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拉寶娃服用禁藥米曲肼事件持續發酵,繼Nike、保時捷和泰格豪雅先後宣布中止與莎娃的合作之後,聯合國又在近日發表聲明,將暫時收回其親善大使一職。莎娃自2007年2月起被任命為聯合國開發合作署親善大使,由於自己的家庭也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泄露的受害者,在過去9年中,舒拉寶娃在協助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災復原行動方面不遺餘力。
雖然相比起其他巨額商業合同,聯合國這份合同的薪水只有象徵性的一美元,但莎娃認為一直認為這是一份最值得驕傲的合同。並且,作為親善大使的莎娃曾自掏腰包,捐出了十萬美元去幫助那些經歷了世界上最嚴重的核事故而被迫躲在鄉下的倖存者,並建立了一個慈善基金去努力幫助災後的救助工作。「UNDP十分感謝舒拉寶娃女士這麼多年以來的努力,尤其是在切爾諾貝利核災難的救助上。」聯合國一位發言人說:「但是,考慮到她最近的聲明,我們在上周決定在她接受調查期間暫停她親善大使一職以及任何相關的活動。」
不過儘管被聯合國暫時停止了大使身份,莎娃仍堅持對切爾諾貝利核災復原行動的救助,莎娃糖果每出售一袋,將有一美元通過舒拉寶娃基金會捐贈給切爾諾貝利的建設項目。
而此前,就在舒拉寶娃在洛杉磯公布禁藥事件後的不到六個小時,Nike總部便發暫停與舒拉寶娃的合作聲明稱:「對於舒拉寶娃試用禁藥消息,我們感到難過且震驚。我們決定在調查期間將暫停與舒拉寶娃的合作關係,將會持續追蹤調查發展。」要知道Nike可是第一個與莎娃簽下贊助合同的商業品牌,1998年,在莎娃年僅11歲時,Nike就看中其潛力,與莎娃簽了不下七位數的商業合同。2010年初,莎娃又和Nike公司簽下了一份為期八年、價值7500萬美元的新合同。在新簽訂合約中,Nike公司還專門設置一條莎娃專屬的球衣生產線,她本人可以參與到自己的球衣設計中。
隨後瑞士名表品牌泰格豪雅以及保時捷先後與莎娃撇清關係。其中,泰格豪雅在終止合約的同時還表示不再與俄羅斯人進行合作。據《紐約時報》報道,遭三大公司的暫時或永久解約之後,莎娃的損失將超過一千萬美元。而在過去的11年裡,舒拉寶娃蟬聯被《福布斯》評選出的收入最高的女運動員。
圖片來自《金融時報》
繼3月7日舒拉寶娃召開緊急新聞發布會以來,圍繞莎娃和禁藥米曲肼的猜測和爭議從未停止,事件本身也不斷發生着一些變化,爭議主要圍繞兩點:1、米曲肼是否該算禁藥;2、將米曲肼列為禁藥是否已經超出了體育的範疇,而與政治打壓有關:
爭議:米曲肼是否該算禁藥
米曲肼(Meldonium)(亦有報道寫作「米屈肼」),是一種在上世紀70年代,由前蘇聯時期的拉脫維亞研製,臨床方面主要被用來治療心絞痛、咽喉痛和心肌梗塞等病癥,可以有效治療慢性心力衰竭。阿富汗戰爭時,前蘇聯軍隊曾使用該藥物來提升士兵體能。時至今日,不少運動員仍有服用該藥物,在去年,接受藥檢的4316名俄國運動員中,有724位曾服用,比率高達近17%。舒拉寶娃表示自2006年以來,她和她的姐妹由於家族有糖尿病史一直在服用米曲肼。
但一項由美國奧委會、美國職棒大聯盟及美國反禁藥機構資助的研究指出,米曲肼能提高血液帶氧量,有助提升耐力和加快運動後復原時間。隨後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ADA)宣布把其列為禁藥,於2016年1月1日起生效。
而據央視報道,這項美國實驗室的檢測是否具有足夠說服力也存疑:
在美國,米曲肼是不被允許公開銷售的處方藥,但在前蘇聯和東歐國家,這種藥物隨時能買到,甚至被當做一種維生素類的飲料使用,用於在激烈的運動中保護人的心臟,促進血液循環。
據報道,在去年,造成俄羅斯人死因最大的疾病就是心臟病,所以主要針對心狹症而開發的米曲肼是俄羅斯人的常備藥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發明米曲肼的卡爾文什及生產商格林戴克斯(Grindeks)都認為,服用藥物不會對體育競技構成不公。
米曲肼風波背後,是俄羅斯「興奮劑文化」還是政治打壓?
去年11月,世界反興奮劑機構發布調查報告,證實俄羅斯田徑協會「存在大規模使用興奮劑」的情況,隨後國際田聯做出裁決,俄羅斯田徑運動員被禁止參加包括田徑世錦賽和奧運會等在內的一切賽事,同時,俄羅斯反興奮劑機構RUSADA被叫停。
在此期間,《紐約時報》發表的一篇文章中稱,世界反興奮劑機構發表的長篇報告中描述,舊的蘇聯體制的痕跡尚未消除,現在俄羅斯體育項目中普遍存在的「有組織」、「系統醒」的興奮劑文化,俄羅斯頂級運動員多年來參與系統性的使用興奮劑的項目,俄羅斯的一些體育官員也涉及其中。
據世界反興奮劑機構的數據,俄羅斯2013年的興奮劑違規情況比任何其他國家都多:共計225人次,佔全球所有違規行為的12%。約20%的俄羅斯違規情況涉及田徑運動員。受報告牽連的包括運動員、教練員、訓練員、醫生,以及包括俄羅斯反興奮劑組織在內的一些國家機構,還包括莫斯科的一個得到官方認可的實驗室,該實驗室曾負責2014年索契冬季奧運會的興奮劑檢測工作。而報告的製作組織也已將「大量數據和趨於證明犯罪行為的信息交給了國際刑警組織」。
而另一方面,俄羅斯田徑運動員遭集體禁賽,俄羅斯反興奮劑機構叫停失去話語權,隨後世界反興奮劑機構又將俄羅斯常用藥米曲肼加入禁藥名單,導致截至目前,已經有包括莎娃、花滑名將卡捷琳娜·博布羅娃、俄羅斯蛙泳世界冠軍埃菲莫娃、速滑名將帕維爾等10名俄羅斯運動員因服用該藥物被查出藥檢不過關。這些事件加在一起,使得俄羅斯體育界一直有意見認為,禁藥事件具有針對性,是美國為首的西方對俄羅斯的政治打壓。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就表示,為達到某種目的而將體育變成政治工具的企圖是「不允許的和不可原諒的」。而普京最近的表態則將事件歸咎於俄體育官員辦事不利,不應將米曲肼事件政治化。
自米曲肼上榜禁藥名單後,眾多俄羅斯和東歐運動員紛紛「中槍」,這真是舊蘇聯體制遺留下的「用藥傳統」?或是政治打壓?而無論答案是哪一個,此次風波都說明有什麼東西正污染着體育。
舒拉寶娃禁藥風波,背後到底是俄羅斯的「興奮劑文化」還是政治打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