮入一個「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虛假感覺,特別是長期受到嚴重傷害的人來說,他們經常都會用這種方法來保護自己。

要醫治多重人格,需要很多年的時間,醫護人員要在多個人格之中,找出一個熟悉其他人格的內在人格,稱之為「內在自助者」(Inter Self Helper,ISH),並使其成為核心的人格。透過人格與人格之間的交談,令他們彼此認識,然後再找出性格相似的人格作為融合,從而逐步減少人格,最後就是整合為一個整體。但就算成功,病人也有可能因為外界的壓力,再次出現人格分裂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