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上的數個星期,本網都是以香港的供水服務為主題,介紹了大潭、薄扶林、香港仔、城門、九龍及黃泥涌等,6個於戰前就已經建成並開始為香港提供水源的水塘。這些充滿歷史意義、被政府評定為古蹟的水塘,至今仍為香港服務。除了水塘之外,大家又知道,本港的水源亦有部份是購自中國的東江嗎?

在香港開埠初期,本港因天然資源缺乏,只能依靠山澗及雨水作為主要的水源,但是隨著人口增加及社會急速發展,香港亦面對嚴重缺水的情況,雖然當時的英國政府在本港興建了多個水塘,但仍多次出現旱災,於是香港政府於1920年構思向中國廣東省購買淡水,以穩定水源的供應。結果被稱為東江水的東深供水工程(全稱東江─深圳供水工程)於60年代獲得落實,並一直沿用至今,成為本港目前最主要的水源。

落實東江─深圳供水工程

1959年11月15日,供水計劃中的深圳水庫正式動工,重點是建成水庫的主副壩。當年除了使用推土機械之外,就是依靠大量的人手和鋤頭、鐵鍬、肩挑、手推車等簡陋的工具。近1公里長、30米高的主副壩於翌年的3月完成,但港府與廣東省方面要遲至同年的11月才達成協議,每年會由深圳水庫提供50億加侖淡水予香港;其後雙方在1963年達成了興建東江──深圳供水工程的共識,惟1963年出現天旱,計劃於是受到延誤,但廣東省政府仍讓香港於珠江口取水。

港廣雙方於1964年4月正式簽定協議,自1965年3月開始,廣東省每年會向香港出售不少於150億加侖的淡水,而每天最高供水量會達至6千2百萬加侖,當時的售價為每立方米人民幣1角,即1.06港元1千加侖。雖然有了東江水的供應,但當年的港府都不敢過於依賴,於是考慮海水化淡的方法來取得淡水,其後在1975年建成樂安排海水化淡廠,惟成本太高,加上東江水的供應日趨穩定,於是在1982年決定關閉及停用海水化淡廠,而東江水現已成為香港第一大的水源。

香港政府預計每年淡水的消耗量達11億立方米,因此在每年的財政預算案之中會預留24億元作購買東江水,約佔本港1.3萬億本地生產總值的0.15%。但近年本地人口增長減少,加上工廠北移,用水量已經減少,但港府仍基於合約內,「每年必須購買最少約8億立方米東江水」的規定,每年都會消耗公帑逾24億元,在98至03年間,更爆出把約值30億港元的東江水排入大海,結果引起公眾的譴責,因此香港政府與廣東省達成協議,制訂定具有彈性的供水量,避免浪費食水。

(互聯網圖片)